特約內容

中大教授倡議罕見病患「預設照顧計劃」 知識轉移基金助實踐願景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生死有時,人生最後的一段路怎樣才算完滿?每一個人,無論健康狀況及年齡都應該有表達的權利。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教授陳裕麗(Helen)與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生命科學院教授陳浩然(Edwin),及香港小腦萎縮症協會合作,為罕見病患者提供「預設照顧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教育,鼓勵其與家人溝通自己對未來醫療或個人照顧的意願,有尊嚴地走完人生尾段。
攝影:陳葦慈

推廣「預設照顧計劃」 提升晚期照顧質素

Helen曾在院舍與老人科病房工作,許多長者臨終前仍接受無效的維生治療,也親身參與無數次搶救之中,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治療在生命晚期的局限性。「傳統醫療方針側重於延長生命,而忽視了患者的生活品質。事實上,長壽未必是長者所追求目標,他們更希望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夠感到舒適,不受痛苦。」透過ACP,長期病患者和長者可事先告知家人或醫護團隊,假如日後自己失去意識時,想採用的治療和照顧模式,掌握自主權利。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教授陳裕麗(Helen)於過去十多年一直積極向醫護及社福界工作者推廣ACP教育。

然而,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連醫護亦對ACP欠缺認知,推廣過程困難重重,有段時間零資助,是Helen研究生涯中的低潮。「ACP某程度促進病患者正視死亡,許多人不明白當中的意義。」苦惱之際,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KPF)為她帶來曙光。「如果沒有這筆資助,我可能不得不放棄這方面的研究。而當中得到的認可比資金更為重要,成為我堅持下去的重要力量。」她於2022年獲KPF資助,為200多位醫護及社福界工作者提供專業培訓和電子學習資源「吾可預計」,提升他們對ACP的理解,並培養他們協助長期病患者和長者制定ACP的專業能力。

經過團隊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香港預設醫療指示的立法漸見眉目,6月3日起,最新居處離世政策的範圍更擴大至院舍,即離世地點不只限於醫院或家中,院舍長者可以於一個熟悉的環境中更有尊嚴更自然地離世。為進一步向社區推廣ACP,Helen經中大研轉處(ORKTS)與Edwin合作,首階段針對小腦萎縮症群體。香港小腦萎縮症協會外務副主席曾錦源(Hunter)為小腦萎縮症中晚期患者,他分享,大部分病友對ACP與「預設醫療指示」(AD)的概念陌生,期望透過是次合作,令他們更清楚自己可以自主決定的權利。

科研以外 多角度回應罕見病患者需求

Edwin從大學時期開始研究罕見神經系統性疾病,從劍橋大學獲取博士學位後回港發展,並於去年成立罕動力有限公司(Rare Power Limited),一間針對罕見病的生物技術初創公司。公司主力研發罕見病藥物,同時開發「人工智能輔助語音識別」與「輔助溝通科技」,透過Al技術解決罕見病患者因口齒不清而導致的溝通障礙,並透過「數位化生物標記」追蹤患者病情進展。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生命科學院教授陳浩然(Edwin)致力研究罕見神經系統性疾病,並成立罕動力有限公司(Rare Power Limited),多角度支援罕見病患者。

埋首研究工作之餘,Edwin亦反思科研以外,自己能為罕見病患者作出的貢獻。「罕見病藥物研發需時10至15年,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我希望能夠從多方面支援患者。」團隊計劃與社福機構合作制作資源包,針對小腦萎縮症、漸凍人症和亨廷頓舞蹈症患者,為他們整合相關資訊,包括病理教育、壓力輔導和其他支援服務,以確保患者及其家屬能夠獲得所需的資源。「罕見病患者確診後,往往感到迷茫和孤獨,不知道應該如何尋求協助,就連醫生掌握的資訊亦相對有限,我們希望在這個關鍵時期為其提供合適的資訊。」計劃獲KPF資助,Edwin坦言,若沒有KPF的資助,團隊亦不會有機會跳出實驗室,於科研領域外滿足罕見病患者的需求,KPF正是連接科研和社會需求的橋樑。

KPF不僅為Helen與Edwin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和認可。跨學科合作和知識轉移帶來更多可能性,為社會帶來更大效益。

(資料由客戶提供)

hotline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