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寧|尋找善終之路——院舍離世
好生、好死,看似是人們的基本權利,現實卻並非如此。
「到最後,你想在哪裡離世?」很多人最直接想到的,是醫院,但大家所想的醫院並不是療養院,而是急症醫院。
來稿作者:范寧
平均每年約有接近六萬人離世,但香港大部分人臨終時入了急症病房並不會得到舒緩服務,很多時只會被綁,以及被迫接受入侵性的治療如抽血、插喉、內窺鏡及手術等,由於精神狀況不佳,缺乏足夠的溝通及支援,臨終者及其家庭往往都無法抗拒,並作出適當及合理的決定,以致最後無法安詳地離世,反之只會增加病者的痛苦,失去尊嚴。在陌生的環境,沒有親友陪伴在側,讓你分享內心的恐懼;也沒人能助你安安穩穩地走最後的一段路。除了在家離世,院舍離世同樣可以打破這宿命。如果有這個選擇,何不考慮一下呢?
在醫院離世的弊端
人到了人生最後的階段時,只需適當的照顧,而不是繼續接受入侵性的治療,簡單如梳洗、刷牙、梳頭、理髮,甚或問一句「今天你想做什麼、吃什麼」,如此基本的都沒有。當然也不准病人離床,怕你跌倒所以要綁你;止痛的服務是慣常式去做,有時未必能及時提供,更遑論讓家屬陪伴病人,難道病者要待至不省人事、臨終前的最後一刻才可享有親人陪伴的福利?
人在臨終前的一段日子,無論有數個月、數星期還是數天的時間也好,家人總想為他/她做多一點點,難得有機會讓你貼身照顧身邊人,大家應好好把握這彌足珍貴且無法重來的時刻。有分析指出,當我們長大後漸漸離開父母,開始追尋屬於自己的人生,此後究竟還有多少時間能全心全意地去陪伴爸媽?極大可能就是在他們臨終前的一段日子,這也是你能向他們表達愛意和關懷的最後機會。
現時很多院舍都能夠營造「溫馨如家的感覺」,毋忘愛經常協助不同院舍的院友回顧人生,尋找生命之光輝,並協助院友及其家人圓夢,又或者進行生前派對,親口說愛、多謝、甚或道歉,這種溫馨的情感交流很難在醫院內進行。
另外一個市民經常忽略的是,安排入住醫管局靈養院或者舒緩病床實在並不容易。在公營醫院體系內,專門提供舒緩服務之病床只有三百多張,因此要應對每年全港接近六萬人離世之需要是不勝負荷,也是為什麼絕大部份香港人都是在急症醫院內離世。
政府新政策:居處離世
政府刊憲,由本年度6月3日起,於院舍離世的院友如被診斷患有末期疾病、在離世前14天內曾接受註冊西醫的診治,證明死於自然,該個案則不需呈報死因庭,好讓住在院舍的末期病者更易選擇在居處離世。
這個「居處離世」系列相關的立法後,我預見社福界將為香港締造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能為香港整體的死亡質素向前推進了一步,但我亦了解到市民、家屬以及社福界等,對此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擔憂:如住在院舍的老友記認為有院友去世是不吉利的、社福界又怕會有數之不盡的工作。除管理院舍外,他們有各方面訓練的需要,卻不知有何配套,還有可能面臨家屬的投訴⋯⋯種種疑慮此起彼伏,沒完沒了。
改變思維,積極推動
在「居處離世」的新例下,我們可試循著以下的方向思考:如何透過這個機會普及生命教育、如何將以人為本的服務作出調整,將院舍打造成一個充滿慈愛的空間。
「院舍離世」是一個契機。死亡可以將人們不同的核心價值(如尊重、包容、將心比己、接受各人的不同之處)重新帶到我們眼前,讓我們好好反思。
在院舍推廣生命教育,令家屬明白「院舍離世」的優點 -- 獲得更多時間陪伴病者,也可參與當中的過程,是很重要和別具意義的。「從之前支援院舍離世的服務中留意到,員工在接受生命教育之後,理解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差異,見到他們在處理日常工作上更有彈性、更人性化,讓院舍的氣氛更融洽,照護服務的質素亦明顯有所提升。」
當然,政府或相關社會持份者如何將相應的資源放在院舍內,以提升院舍質素,包括硬件上的裝置、照護的設備、靈寢室的相關配套等,這些都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加強員工對生命教育的培訓,以及如何便利家屬於院舍內照顧親人。
上下一心 群策群力
「院舍離世」勢在必行,我們不能總是怕事情複雜而畏首畏尾,應抱著勇於求變的心態,能讓圍繞著死亡的所有持份者,不論是醫護、院舍的前線和管理層、家屬、院友、生命教育者等齊心協力提升院舍服務,令受眾明白到「在院舍離世比在醫院好」的事實。這是一種社會責任,責無旁貸,應當要竭盡所能做好的。以醫生角度看到的不是前路難行、束手無策,而是一個更大的機遇。
社福界絕對有能力讓「院舍離世」全面實踐出來,我們就可讓臨終病人身處熟悉的環境,在悉心照護下(非醫療服務)得到尊嚴和平安,且享有至親的陪伴,圓圓滿滿走好這趟人生之旅。不如就讓我們一起去送這份最後的禮物,給一直為香港默默耕耘的一群人。
作者范寧是醫護行者創辦人、外科專科醫生、基層醫療及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