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觀點】聚焦基層醫療捨本逐末 應着眼根本問題
本周三(11日)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當中醫療改革的部分着眼於推展基層醫療,包括成立發展督導委員會進行跨部門統籌,以及率先於葵青區設置地區康健中心等。的確與林鄭所指「預防勝於治療」,適當發展基層醫療的確可有助預防疾病和減輕醫院和醫生的負擔。然而歸根究底,現時香港醫療服務的結構性問題在於公共醫療系統嚴重超出負荷,而大部分市民因經濟問題又須依賴公共醫院系統。醫療政策於發展基層醫療為重點,似是本末倒置,到底能否真正改善香港的醫療問題尚為疑問。
基層醫療推行已久 改革緩慢
推動香港基層醫療的計畫已有20多年歷史。早於1990年時,基層健康服務工作小組已發出報告(《人人健康,展望將來》)審視香港的基礎醫療並作出建議。至2008年更就促進基層醫療作出公眾諮詢(《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醫療改革諮詢文件),並於2010年9月於衛生署下成立「基層醫療統籌處」統籌香港基層醫療的發展。然而至今為止,實際上的政策卻只有「長者醫療券」、「護士診所」、以及「疫苗接種計畫」等幾項。檢視這多年以來的成績,實在未能稱善。
以長者醫療券為例,其設立目的為鼓勵長者使用醫療券於私營的預防性護理服務,以減輕公營醫療體系的負擔。而且有7成以上的長者為長期病患者,他們在治療期間特別需要健康護理和諮詢作「二次預防」,醫療券的設計原意也希望藉補貼以增強長期病患長者的健康護理。雖然醫療券的金額由最初的250元增至2,000元(最高可累積至4,000),然而實際上,有很多長者並沒有將醫療券用於其原初的目的。衛生署的數據指出有8成的長者將醫療券用於急性和慢性病的診金,而非當初計劃的護理上。
另外一項主要的基層醫療推廣項目為設立護士診所。香港至今已設有200多間護士診所,當中大部分屬健康護理,為糖尿病、心臟病等長期病患者提供驗血、量血壓等健康跟進服務。雖然普遍認為護士診所在這方面的確能發揮效用,但服務內容仍以跟進長期病為主,難以做到基層醫療所強調的預防效果。例如現時長者流感疫苗接種率只有3成多,遠低於世衛標準的7成半。病患者也不能在護士診所得到診治,而須尋找醫生診症,最終無助於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
醫療改革欠新意 根本問題未解決
本次施政報告所着眼基層醫療的部分,大部分只是現有政策的延續,其內容能否達到所說的「預防勝於治療」和有效減輕公共醫療體系的負擔尚存疑問。而從整體而言,報告的醫療政策欠缺整體規畫以解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遠超負荷、公私營醫療失衡等結構性問題,有轉移公眾視線、捨本逐末之嫌。
雖然施政報告指政府會投放足夠的資源和加強配套,就沒有更具體的新政策。當中的「十年公營醫院發展計劃」於2016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此計畫除了進度緩慢外,而且更有資源錯配的問題。根據規劃署推算,未來的人口增長主要集中於新界區,但此計畫所增加的病牀數卻有近一半集中於新九龍中醫聯網的啟德醫院,可見其欠缺整體長遠規畫。
眾所周知,現時公共醫療系統負擔遠超負荷,加上人口日漸老化,未來對醫療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現時市民若要輪候公共醫療服務,尤其專科門診等,往往需很長時期。但另一方面,私營醫療價格極為高昂,而且收費制度並不透明,又令普羅大眾卻步。將精力與資源投放於基層醫療推廣醫療並非不好,但輕重緩急有別,在整體醫療系統久缺長遠打算時,似有涸轍枯魚之疑,無助排解燃眉之急。
雖然施政報告承諾會全數聘請本地醫科畢業生,但卻未必能解決香港醫療系統一直以來公私營不平衡的局面。現時受聘於公共醫療系統的醫護人員約佔整體6成,但卻服務9成的病者;反之4成在私營醫療系統的醫護人員卻只服務1成的病者。就大局而言,政府宜先處理如何協調公私營醫療系統,善用現有的醫護人員資源。而長遠上,又應思考如何發展整體醫療系統以配合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
發展基層醫療雖然是全球潮流,但充其量它也只是醫療系統的輔助角色,並非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而根本的問題在於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真的超出負荷,即使發展基層醫療減輕其壓力也只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