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7.前瞻】業界倡推慢性疾病醫療券 紓緩公院壓力
隨着人口老化及長壽趨勢加劇,香港對疾病檢測及長期治療的需求益發增加,當慢性病惡化,病人便需要更高層次治療,變相加重公營醫療系統負擔。有社企模式運作的檢測公司,三年前與醫生合作為糖尿病人定期檢查,以免患者因輪候時間過長致病情惡化。然而,該計劃終因病人不足及人工和租金成本高昂而結束,計劃負責人建議政府推出慢性病醫療券,資助患者向私營醫療求診,控制病情以降低依賴公營醫療系統。
於2014年成立的「8765糖尿病檢測中心」,以社會企業形式運作,並與醫生合作,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士提供檢測及持續跟進方案。該中心董事及行政總裁黃大成指出,公營系統已不勝負荷,「病人應一年至年半檢測一次,醫管局雖有服務,但有個別聯網需要等候兩至三年。檢測對病人和醫生非常重要,可以提早發現高危病人,以防惡化而增加第二及第三層醫療的負荷。」
該中心提供的檢驗包括全面血液檢查、微量蛋白尿液測試、血壓及肥胖指數評估、眼部及足部檢查等。黃大成認為,基層醫療的設立目的,是紓緩病人對更高層次的醫療需求,目標對象是慢性病患者,若能及早向他們提供服務,防止出現併發症,避免他們進入公營醫療系統,長遠而言可節省政府醫療開支。
台灣醫生聘專科護士跟進糖尿病患者
黃大成談到一個台灣例子,「我認識一位台灣宜蘭縣的醫生,他每年能夠照顧超過3,800名糖尿病患者。因為他聘請了八名具有糖尿病專科知識的護士,每人負責照顧500至800名病人的基本需要,重要的醫療決定才交給醫生負責。成績是有七成糖尿病人保持(檢測)達標,亦因成績彪炳而得到政府獎金,令他能用聘用更多醫護人員,照顧更多病人,提升服務質素和量。」
與香港不同的,是台灣設有強制性全民醫療保險制度,黃形容上述個案是真正實現「錢跟病人走」概念。香港政府一度構思推出全民醫保,惟最終胎死腹中。
檢測中心開業兩年半結業
黃大成的檢測中心曾跟私家醫生合作,令病人得以轉介到其中心跟進病情,但由於病人不足,加上員工薪酬及租金高昂,營運兩年半就結業。他認為如政府有配套,促成更多公私營醫生合作,轉介部分病人到該中心,就能使有關服務繼續營運下去。
僅300私醫 參與門診協作
公私營醫療協作並非新事物,醫院管理局自2008年起推動多個同類計劃,讓指定病人選擇光顧私人醫療機構。包括2008年展開的「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病人可獲5,000元資助,到私家眼科醫生做手術;2012年5月起展開的「協作造影」計劃,則讓醫管局的癌症病人,到私營醫療機構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及磁力共振掃描(MRI),所需的費用由醫管局全額資助。最新計劃是於2014年年中,率先在觀塘、黃大仙和屯門三區推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主要針對病情穩定的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醫管局普通科門診病人參加,讓他們在區內找私營的基層醫療服務,每人每年可以享有十次資助門診服務,病人每次只須繳付與政府普通科門診服務收費相同的50元。參加的私家醫生每年則可從收費及醫管局發還款項中,可獲每名病人最多3,155元服務費。
當局冀藉上述計劃減輕公營醫療負擔,並推廣家庭醫生概念,計劃將在明年擴展至全港18區的合資格病人,惟現時即使已在16區推行,亦只有307名私家醫生參與,參與的病人則只有1.6萬名,推廣效益不彰。
普通科協作計劃原型可追溯至2008年6月推出的「天水圍基層醫療合作計劃」,病人對象和費用相同。私家醫生張國威明言資助不足,「它(醫管局)給我的錢連我支付一個護士的薪酬也不夠,還有租金呢?最初數年我有百多位參與計劃的病人,現在減至少於100名,我不過是志在參與,所以沒有退出,不放棄持續照顧病人。」
團結香港基金倡提供醫療券予45歲或以上人士
首任特首董建華發起成立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去年12月曾發表老齡社會研究報告,倡議政府推出「慢性病管理醫療券計劃」,為45歲或以上人士提供醫療券,供身體檢查之用,據政府統計處2015年數字,全港現有204萬人患有慢性病,當中逾65%患有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哮喘及中風。
報告指出患有慢性病的人士的比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年屆45至54歲患上慢性病的比率29.7%,55至64歲人士47.1%,65歲或以上的更達74.6%,平均10人便有7.5人患上,因此及早發現及預防惡化至為重要。張國威醫生(左)曾轉介病人到黃大成的檢測中心作定期跟進。
上文節錄自第78期周報(2017年9月18日),原文題為《慢性疾病陰乾社會資源 業界倡推醫療券 紓緩公院壓力》,現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9月18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