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三部曲】十年規劃 十年建設 打造超級中心福田

撰文:趙鍾維
出版:更新:

福田的開發,充分展現了深圳在規劃上頭腦冷靜。深圳規劃文件上,「中心區」三字指的從來都是福田,而非羅湖。1981年出台的《深圳經濟特區總體規劃說明(討論稿)》,除了提出組團式城市結構、將全市劃分為7至8個組團外,也清晰確立「全特區的市中心在福田市區」。其後的多份規劃文件,都沒有改變這種說法。《八六總規》更強調福田新市區應是未來的行政、商業、金融、貿易、技術密集工業中心。當時的福田公社仍然只是一大片田野,各項道路網絡規劃、土地整備在總規下有序進行。曾主持深圳發展《九六總規》的深圳規劃設計研究院前院長王富海以「十年規劃,十年建設」來形容深圳對福田區的長遠打算,其間,深圳一直冷靜地等待開發時機。

這就是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縱使規劃上早已明定中心,實際卻不是什麼也急着做。事實上,深圳首先冒起的不是福田,而是與香港關係密切的兩個區域——陸路連接口羅湖與水路連接口蛇口。改革開放第一炮在蛇口打響,開發主力是國企香港招商局。推動深圳金融服務業發展的則是羅湖區。粗放式引進港資,積累實力後才謀關鍵建設,是當時的時代策略。既為深圳賺取本錢,也為規劃爭取時間。

公共投資牽頭 金融巨擘助陣

改革開放的第12個年頭,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在完成借「三來一補」(即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及補償貿易)帶動的一次創業後,深圳由第二產業踏足第三產業領域。羅湖中心區的商務樓宇呈現飽和,深圳才展開福田的十年建設。政府六大重點設施(市民中心、圖書館、音樂廳、少年宮、電視中心、地鐵水晶島站),以及大企業投資在九十年代中期迅速展開。由千禧年初完成第一代小體量辦公室建設,到第三代金融辦公室完成建設,只用了大約十年時間,福田也成為政府公共投資最為集中的地區。

長期規劃,加上適時開發,令福田在短短20年間取得輝煌成就。(視覺中國)

自2005年始,深圳證券交易所、招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銀投資證券公司等一系列金融巨擘陸續遷入福田中心區,紙上規劃的CBD(中央商業區)在25年後終於成形,為深圳的「二次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長期規劃,加上適時開發,令福田在短短20年間取得輝煌成就。我們問王富海,這十年發展間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值得一提,他輕描淡寫地說是「很自然地發生」。《福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總體規劃綱要》描繪了這個「自然發生」的經濟奇蹟:「中心城區功能持續強化:金融、商務、物流、對外貿易等功能集聚輻射效應明顯,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五成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市三成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佔全市接近三成,集全市60%的分行以上銀行機構,80%以上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密度和數量居於全國前列,律師樓人數和數量全國第一。會展經濟、地鐵經濟和口岸經濟日益成熟,物流樞紐優勢突顯,輻射力和影響力日益增強。」

發揮輻射效應 打穩創新根基

福田區擴張的同時,深圳進入了科企、互聯網年代,規劃發展上也進入南山年代。中國互聯網崛興歷程中,除了北京中關村外,深圳南山亦是另一重鎮。騰訊、華為、中興等名企標示了南山鶴立雞群的實力,大疆及柔宇等陸續出現的科企,則標示着南山非比尋常的創新優勢。郭萬達強調深圳的科技實力是建基於雄厚的電子加工業之上,王富海提醒南山的今日是建基於上步(福田)的往昔。深圳在過往20年間,一直利用空間轉移、組團發展,躍遷式利用原有的城市優勢,一再尋找突破性的經濟增長點,完成產業升級、經濟轉型。

繼福田之後,深圳現在正準備全力發展前海。(余俊亮攝)

由上步、皇崗出發,組建福田區,再結合原南山區、羅湖區組成深圳的核心地帶;由中央商業區發展到中央活動區(CAZ),福田始終與深圳整體發展相互呼應,並進升級。深圳如今正以高效的管理能力、卓越的創新活力、深厚的工業實力,準備全力發展前海。對這個新區域,不同專家給予了迥異的評價。郭萬達說,前海傷害不了香港,因為僅人民幣非國際貨幣一項,已注定前海無法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它真正挑戰的是上海。王富海卻說,深圳與上海之間不構成直接競爭關係,更直指前海發展金融就是在搶香港飯碗,他不認同這個方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一邊搶人飯碗、一邊高唱合作的城市關係。

其實,郭萬達與王富海在不同角度為香港留了情面,明眼人都知道,要求深圳為顧全香港而壓抑自己的國際金融中心夢,是不合乎情理的。說到底,最值得香港社會擔憂的,是政府官員在各種藉口下的慵、懶、怠政。

上文節錄自第12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8月27日)《四十年不斷自我超前 深圳神話的前世今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城規三部曲.深圳篇】系列相關文章:

深圳規劃構建經濟奇蹟 香港錯失了什麼?深圳人多不阻高速發展 全因每五年一次規劃?香港可參考深圳多中心 再造一個中央商業區嗎?深圳如何醫治城市病 給市民留一點綠40年前的深圳 沒有錢下殺出一條血路看《深圳2035》如何修正執行上的錯來了,就是深圳人嗎?深圳另一面 城中村打破城市單一價值從推倒重建到綜合整治 資本進城中村是隱性驅逐?走出城中村才是深圳人? 城市不能只有高端人才香港能否對大灣區「長期打算 充分利用」?【片】金鐘站逼到暈 效法深圳多城市中心有無得諗?

重溫【城規三部曲.上海篇】系列相關文章:

上海堅持多中心 網絡化 對香港有何啟示?(上)上海堅持多中心 網絡化 對香港有何啟示?(下)拋下一個「怕」字 開拓浦東廿年打造另一個上海上海釘子戶維權15年 城市發展為誰服務?從大拆大建到社區微更新 上海舊城新貌變奏曲中國大城市規劃思維有誤 專家:規劃不當致城市病【片】強拆時代已經過去 土地用途更新應更人性化

重溫【城規三部曲.新加坡篇】系列相關文章:

【片】點解新加坡可以人人住大屋?因為有規劃三寶!新加坡土地利用的魔法——地圖小不點規劃大格局【專訪】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香港不缺地,缺規劃【專訪】劉太格談短期規劃:再多火雞也不會變孔雀【專訪】伍美琴新加坡取經:環境體現人人活得有尊嚴千呎組屋售百多萬 星洲學者:政府無償為民安居新加坡組屋模式是出路?香港學者:置業非唯一選擇星民間團體推動「參與式規劃」:每個居民都是專家香港民間規劃方案屢觸礁 推動變革建立互信組屋設計以人為本 劉太格:一扇門一面牆都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