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三部曲.專訪1】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香港不缺地缺規劃
「你們(香港)是有很多土地的。問題在於:第一,政府拿不到手;第二,政府沒有規劃。你沒有規劃方案,怎麼知道什麼地方要用地?」當特區政府仍把房屋問題歸咎於「土地不足」這偽命題,被譽為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的劉太格接受《香港01》專訪時一語道破。他自1969年任職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起,每年均來港學習公屋發展,如今卻慨嘆:「現在回頭看,是有一點驚訝,為什麼香港的發展會不如新加坡?」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牽頭的「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進入尾聲,然而,各界討論大多集中於各執一詞的「如何覓地」,而非更加關鍵的「如何用地」,即對土地分配仍然缺乏規劃、對城市規劃仍然缺乏願景。《香港01》特此策劃「城規三部曲」系列深度報道,先後到訪新加坡、上海和深圳,探討當地城規建設經驗,冀為我們未來的城市面貌帶來一些想像和啟示。
兩年前的6月中旬,新加坡國寶級人物劉太格來港出席市區重建局成立15周年研討會,事後記者向他索取聯絡方法,他毫無架子地留下手機號碼。兩年後,這位儒雅謙和的長者,爽快地答應採訪邀請。
「首先我要跟你們道歉,因為我剛從歐洲回來,這幾天特別忙。」我們比原定時間早到了一些,甫見面,劉太格便連連致歉。年屆80的他語調平緩,原本已經白透的頭髮似乎更白了,但目光依然深邃而飽含熱情。
劉太格為新加坡政府服務了23年,先後出任建屋發展局局長、市區重建局局長兼總規劃師,是當局實現「居者有其屋」和「花園城市」兩大願景的重要推手;至1992年離開政府,加盟著名的雅思柏設計事務所,不時受邀為全球城市規劃出謀劃策,當中包括近50個中國內地城市。他去年自立門戶,創辦墨睿設計諮詢公司,笑言是「八零後再創業」,忙得不可開交,也忙得不亦樂乎,因為他相信,「一個好的城市規劃,能讓幾十萬、幾百萬人得益。」
「很多人問我,要怎樣做好城市規劃?」面對這個「指定動作」,劉太格侃侃而談:
簡單來說,政治領袖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要只想着要趕快建幾棟標誌性建築、搞形象工程,藉此取得政績;而規劃師要有人文學者的心,科學家的腦和藝術家的眼。
他提到,與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共事期間,李從不曾要求興建任何標誌性建築,而是反覆強調要怎樣解決人民生活、土地的問題,「就是用中醫的治療方法,找問題的根源,而不是找問題的形象來解決。」
他又解釋,「城市規劃」就是要把城市建設為最完善的生活機器,「你要設計機器,要用科學家的腦,你要知道這個機器需要什麼零件、每個零件尺寸和數量是多少、要怎樣配置在一起。」同時,「城市也是文化藝術品,你要有藝術家的眼光,把美麗的自然山水保留下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劉太格開始參與中國內地城市規劃項目,總會大聲呼籲保留當地的文化特色,「因為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的靈魂,城市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紫禁城。」每次到內地做地貌、歷史調查,劉太格總是像談戀愛一樣愛上極其豐富的自然美景。只可惜,很多地方政府並不懂得珍惜,隨意破壞河道、丘陵、老建築,害得他總是「失戀」居多。
聽到劉太格所言,記者不禁想起美國地理學者David Harvey的話:「我們想要怎樣的城市?取決於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尋求怎樣的社會關係、珍惜與大自然的什麼關係、渴望怎樣的生活方式、持有怎樣的美學價值。」——難怪擁有561萬人口、國土面積僅約719平方公里的新加坡,狹小而不擁擠,炎熱而不侷促,成為舉世公認的宜居城市。
「現在回頭看,我是有一點驚訝,為什麼香港的發展不如新加坡?那時候我們是跟香港學習的。」劉太格1965年以優等生成績取得美國耶魯大學城市規劃碩士學位後,進入世界聞名的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1969年應時任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長鄭章遠之邀,返回百廢待興的新加坡,協助實踐「居者有其屋」願景。
曾年年訪港 學公共房策
他憶述,此後八至九年間,他幾乎每年到訪香港,學習公共房屋政策,不料如今香港已不復當年勇,而「現在的新加坡,是不可能找到沒有房子住的人。」在我們有近30萬宗公屋申請個案在苦苦輪候,逾20萬人蝸居環境極不人道的劏房,劉太格早於1985年以建屋局長身份向世界宣示,新加坡是亞洲首個沒有棚戶區、沒有貧民窟、沒有無家可歸者的城市。
特區政府不時把房屋問題歸咎於「土地供應不足」,而兩個小時的訪問下來,劉太格數度提到,「其實你們不缺乏土地,一點都不缺乏」,「你們是有很多地的。」
翻查數據,截至2011年,陸地面積有1,108平方公里的香港,已開發土地為224平方公里,佔整體的20%,而面積比香港少近四成的新加坡,則已開發了412平方公里土地,佔整體的58%;相比之下,香港的確「不缺地」。
你們的問題是,政府有沒有能力把土地拿過來做開發……第一政府拿不到手,第二政府沒有規劃。沒有規劃方案,怎麼知道什麼地方要用地?
劉太格直言,香港的土地問題,關鍵在政府喪失土地發展主導權。他謙卑地強調,不是很熟悉香港當下情況,「但我想,如果有一個比較有權威性的,而且是好的規劃方案,是不是能提高政府收地的說服力呢?」
什麼是「好的規劃方案」,就要從「好的規劃師」說起。
劉太格把「規劃師」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是城市的美容師,第二層是城市的工匠;第三層是城市的醫生,可以為城市診斷和治療,解決各種問題;最高層是城市的預言家,具有宏大的視野,能夠預見城市未來的願景、看到其在規劃後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效果。
「在別人還沒有想到問題之前,我們就先預測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等問題來了之後,再解決。這是我們的特色。」劉太格說。
新加坡的規劃師如是,新加坡政府也如是。他們去外國學習,也是去學習如何預測「問題」,例如建屋局首任建築師兼城市規劃師曹福星曾笑言,當局派他去美國考察時,「真正觸動我的不是美國人做了什麼,而是他們什麼沒有做好,要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教訓,新加坡才不會犯錯誤。」
有了「好的規劃師」,還要有一套「好的規劃體系」,才能令「好的規劃」落地。什麼才是「好的規劃」呢?
《香港01》周報【城規三部曲.新加坡】系列文章:
【片】點解新加坡可以人人住大屋?因為有規劃三寶!新加坡土地利用的魔法——地圖小不點規劃大格局【專訪】劉太格談短期規劃:再多火雞也不會變孔雀【專訪】伍美琴新加坡取經:環境體現人人活得有尊嚴千呎組屋售百多萬 星洲學者:政府無償為民安居新加坡組屋模式是出路?香港學者:置業非唯一選擇星民間團體推動「參與式規劃」:每個居民都是專家香港民間規劃方案屢觸礁 推動變革建立互信組屋設計以人為本 劉太格:一扇門一面牆都考究
上文節錄自第12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8月13日)《專訪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 「香港不缺地,缺規劃」》。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城規三部曲.上海篇】系列相關文章:
上海堅持多中心 網絡化 對香港有何啟示?(上)上海堅持多中心 網絡化 對香港有何啟示?(下)拋下一個「怕」字 開拓浦東廿年打造另一個上海上海釘子戶維權15年 城市發展為誰服務?從大拆大建到社區微更新 上海舊城新貌變奏曲中國大城市規劃思維有誤 專家:規劃不當致城市病【片】強拆時代已經過去 土地用途更新應更人性化
【城規三部曲.深圳篇】系列相關文章:
深圳規劃構建經濟奇蹟 香港錯失了什麼?深圳人多不阻高速發展 全因每五年一次規劃?香港可參考深圳多中心 再造一個中央商業區嗎?深圳如何醫治城市病 給市民留一點綠40年前的深圳 沒有錢下殺出一條血路十年規劃 十年建設 打造超級中心福田看《深圳2035》如何修正執行上的錯來了,就是深圳人嗎?深圳另一面 城中村打破城市單一價值從推倒重建到綜合整治 資本進城中村是隱性驅逐?走出城中村才是深圳人? 城市不能只有高端人才香港能否對大灣區「長期打算 充分利用」?【片】金鐘站逼到暈 效法深圳多城市中心有無得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