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復古」建中產公屋 複製駿發花園指日可待?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本周三( 8 月 22 日)透露,房協有意興建更多俗稱「中產公屋」的乙類屋邨單位。若屬實,收入稍高於基層的居民則在居屋和私樓以外,有多一個居住選擇,而且降低住房開支。
興建乙類屋邨單位,不應拖長滿足現有及新租戶的輪候時間。政府不應再次阻撓房協的新舉動,反之要開拓新土地,兼容基層和中產的住屋需要。
房協現有三屋邨設乙類單位 未來增設於重建屋邨
招國偉在本周三與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會面,討論把未補價居屋分租給公屋輪候冊人士,以及老舊屋邨重建事宜。會後,他表示房協有意於新屋邨接收舊邨重建的居民之後,剩餘空間可以提供乙類屋邨單位。
目前政府與房協有批地安排,即資助出售項目會收取一半地價,出租公屋則收取三份之一地價。房協要收回土地成本,會預留單位出售。因此,只有一部分留作出租。
在出租單位方面,房協細分兩個類別,乙類屋邨的租金較甲類以及公屋高,而且只供家庭申請。北角健康村(重建)、油麻地駿發花園和荃灣寶石大廈就屬於此組。然而,最晚近落成的健康村,已是 1997 年,之後就沒有新的乙類出租單位,更於 2011 年中起停止接受申請。在2014 年,房協落實分階段重建筲箕灣明華大廈,終於得到政府「原則上同意」劃出部分單位作乙類屋邨,惟數量不足 1,000 個,並無明言恒常措施。
減輕市民房屋開支 增加消費能力
「01觀點」多番申述,支持復建俗稱「中產公屋」的乙類屋邨單位,理由明確:中等收入住戶不應排拒於公共租住房屋,只能被迫置業或者私人市場被宰割。可負擔房屋是理所當然的選擇,而非次等選擇。想想看,現時駿發花園的二至四人小型單位,最大面積約 466 平方呎,月租最貴是 5,987 元,一定比同區私樓便宜,而且符合普羅市民的負擔能力。
從個人生活來看,市民不應把半數的積蓄和工資投放在首期與償還按揭,變相壓抑了消費和周轉資金的能力。再者,可負擔的租住較置業更適合多變的社會和經濟環境。順帶一提,房協應該放棄即將實施的富戶政策,一來效果有限,二來房協不應當公屋為福利,而非長遠保障市民的居住環境。
房協仿傚房委會,在九月一日起引入富戶政策,即新租戶住滿十年後要申報入息及資產,其後每兩年申報一次。若超過一定水平便要繳交倍半或雙倍租金,甚或要遷出單位。部分租戶將不受「富戶政策」影響,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年滿 60 歲或以上、所有家庭成員均領取綜援或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傷殘津貼。
土地不是問題 政府勿再阻撓
政府卻盲信置業提升社會階梯的幻想,只對最基層一群提供公屋,收窄住屋選擇。房協曾於 2009 年提出有意復建乙類屋邨,但翌年政府明確殺掉此途,理由就是土地供應有限,增加乙類屋邨單位就會減少甲類屋邨單位,窒礙基層上樓。
到了今天,一般人也懂得反駁,香港缺土地,但不代表已窮盡土地。政府只要全面收回粉嶺高球場,就能增添至少三至五萬單位。現時過百幢位處市區的公務員合作社住戶,糾纏於安置、重建和補地價,政府也應加緊協助,早日善用地積比率增加住宅單位數目。
再者,政府不應繼續要求房協繳付地價,減低房協興建出售房屋的誘因,撥更多單位作甲類及乙類出租房屋。可幸的是,政府撥出啟德地皮給房協,出租公屋地皮獲豁免地價,與房委會做法一致,值得肯定,也期望雙方能夠長期落實免地價撥地。
就算政府「開綠燈」,容許房協興建更多中產公屋,也不表示租務市場亂象終結有期。政府必須訂立租住權保障,短期內實施租金管制。在等待公營房屋供應充裕同時,政府有責任穩定私人市場,進一步平衡業主和租客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