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流標當贏!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周二(1月7日)公布今季(1月至3月)會出售位於東涌新市鎮擴展區106B住宅用地,預計可提供約745個單位。這幅用地在前年11月流標後,原本並不在本年度的賣地表上,現在其作為本年度最後一幅推出的住宅賣地,意味當初公布的八幅住宅用地中多達六幅無緣推出,相信要滾存至下個財政年度的賣地表。
賣地要因時制宜,推售節奏得因應市況,每年的賣地計劃總不會全數如期推出。例如2022/23年度公布13幅住宅用地,最終六幅順利賣出,一幅流標,七幅沒有推出;2023/24年度12幅土地三幅賣出,兩幅流標,七幅最終沒有推出。惟今年度公布的八幅住宅用地,只得沙田小瀝源的兩幅土地分別於7月和10月順利賣出,其餘由上個財政年度滾存下來的六幅土地不作推售,按比例計可算頗高。
赤柱環角道、啟德第4B區5號地盤、東涌第106A區、屯門第48區青山公路掃管笏段等地皮不作推售,原因可想而知。目前市況疲弱,受制於融資成本的發展商正積極去槓桿,即使有意投地亦不大可能作價進取。這亦是為什麼發展局是此推出東涌106B用地,不要求中標者興建政府設施,並將單位的平均面積由90平方米下調至50平方米,可建單位由約400個增加至745個,以增加發展商的投資意欲。
正如本年度賣地表原本沒有大圍美田路用地,但局長有見涉田兩幅地皮推售理想,上季即加入這幅預計可提供約360個單位的用地,以回應發展商對小型地皮的意欲。大圍美田路用地本月下旬將會截標,若連同東涌第106B區地皮都能順利成交,意味今個財政年度共賣出四幅住宅用地,涉及近2千個單位。以目前環境來說,可謂「唔流標當贏」。但以金額來說,目前賣地及補地價涉及40多億,即使大圍和東涌地皮以市場估值賣出,也只能為庫房帶來大約11億元進帳。這不但反映了陳茂波司長的330億預算收入嚴重高估了市況,亦為政府賣地收入在短短四年間急挫九成半,直迫2003/04年的歷史低位。
賣地收入不可靠,已經是「牛頭角順嫂」都知道的共識,局長周二亦不得不承認,「近年的情況告訴我們,不能時常依賴賣地收入去支持我們的財政」。事實上,賣地的原意是城市發展和房屋供應,若能為庫房帶來重大收入固然為好,但這始終只是一個伴隨出現的結果,而不可能反過來成為追求的目標。發展局局長的職責是盡量善用土地資源,促進香港持續發展,而不是編製政府的收支預算——後者是財政司司長的責任。
不過,財政司司長遠不只負責制定財政預算案,不然每年只須工作一兩個月就可以,甚至生成式人工智能亦可能取而代之。財政司司長的職責更包括協助特首督導財經、金融、經濟、貿易、發展、房屋、運輸、物流、創新科技及工業範疇內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出對可持續經濟發展的理念和政策。可惜我們歷任的司長多只關注平衡預算,而且不管是否發展局局長出身,手段都只是依賴賣地作為收入來源。即使卸任了,現在面對西九文化區的財政赤字,解決方法依然是賣地。
西九打算興建的七幢住宅大樓提供最多1995個單位,涉及10.85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以及2.6萬平方米的零售、餐飲及消閒設施。市場估計西九管理局透過出售地皮,可以套現超過100億。先不說西九文化區已落成規模只及一半,尚待發展的包括兩個黑盒劇場、音樂劇院、大劇院、M+第二期等,100億不知道足夠營運多久,而且政府賣地前車可鑑,預算330億實際不到百億,焉知西九賣地不會落得流標下場?發展局尚且沒有保證庫房收入的責任,但西九賣地的最大目標就是「求財」,恐怕比起政府更加是「唔流標當贏」。「牛頭角順嫂」都知道的常識,看來並非所有人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