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錢從何來?地往何去?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計2024/25年度政府總收入6330億元,總開支7769億,赤字1439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致辭時表示,「計及2024/25年度政府債券發行額1200億元,年度赤字預計為481億元,財政儲備亦將下降至6851億元」。
發債總要還債。陳茂波在記者會上亦承認,「我們發的債都是比較短期,部分會償還其他到期的債券,所以總的來說,在這幾年的發債中,平均來說,還了一些到期的款項後,每年用的只是幾百億元」。計及發債的481億元赤字不足反映全貌,1439億元的數字應該並論。
發債是常見的財政工具,香港政府的負債水平在環球先進經濟體中仍算很低。關鍵在於政府能否以時間換取空間,先以負債在中短期內促進經濟增長,以及有效提高財政收入,換取五到十年後有充裕的財政能力償還債項。這是為什麼我們在上一篇評論中指出,「沒有高增值的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亦難有收入來源以投資未來」。
現在我們再看政府的預期收入。陳茂波自2017年接任財政司司長以來,至今發表第八份預算案。過去七年的預算地價收入介乎850億(2023/24年度)和1430億(2019/20年度),佔所有收入13.2%(2023/24年度)至22.8%(2019/20年度)。去年政府賣地接連流標,最新修訂預算收入僅得194億元,佔比大幅下滑至3.5%。政府對來年的市道亦顯得審慎,預測賣地收入330億,佔所有收入5.2%,創十多年新低。
政府在賣地方面手握的是主動權,而不是主導權。成交價位、會否流標都受地產商的意欲影響。所以即使撇除今個財政年度不計,陳茂波上任後的頭六個財政年度,實際賣地收入最高和最低差距多達949億元,足以令公共財政由盈轉虧、虧轉盈。政府過去七個財政年度預算大約兩成收入來自賣地收益,無異於令財政狀況受制於地產市道。
另一個角度看,賣地不只關乎政府收入,更直接影響房屋供應。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公布2024/25年度政府賣地計劃中,竟然只得八幅住宅用地,可提供約5690個住宅單位,為2011/12年度政府按季推地以來的最低。考慮到地產市道淡靜,發展商受制於高息環境及囤積大量貨尾,政府減少賣地或許無可厚非。但去年政府賣地已經只得1890個住宅單位,佔原本預計的兩成而已,下一個財政年度若然再有住宅用地流標,最終可建單位大可能連5000都不到,兩年加起來相當於有一年暫停賣地,令人憂慮在幾年後住宅單位將會借勢坐地起價。
局長甯漢豪似乎對此憂慮不大。她在記者會上表示,由於私人土地的重建或發展項目較預期多,2023/24年度土地供應可望達到1.4萬個單位,超過年度目標,並因而「會累積一些底氣,日後如果個別年度有些不是我們預期的變化,我們都有充足的供應,可以此消彼長」。
但如果私樓供應主要來自私人土地重建或發展項目,不就等如政府陷於被動,難以主導供應節奏?去年公布賣地計劃時,同一位局長曾教導我們,私人重建發展項目「我們未必能完全控制」,所以政府賣地和鐵路物業發展項目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如果政府賣地和鐵路物業發展項目的供應夠多,「即是說我們的底氣會足一些」。
如果我們用去年局長的「底氣」定義來看,政府來年的賣地和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加起來只能提供6890個住宅單位,就算加上2860個市建局項目,亦僅佔預期整體住宅供應不足六成半,比例是十多年來最低。那麼政府的「底氣」到底有多少?萬一私人土地業主在來年減慢重建或發展步伐,又或者補地價的問題上寸步不讓,政府是否仍能達到土地供應的年度目標?如果政府願意在市道淡靜的時候仍然持續推出土地,以作發展經濟和房屋之用,那麼財政結構上又是否為此作好了準備?
所以比起發債算不算為收入,經濟增長點、公共財政結構、土地及房屋供應的主導權無疑更值得我們關心——或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