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崇高與目的論 - EP37
兩種崇高
《判斷力批判》一書中討論了美和崇高兩種審美觀念。美與崇高的分別在於,前者是進行審美行為時,主體的知性和想像力協調一致,互相分工,使對象呈現出看似有目的性但又不是真的具有目的的主觀美感;後者是主體在面對一些現象,例如火山爆發、海嘯,該現象已經超出了主體的有限知性所能設想的形式,人的想像力和知性不能和諧協調而產生出痛苦,然後想像力要轉而和理性產生協調,因而帶來更高層次的愉悅。
崇高可以分為兩種︰數學的崇高和力學的崇高。數學的崇高是關於對象的極大或極小,康德認為知性在面對數學或其他對象(如天上繁星)時,知性不能給出對象絕對地大和絕對地小的概念。因為「絕對」本身是一個整體性概念,而知性不可能給出整體的概念,人們只能勉強以主觀的概念「絕對」來命名這不能把握的整體,當對象極大地超出人們想像力和知性的協調時,人們就會感到巨大的壓迫感覺。
而力學的崇高指人們在自然中進行審美時對自然力量的畏懼。康德認為要產生崇高感,人們必須要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假若人們在火山爆發時站在火山口,人們只會感到驚恐而不會產生崇高感。產生崇高的條件是首先人們要在安全的地方觀看對象,繼而感到驚恐,之後了解到自己處於安全的位置,心靈頓有感到如釋重負後的快感,這時人們可以把這感受稱為崇高。
數學的崇高和力學的崇高都並非在自然對象之中,其實只是想像力和理性憑借自然界的力量在人心中激發出來的感覺。
崇高可以把人們的心靈由日常的平庸狀態一下子提升,在康德看來,人們不會就此屈服於自然界,有理性的人會感到自己有一種東西能夠跟自然界抗衡,在康德看來這就是人的道德心。
審美判斷力的二律背反
康德指出在審美判斷時,同樣會出現在第一和第二批判中所遇到的二律背反,即兩個看似對立,而各自都在邏輯上各自成立的命題。
有人認為審美判斷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因為如果審美判斷是建立在概念之上,那人們就可以通過概念分析去證明對象是否美了;反過來,有人認為審美判斷就是建立在概念之上,因為如果審美判斷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人們就不可能要求別人認同自己同樣認為某一物是美的。
「認為審美判斷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代表為經驗派美學,該派認為審美跟概念無關,而只是關於個人口味,口味各有不同,沒甚麼可爭辯;「認為審美判斷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代表為理性派美學,認為美不美可以透過三一律、黃金比、對稱等形式加以審定。正因為有形式作根據可以判定對象是否美,因此就可以爭辯對某一對象是否美。
康德以重新界定概念的方法解決兩者的對立。康德為人類區分了三種認識能力:感性、知性和理性。康德指出「認為審美判斷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中所指的「概念」是指知性上的概念,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確是因為知性概念不能用於審美。然而,「認為審美判斷是建立在概念之上」中所指的「概念」是指理性理念。
如果從理性理念來理解這對正反題,意義就不同了。人皆有理性,這對於一眾德國古哲學家而言是不證自明的事實。既然人人都有理性(狹義︰跟感性和知性並列的理性),所以每人對於事物,都有共同的超感性基礎(標準)。因此,關於審美的爭辯雖不能一下子就達到結果,但至少可以討論。
但如果美是關於人類超感性的理性理念,又無關於感性的直觀和知性的概念,那美又如何能為人所認識?康德指出唯有通過「象徵」,唯有以類比、象徵的方式才能使美現身。
「決定的判斷力」是對於經驗世界法則的服從,而「反思的判斷力」是關於想像力和知性及理性協調後產生的愉悅。康德認為通過「反思判斷力」,人可以在審美時,發現自己的想像力、認識能力和超自然的理性理念相關連。
對崇高的驚嘆,或者於審美的時候,兩者均有理性理念的介入,而理性正好成為一個橋樑,把對自然的驚嘆和敬重引向道德的實踐和對道德律敬重。《實踐理性批判》有句名言,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反覆地思想,它們就愈能給人灌注驚嘆和敬畏之情,那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也許康德是暗示了對自然界事物的力量表現出的敬畏,和人對道德律的敬重有密切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