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七位哲學家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無睡意哲學課的最後一周,我們介紹七位在世的當代哲學家。分別是巴迪歐、齊澤克、哈伯馬斯、喬姆斯基、阿甘本、洪席耶、巴特勒。

 

一、巴迪歐:數學本體論 - EP93

 

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在現代哲學可說是自成一家,與在法國流行的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浪潮相反。這些流行的思想(跟從海德格的思路)提出顛覆形而上學、本體論在哲學的位置,嘗試思考傳統哲學的外界/他者(outside/other)。巴迪歐卻反其道而行,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本體論--數學本體論(mathematical ontology)用以抗衡解構主義、後現代等思潮。巴迪歐在Logics of Worlds中統稱這些思想為「民主唯物主義」(democratic materialism),因為他們相信這個世界只有身體與語言(There are only bodies and languages),而不同的身體與語言都擁有同等存在的權利;巴迪歐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唯物辯證,認為這個世界只有身體與語言,除了真理(there are only bodies and languages, except that there are truths)。

 

在一個「懷疑的解釋學」(hermeneutics of suspicion)流行的年代,巴迪歐重提真理不免顯得不合時宜。從德希達、傅柯等到羅蒂、奎恩等,哲學從不同角度懷疑真理的絕對性,而邏輯、哲學、歷史真理等傳統真理概念(真理符應論,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的確有很多漏洞。因此,我們對巴迪歐哲學的第一反應都是一種懷疑--在一個不再相信絕對的年代,我們還能談論真理嗎?完整文章:數學本體論 - EP93

 

二、齊澤克:犬儒意識形態 - EP94

 

齊澤克(Slavoj Zizek)大概是當今在世最多人知道的哲學家,他將拉岡與黑格爾的理論套用到荷里活電影、推理小說、男女性事、甚至沖水馬桶的設計上,他就像一位魔術師,從魔術帽之中快速變出不同的戲法,使人目不暇給,因此被稱為「文化理論界的貓王」。然而,他的哲學家身份卻備受質疑,為甚麼呢?他乍看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而只有創造性地挪用他人(主要是黑格爾與拉岡)的概念、理論。更為人所詬病的是,他不斷重複自己過往著作中出現過的論點,甚至笑話,他後來的所有著作只是《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的改寫。

 

齊澤克還是有一條模糊但確實存在的理論主線,拉岡的精神分析是齊澤克的理論起點,但他並不僅僅把佛洛伊德與拉岡當作手到拿來的概念工具箱,拉岡對齊澤克整體思想的影響有很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的面向即在於主體的理論。我們都知道笛卡兒與沙特等的主體理論,指主體是絕對自主、自由,是透明的。相反,拉岡肯定由佛洛伊德所提出的無意識主體,指人自己以為自己能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活動,其實都是無意識的運作的結果。跟隨佛洛伊德的理論,拉岡進一步認為主體是空洞的東西:欠缺的欲望不可能被滿足,主體使用語言作言說與表達欲望,主體也是能指鏈條進行縫合效應的運作結果。主體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缺口,一種甚至缺乏著缺乏本身(lacking lack)的存在。完整文章:犬儒意識形態 - EP94

 

三、喬姆斯基:普遍文法 - EP95

 

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可說是現代最為大眾熟悉的學者之一:他出位的政治觀點(無政府工團主義)與社會評論影響了不少人,而他自己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政治活動家。但他之所以成為這極具影響力的學者,源於他偉大的學術貢獻--他為現代語言學奠定了基礎,更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

 

他的語言學理論不但革新了語言學本身,更對電腦科學、分析哲學、認知科學等有深遠影響。喬姆斯基語言學推翻了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也修正了流行一時的行為主義語言觀。對大眾來說,語言學可能只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但在喬姆斯基手中,對語言的理解最終涉及對語言跟人的關係的反思,而喬姆斯基式的語言學超越了語言學的界限,踏進了哲學、科學等領域。完整文章:普遍文法 - EP95

 

四、哈伯馬斯:大辯論者 - EP96

 

2015年8月,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頒發給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與泰勒(Charles Taylor),肯定他們在人文思想及公共知識界的貢獻。不僅表示他們的哲思能力受到學界認可,也包括肯定他們在跨領域人文學科整合之貢獻;尤其在面對當代迫切且深遠的社會問題時,如何以哲思學術能力,提供一套以政治及道德為基礎的論證。這使得哈伯馬斯與泰勒不只是擁有哲思能力的鴻儒,也是擔負社會責任的公共知識份子。

 

哈伯瑪斯是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學人,他於波恩大學以一篇研究德國哲學家謝林(F.W.J. Schelling)的論文獲博士學位,之後當了兩年自由撰稿的記者。於1956年前往法蘭克福大學擔任阿多諾的助手,但之後與霍克海默的矛盾日益加劇,並於1971年辭職。他於1971年前往普朗克科學技術世界生存條件研究所任所長,但之後又在1983年重返法蘭克福大學任教,直到退休。完整文章:大辯論者 - EP96

 

五、阿甘本:餘民 - EP97

 

在歐陸當代哲學發展中,義大利哲學家可算是異軍突起,其中最為觸目的,相信是阿甘本(Giorgio Agamben)。他於1942年出生於羅馬,早年以薇依(Simone Weil)為題獲得法哲學博士學位,隨後於1966年至1968年在法國的萊托(Le Thor)參與海德格的研討班,他更是班雅明全集的義大利版編輯。他曾經指出班雅明是「使他從海德格處得以逃生的解藥」。

 

阿甘本是一個相當獨特的思想家,他的獨特之處體現在他並沒有從屬於某一種哲學傳統或學派的框架之中。在他的作品中,讀者不難發現他跟很多名字有連繫,例如海德格、班雅明、傅柯、鄂蘭(Hannah Arendt)、施米特(Carl Schmitt)、甚至於黑格爾、亞里士多德。這些思想家都成為阿甘本思想的重要資源,他曾經提出,哲學傳統對他的具體意義在於Entwicklungsfähigkeit(一個從費爾巴哈處挪用過來的用語),意指一種能持續進深發展的可能性。因此,阿甘本並不跟隨某一種哲學定見,而是在不同哲學視角中追尋並探索一種讓他走得更遠的思想資源。完整文章:餘民 - EP97

 

六、洪席耶:感性分享 - EP98

 

作為法國哲學家阿圖塞的學生,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關注的是美學、政治和哲學間的相互構連、激進平等和解放的可能的問題。他的書寫橫跨政治、電影、攝影、文學、歷史方法和教育學等場域,其對於美學、政治和哲學的重新形構不但對當代哲學、藝術、文學、政治學和文化研究場域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更是完全呼應了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那不自滿且與時俱進的「哲學的場域轉換」的根本特徵和基調。對洪席耶來說,任何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政治」永遠是在與某種柏拉圖式的,將每個人依其時間和能力安插至一個固定的位置,或認命和接受現狀的「警治」(法︰la police/英︰the policing order)邏輯進行對峙或對抗的情況下產生的。

 

對洪席耶來說,沒有一種警治不會錯算,或不會製造某種「錯失」。正如洪席耶在《歧義:政治與哲學》一書中指出,政治永遠發生在那些被視為沒有聲音或噪音的「沒有部份的部份」(part of no part)(編按︰指不能被界定的分子,如流氓、流氓漢、乞丐等被排除在常規和正常之外的分子)與警治產生某種感覺上的「不和」或「不相應」的「歧義」之時。在這個意義上,政治永遠是在與警治對峙時出現,而平等也永遠是需要檢證的。換言之,洪席耶進一步指出,所謂的「政治」,其實是在那些被任何一種規範性的警治邏輯劃為無法言說、無法參與公共事務、不屬於社群共同體的一部分的「沒有部分的部分」證明他們也能言說(甚至比警治邏輯說的更好)、也能參與公共事務、也屬於社群共同體的一部分的那個時刻誕生的。完整文章:感性分享 - EP98

 

七、巴特勒:酷兒理論 - EP99

 

在文化研究及社會理論學界中,尤其是性別研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影響力可謂無遠弗屆,大至研討會、小至讀書組寫論文,都處處能看到她的身影。簡單而言,如果你讀性別研究卻沒讀過巴特勒,那就像你讀哲學但沒看到笛卡兒和康德一樣,不是說不行,但說服力不足。

 

1956年出生的巴特勒在美國成長,她的祖輩多在納粹大屠殺中遇難,以致她在成長時就開始研習猶太倫理,而她憶述道,在14歲時她的拉比(老師)因她發言過多而懲罰了她。在那時,她接觸到斯賓諾莎等理論,並思考一個問題——納粹主義與德國觀念論有關係嗎?1984年在耶魯大學修讀完博士課程後,她一直在學界與社會裡游走。2011年,她就佔領華爾街事件發表了宣言;而今年秋季,她也發表了關於特朗普的言論:「他在釋放肆無忌憚的仇恨。」(Trump is emancipating unbridled hatred.)完整文章:酷兒理論 - E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