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辯論|從安倍「三支箭」的失敗看香港需要怎樣的改革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周三(10月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與前兩份相比,本年度李家超大量提及「改革」。 他在報告開首就引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此提出自己的改革理念,稱「改革方案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他又強調,改革不能為改而改,亦不會一蹴而就。
的確,改革談何容易。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提「三隻箭」救日本經濟,被冠以稱為「安倍經濟學」,亦被認為是對日本幾十年來最大的改革,安倍也被視為影響力最大的日揆。然而,事過境遷,從結果看,「安倍經濟學」可以說是一場經濟復興的嘗試,但能否稱為一場真真正正的「改革」,卻是如今值得反思的。
安倍經濟學虎頭蛇尾
安倍晉三上台之前,日本經濟已經歷了長達二十年的停滯,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這一時期,日本經濟面臨低增長、高債務和通貨緊縮的困境。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日本政府和央行採取了多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但效果有限。安倍晉三提出「安倍經濟學」,被視為日本經濟復興的關鍵,他在2012年底上台後實施的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旨在通過積極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來重振日本經濟,擺脫長期以來的通縮和低增長困境。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三隻箭」。
第一支箭:寬鬆的貨幣政策。「安倍經濟學」首先要求日本央行配合發鈔,實施量化質化寬鬆政策(QQE),通過增加市場上日圓投放量,降低利率,並設定2%的通脹目標。這一政策旨在創造通脹預期,刺激企業和消費者增加支出。
第二支箭:靈活的財政政策。安倍政府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包括增加公共支出、減稅和結構性改革等。這些措施旨在短期內提振經濟,同時為中長期的財政整固奠定基礎。
坦白說,這兩隻箭是慣常的刺激經濟做法,通俗來說就是「放水」。大水漫灌之下,從數據上看,2013年的日本經濟提振了,但隨後政策效果減弱。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創造了通脹預期,但並未有效提振實體經濟。大量資金湧入金融市場,推高了資產價格,但並未轉化為實體經濟的增長動力。其次,財政刺激計劃雖然短期內提振了經濟,但加劇了政府債務負擔。在日本政府負債餘額已超過GDP 200%的背景下,這樣大規模的財政刺激無疑增加了財政風險。重要的是,如此反反覆覆操作,日本經濟隨之陷入停滯甚至衰退。
至於第三支箭,安倍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措施,包括提高女性就業率、促進農業和教育產業發展、制定GDP增長目標以及成立「國家戰略特區」等,這些結構性改革措施旨在激發民間活力,作為經濟增長戰略的主要內容。改革重點是放寬各種行政管制,但現實是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實際操作中也面臨重重阻力,未能有效提高日本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
結構性改革付之闕如
日本經濟深陷包括外需依賴型經濟結構、產業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和不斷增長的國債負擔等長期結構性難題,「三支箭」難以破除日本經濟痼疾。
第一,日本外需依賴型的經濟結構導致貿易逆差長期趨勢明顯。2011年以來,日本長年呈現貿易逆差,「貿易立國」模式經歷考驗。造成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在於日圓大幅貶值和日本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的模式。這種外需依賴型經濟結構若不能改善,貿易逆差就會成為一種長期趨勢,不利於推動日本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
第二,日本產業空心化加劇,長期供給能力下降。近年來,隨着日本海外投資日益增長,日本企業加快了向海外佈局的步伐,國內投資大幅減少,國內產業發展急劇萎縮,加劇了產業空心化程度,削弱了日本國內企業的長期供給能力。同時,日本高稅負、高成本的經濟環境阻礙了企業的活力,日本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
第三,日本少子化、老齡化趨勢加劇,國內需求嚴重不足。日本總務省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15日,65歲以上老年人占日本總人口的比例已高達29.1%。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率最高的國家。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為758631人,創下有統計歷史以來的最低水平。2022年,日本新生兒數量首次跌破80萬,2023年較2022年減少5.1%,已連續8年呈下降趨勢。少子化率(不滿15歲的人口比例)是13.2%,為世界最低。勞動力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日本少子化、老齡化趨勢加劇,必引起社會勞動人口的減少,進而引起國內需求嚴重不足。
顯然,面對上述長期結構性難題,「安倍經濟學」完全沒有觸及根本。「安倍經濟學」尋求解決困擾日本久已的通貨緊縮壓力症狀,而不是根本的頑疾——對未來徹底缺乏信心。這也是「安倍經濟學」原本想建立日本矽谷和掀起初創企業浪潮的承諾化為泡影的原因。這也是當年除鴻海集團收購夏普公司外,其他外國企業沒有衝向日本的原因。日本政府旨在重獲經濟創新動力的計劃缺乏創新,但這才是一個社會需要的真正改革。
社會蹉跎至「失去」
蹉跎是致命的,安倍自己都說「如果沒有強勁的經濟,我們的未來就沒有希望」。2012年上台的安倍和他推出的「安倍經濟學」原本目的是不讓日本再像以往那樣「安穩」下去,而是強迫它作出改變,但被寄以厚望的「改革」並沒有給日本帶來真正的改革,日本「失去的二十年」變成「失去的三十年」。
對於香港政府來說,日本是一個絕好的鏡鑒。「改革」在腦也在手,缺少其一就會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社會也就繼續蹉跎,一直「失去」。
看回李家超政府新的施政報告,「改革」出現幾十次,說明政府的改革意願不可謂不強烈,事實上也洋洋灑灑給出了一大張「施政」清單,從中正可見香港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也很多。是因循守舊還是勇於去挑戰深層次問題,很考驗掌舵人的戰略眼光和行事魄力。
「安倍經濟學」如今看可以說是失敗的,日本繼續「沉淪」,就連昔日世界驚嘆的「日本製造」也都已經走下神壇。這是需要引以為鑒的。改革不是嘴巴上喊一喊,而是會觸及根本,挑戰既得利益格局,打破思維慣性,真正「調結構」。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