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特稿·十一|中國如何以全新的身份融入世界
導言:北戴河會議之後,中國正式進入二十大的政治周期。回看過去十年,從十八大到二十大,不管是放在改革開放的周期中,還是中共百年的周期中,都是極為關鍵的十年。過去十年,不僅中共領導體制發生重大變化,經濟從高速度轉入中低速並成為新常態,滴滴、電子支付等平台經濟亦將中國正式帶入科技變革周期和網路時代,社會層面思潮湧動,中國人的世界觀變得不同以往,小粉紅崛起成為最具標識性的現象,平視世界的一代抱持著對中共和中國的信心與自信登上舞台。當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後,中國之變以及中國可以在國際場域發揮的作用,顯得愈發重要。在二十大前,《香港01》推出「十年總結」系列特稿,以期更好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此為系列特稿第十一篇。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的主要挑戰逐步演變成了應對來自美國的打壓。但中國的對外交往視野並不只有美國。如何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交往是一道全新的命題。換言之,中國變了,世界也變了。
當中國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姿態審視世界,甚至要求和美國平起平坐時,各國也同樣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目光審視中國。
中國絕對不能小看,第一次有了「非白人的大國崛起對西方社會帶來的震撼。這是美歐等西方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
美國對中國崛起首選的反應是打壓,將中國定義為了全面戰略競爭對手。歐盟對中國崛起同樣充滿警惕。歐盟在2006年、2016年發表有對華政策文件,2019年距離上一次發布政策文件不過兩三年的時間,歐盟就重新發布了全新的對華政策文件,稱中國是系統性對手。伴隨着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大規模西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也讓布魯塞爾擔憂中國正在分裂歐盟。加拿大、澳洲等傳統發達國家在跟隨美國和接受中國之間不停搖擺。
中國必須思考崛起後如何面對對西方世界帶來的心理衝擊和反撲。這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同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東方大國同西方社會的相處問題,如何超越意識形態、超越民族文化同西方世界建立和平相處的關係是中國最重要的外部挑戰。
西方國家不能期待中國像蘇聯那般解體,中國也不能寄望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一夜之間消亡。這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中西方兩種不同的制度、文明等共存將是人類社會很長時間裏的常態。中國該以何種方式與西方實現有效溝通,如何讓西方接受是中國需要做的功課。
聯合俄羅斯,分化美歐,拉攏新興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站穩周邊國家......中國在政治外交的各個層面同步推進打出了一整套組合拳。美國一手靠打壓俄羅斯重振盟友體系,一手也在和中國展開拉攏巴西印度等新興國家的競賽。在中美激烈對抗的背景下,中國贏得西方社會諒解與尊重難度相當大。
不只是西方國家在存在感、獲得感下降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中國崛起帶來的衝擊。日韓澳等亞太國家的對華態度發生了變化。按照傳統的態度對待中國已經不現實,是在中美之間站隊還是居中,成為國際社會難以逃避的選擇題。審慎對待同中國的合作,成為大部分國家面對的現實。新加坡原本是美國的盟友,但是近年來新加坡李顯龍多次公開宣稱在中美之間二選一很難。韓國在薩德事件之後對華態度明顯更加謹慎。韓國領導人公開說韓國應該追求實利,而不是在中美間選邊站。新西蘭考慮到中新經貿關係,在新疆等諸多事務上並未跟隨五眼聯盟批評北京。
中美之間的對抗如何不升級為集團對抗,關鍵要看中間派的力量能夠爭取到多大範圍。中國正在極力擴大在中美間中立的國家範圍,試圖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威懾更多美國盟友不要介入中美博弈。以大事小以仁,面對中間,中國施展威懾的同時如何施展仁德非常關鍵。
以往中國一直以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身份開展國際活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已經不是一個弱國是公認的事實。那中國還是不是發展中國家?大國霸道、小國只能接受的場景會不會再現?中國的大小國家一律平等承諾會不會只是將強未強之際口頭說說的輿論公關?小國對大國崛起有着天然的畏懼感,中國如何打消這種疑慮?
中國的國際角色,中國的國際主張,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和期待。世界已經不是那個中國積極融入全面擴大開放擁抱的世界,而是中國需要慎重應對的世界。中國要面臨的實際上是自身地位變遷隨之而來的全方位的外交關係的重新調適。
中國提出的命運共同體主張是對中國和世界關係疑惑的最好回答。當外界疑惑中國將主宰一個怎麼樣的世界時,中國給出了命運共同體的答案。不是中國主宰世界,不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而是命運與共。無論各國是否相信,最起碼中國在回應世界關切的層面非常積極。中國已經開始以全新的大國姿態對世界秩序、世界治理髮表看法。近年來「一帶一路」、亞投行等主張切實為解決全球發展的問題做出了貢獻,正以實際產生的經濟向心力和影響力獲得更多國家的支持。中國提出要積極破解「四個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併發起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作為載體解決上述赤字。
但也要看到,過去十年是百年未有大變局下全新世界秩序開端的十年,是起承轉合中的十年。一切剛剛開始,一切遠未結束。中國的主張、提法、應對之策已經全面鋪開,而在西方持續把持輿論機器的當下,中國並沒有在一系列的輿論戰中佔據上風,歐盟、日本、澳洲等美國的盟友蠢蠢欲動,一些周邊國家比如印度對中國並沒有完全的信任,中國的諸多提法和主張並沒有完全被接受。中國的命運共同體主張在周邊國家僅有柬埔寨等國家響應,連越南這樣的社會主義盟友都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中國和東盟的命運共同體建成時間更是一拖再拖。
時代浪潮下的中國能否擺脱美國霸權的束縛塑造一個真正的中國時代,要看中國的發展勢頭能否持續,要看中美博弈的成敗,看中國是否找到了以大國身份與全球各國更有效接觸的方式。中國仍需要時間,仍需要更久的時間來證明自己。這是中國更大、更嚴峻的系統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