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特稿·十|新秩序開端十年 中美關係何以至此
導言:北戴河會議之後,中國正式進入二十大的政治周期。回看過去十年,從十八大到二十大,不管是放在改革開放的周期中,還是中共百年的周期中,都是極為關鍵的十年。過去十年,不僅中共領導體制發生重大變化,經濟從高速度轉入中低速並成為新常態,滴滴、電子支付等平台經濟亦將中國正式帶入科技變革周期和網路時代,社會層面思潮湧動,中國人的世界觀變得不同以往,小粉紅崛起成為最具標識性的現象,平視世界的一代抱持著對中共和中國的信心與自信登上舞台。當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後,中國之變以及中國可以在國際場域發揮的作用,顯得愈發重要。在二十大前,《香港01》推出「十年總結」系列特稿,以期更好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此為系列特稿第十篇。
今年年內中共二十大將召開,伴隨着人事換屆,中國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周期。就外交而言,過去十年是中國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十年,是中美矛盾逐步全面激化,中國最主要的外部挑戰從應對來自周邊國家的糾纏演變為應對來自美國打壓的十年。
周邊先起火 日本成急先鋒
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此後中國何時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備受矚目。彼時美國對中國仍然秉持接觸政策。奧巴馬政府忙於將戰略重心從中東轉向亞太,對華政策仍以遏制為主。相反,對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拍案而起的首先是中國周邊國家。中國崛起首先成為周邊國家必須面對的現實。日本不甘被中國超越,充當了阻止中國崛起的急先鋒。
從2010年9月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衝撞一艘中國拖網漁船為開端,中日開始了長達三年多高頻度的釣魚島爭奪戰。2012年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發起購買釣魚島運動,當年7月日本政府啟動了釣魚島國有化程序;2012年8月,中國香港愛國人士衝過日本攔截,成功登上釣魚島巡視主權。此後中國海警常態化巡航釣魚島12海里。2013年11月,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包含釣魚島。釣魚島領海內,中日海警互相噴射水泡的驅逐大戰隔三差五上演,釣魚島外圍中日軍艦互相跟蹤警戒的事態時有發生,中日兩國戰機互相攔截屢見不鮮。種種危險事態導致中日是否會在釣魚島擦槍走火的話題常常衝上國際新聞的頭條。
釣魚島爭端發酵的背後,日本國內的反華情緒達到了頂峰。僅僅2013年4月就有168名日本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人數之眾是往年的兩倍多。中國國內也一度爆發了強烈的反日情緒,甚至在反日遊行中出現了打砸搶燒日系車的極端現象。經濟上,中日在東南亞等地為爭奪高鐵訂單,出現過度壓低價格及低息貸款等惡性競爭事件。
但是日本對中國的阻止並不奏效,中國經濟大踏步拉開了同日本的距離,到2014年日本GDP已經不及中國一半。軍事上,中國劃設了東海防空識別區,實現了常態化巡航釣魚島,日本迫於走火危險日漸放低了直面軍事挑釁聲勢。
推菲越上位 美國態度開始轉向
日本挑釁中國失敗,中國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同日本拉開距離,帶給美國的震撼是相當大的。美國學界2014年底開始,掀起了關於中國的大辯論,多數人主張要加強對華防範和遏制力度,重點是「抗衡中國力量的崛起」。美國學術界瀰漫着一股對中美關係的悲觀情緒。美國的一些頂級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如今中美雙方在戰略上相互猜疑日益加深。雙方精英討論重心已從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論」經過一個彼此防範的階段,轉向「威懾論」。
奧巴馬從第一任期主張「重返亞洲」「轉向亞太」(Pivot to Asia),到第二任期後重點推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南海局勢就是在美國的干預下越來越渾。
2012年4月菲律賓抓捕中國漁民後,中菲在黃巖島對峙。2012年5月菲律賓軍艦在美濟礁附近海域撞沉中國漁船,當年7月發生「半月礁中國560艦擱淺事件」。2013年中菲圍繞仁愛礁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菲律賓軍艦持續坐灘仁愛礁,中國對仁愛礁進行海空一體化巡邏,並實現了通信信號的全覆蓋。2014年5月菲律賓海警扣押中國在南海半月礁海域正常作業的漁船及11名漁民。2011年6月,中越在萬安灘海域發生糾紛。2014年5月,越南派出35艘各類船隻對中方船隻進行主動衝撞數百次,干擾中國企業在中國西沙群島海域的作業。對峙事件頻發的南海亂局,以2013年菲律賓阿基諾政府在美國支持下發起推動南海仲裁案為標誌達到頂點。2016年7月,仲裁結果出爐後,菲律賓越南一度以此作為依據加大施壓中國的力度。2018年,越南船隻襲擾中國981鑽井平台。2019年7月,發生中越「萬安灘對峙」事件。
美國除了推菲越上位,還愈發傾向親自上陣挑戰中國。美國軍機在南海的抵近偵察從2009年約260餘架次,增加到2014年超過1200架次。2016年5月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哈里斯在派威廉·勞倫斯號導彈驅逐艦闖入中國12海里領海宣佈美軍已「做好今夜與中國開戰」的準備,此話一出猶如一個炸雷響徹全球。
美國南海牌啞火 中國三措施應對
但是美國的南海牌還是啞火了。中國採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全力推進填海造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自開發中佔據優勢,倒逼其他國家認識到無法同中國展開實際控制競賽。中國在2015年的幾個月內就將美濟礁從幾個礁石吹填到接近6平方公里。這一年裏中國在南沙一口氣吹填了七座人工島,其中較大的建有機場的有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較小的有南薰島,華陽島,東門島,赤瓜島。至此,中國在南沙擁有了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三座「不沉的航母」,再加上西沙的永興島,南海終於全面納入中國力量的覆蓋範圍。
二是軍事力量的全覆蓋。填海造陸為中國的軍事力量輻射南海提供了有力支撐。2016年7月,美菲主導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兩天,中國轟炸機就開始常態化巡航黃巖島。中美軍艦戰機頻頻在南海相遇,美國也多次抵近中國所佔島礁12海里偵查,但是美國並沒有為仲裁案保駕護航。美軍軍事恫嚇本身是失敗了的。
三是爭取周邊國家尤其是東盟的支持。2013年的周邊外交座談會後,中國將周邊外交當做是外交優先方向,並將東盟當做是周邊外交的優先事項。一改過去對南海行為準則的防備心態,中國積極應對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以此打消東盟國家對中國要以實力改變現狀的擔憂。2013年中國和東盟國家首次磋商南海行為準則,2018年中國與東盟國家就「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達成一致,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尤其在2016年杜特爾特上台後,中國抓住機會對菲律賓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穩定了中菲關係。在越南將2014年的排華暴動定性為和平演變事件後,中國迅速強化了同越南的意識形態統一戰線。
東盟等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疑慮擔憂以及對美國抱有的幻想,伴隨着中國採取的一系列動作日漸消散。南海局勢在南海仲裁案出爐一兩年後基本漸趨穩定。
中國崛起刺激美國徹底改變對華政策
持續不斷的中國發展勢頭以及接二連三遏華動作不奏效,在2017年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後,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徹底改變了美國的對華政策,美國開始告別對華接觸以代理人制衡中國的政策模式轉向全面打壓中國。
美國徹底轉變態度,既有過往遏華動作失效的倒逼,也更直接地受到中國崛起的既定事實以及愈發膨脹的野心的刺激。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開,並宣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十九大報告也被認為是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宣言」,報告呈明「四個偉大」(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毫不諱言未來五年中國將在各個方面致力於大國夢、強國夢。十九大之後,美國《時代周刊》推出中英雙語的「中國贏了」的封面,這樣的雙語呈現是該刊物首次嘗試,相關文章標題鎖定「中國經濟如何勢將贏得未來」;德國《明鏡》周刊封面則罕見無配圖,只有「xǐng lái!」赫然紅底黃字,意在重拾拿破崙兩百年前的那句感嘆:「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結合中國國務院2015年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被聚焦,以及2018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憲取消任職期等,再加上民間輿論場不斷湧現的「厲害了我的國」聲浪,這些無疑都強烈刺激着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
2018年,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對華貿易戰,這既是美國對華政策徹底轉向的標誌,也是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開始。貿易戰歷時數年,讓中美關係的緊張氣氛極盡擴散、中美矛盾徹底公開化。雖然貿易戰不符合美國的利益難以持續,特朗普任期末中美雙方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不得不承認貿易戰完成了美國政府的對華戰略動員功能。美國對華態度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應對中國現如今是美國兩黨的唯一共識。隨後,貿易戰不出意外地迅速擴展至金融戰、輿論戰、科技戰、意識形態戰,中美新冷戰成為人們對中美關係的新概況,「中美終有一戰」的悲觀預期亦開始蔓延。
特朗普之後的拜登(Joe Biden)政府,在兩黨共識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對華戰略佈局,不僅制定了更有針對性的對華打擊措施,而且更加旗幟鮮明地劃分敵我,將21世紀定義為民主與專制的較量。具體來說:首先是重整盟友資源,從「五眼聯盟」到「四國同盟」,再到七國集團(G7),以及北約首次將中國列為系統性挑戰,美國試圖重新整合東西方盟友資源,協調對華步伐。其次,從四方晶片聯盟到印太經濟框架,美國不在貿易領域糾纏,而是在制勝未來的晶片高科技領域對華精準發難,試圖以更高的標準持續保持引領經濟的勢頭。第三,中美之間的鬥爭呈現擴大化態勢,除了經濟爭奪,還有人權辯論、民主制度優越性比拼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些都預示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面臨的最主要麻煩是中美關係生變。中國外交全面進入了應對美國打壓的新階段。如何應對來自美國的挑戰,如何管控中美關係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如何重建中美的合作關係是中國需要考慮的最關鍵事項。
有利的一面是中俄關系相對穩定,上合、金磚組織擴容上相對順利,有分量新興國家和地區大國的加盟是對中國的有力支持。不利的一面是,美國穩定傳統美歐同盟的同時聯合日本、澳洲、印度等國重組聯盟的未來效果未可知,並且以台灣制衡中國大陸的用意相當危險且直白。疫情之下,當美歐等國際大多數國家都放開管控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時,中國持續的疫情封鎖政策會否成為中國發展的禁錮,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