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看中共百年・一|台灣掌握「社會主義」鎖匙

撰文:衛木槿
出版:更新:

中共百年黨慶在即,台灣政黨與社會對此普遍無感與無語。但在中共百年的論述與作為之中,台灣問題卻是躲不掉的重中之中。如何理解中共百年的意義,對台灣來説更是涉及安身立命的大問題。
本系列文章將從台灣的視角,提問中共百年對於台灣的意義與影響,從政濟、理論、思潮、歷史與訪談等多重角度,組成台灣對「中共百年」視野。

中共即將迎來建黨百年,其建黨百年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類似的目標對台灣而言其實並不陌生。而這種熟悉感既有來自於歷史的,也有來自於現實的。

來自歷史的熟悉感,是國民黨自1949年遷台後,帶着失去大陸的包袱,相信蔣介石在無數輾轉難眠的時刻也思考着究竟為什麼會敗給共產黨。在此暫且不談當時國際局勢的變化,回顧中國歷史,或許就可知國民黨因為幾個原因逐漸失去民眾的支持。

中共即將迎來建黨百年黨慶,台灣對此雖然陌生,但其實台灣經濟政策隱含諸多社會主義元素。圖為中共建黨百年煙花慶祝。(人民視覺)

壓在國府身上的三道內戰印記

其一,是國民黨在戰後對於淪陷地區,譬如東北地區接收政策的失誤,國民黨以勝利者之姿接收東北,甚至進行幣制兑換,比值為1:200,但這對一般民眾來説可謂是「經濟洗劫」。因此有人戲稱「接收」成為「劫收」。幣制改革也直接導致全國性的通脹,貨幣政策因而失去彈性,民眾對國民黨信心也大失。這跟民眾原本期許的和平建國、恢復民生的想望有落差。

而大陸民眾的感受其實跟台灣二二八事件的起源是類似的,國民黨接收台灣時,台灣人也盼望在脱離日本殖民後,能有較好生活,但國民黨政權為了支應內戰,導致台灣民不聊生、物資短缺、就業出現問題等,民眾的心理落差感與困頓感從生進而引發抗爭。

其二,是國民黨為了內戰導致財政政策被軍事費用綁架,因此採取寬鬆貨幣政策, 1947年,法幣發行量達30多萬億元,到1948年的第二個季度,已發行法幣660萬億元,三年內猛增1,180倍。直接導致的結果便是嚴重的惡性通脹;其三,是土地政策上,共產黨取得了先機,掌握了土地問題,也掌握了社稷根本,緊抓住民心。

國民黨敗下陣的三個原因,也延續到撤退到台灣後的經濟改革上。台灣中研院經濟學者瞿宛文便認為,戰後國民黨政府是以「救亡圖存」的民族情緒作為動員能量,來推動經濟發展。

可以説,國民黨在台灣的改革是以內戰的失敗為對標來進行。也因此,國民黨來台後陸續推動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包括「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與「公地放領」等等。試圖從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找到治國的藥方,而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其中藴含的社會主義精神實是兩岸所共享的。

兩岸經濟發展互為參照

國共兩黨雖然治理思維不同,但經過百年前「共和危機」在各種政治上、制度上變革討論的洗禮,兩黨對提升民眾經濟生活與小康社會的建構有異曲同工之妙。

遷台後,台灣省主席陳誠主張「人民至上,民生第一」,實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改革幣制,發行新台幣、之後又實行耕者有其田,提出「以農業培植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此時期陳誠的聲譽乃是來自民政與經濟,跟大陸時期可謂大相逕庭。圖為1958年,陳誠接待伊朗國王巴勒維。(鳳凰網)

此外,雖然國民黨到台灣後宣稱秉持西方式資本主義市場機制,但實際上國府執政時依賴的三民主義思想,其實帶有偏左的意識形態,包括在台初期推動的土地改革、對於最低工資的保障、甚至在研議社會福利政策如健保制度等。也因此,兩岸雖然處於分斷體制,但在某些治理的思想上仍存有相似處,甚至於兩岸分裂斷後,彼此便開始新的互相參照與學習的歷程。

國府的統治在天時地利下加速推動台灣經濟發展,剛開始並非直接走向經濟自由化道路,而有計劃經濟的管制,歷經進口替代、出口加工等政策轉變,並通過產業政策扶植重點產業。今日台灣引以為傲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是在一系列的改革中建立起來。這些「台灣經濟奇蹟」之下既有自由開放的因子,也充滿政府政策支持的影子。

也因此,大陸在改革開放前後,以至於走向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雙軌制」歷程中,也參照許多台灣的經濟政策,包括金融市場的建構與管理、或是像大陸沿海的經濟特區,某種程度上也是參考台灣的加工出口區,畢竟當時台灣已存在諸如高雄加工出口區、楠梓加工出口區、台中加工出口區等成功範例。

而當台灣歷經民主化、進入2000年之後,兩岸實力與環境丕變。台灣深陷在「民主」價值維護與政治意識形態的運作,在經濟轉型與發展上乏善可陳僅求安穩。面對不斷變化經濟環境,難以超前部署。

反而中國大陸在快速陸崛起下,對於各種「新經濟」與「新常態」做出許多有效回應與規畫,其發展路徑與方式促使全球都得仔細觀察,就連台灣也不得不回過頭來參考大陸的政策。

或許這種兩岸發展的翻轉會讓台灣民眾難以調適,但從國共兩黨的糾葛,到兩岸過往經濟治理的互相參照,反而更應能掌握彼此經濟政策的邏輯。

大陸早期的出口區政策某種程度也參照了台灣加工出口區的經驗。圖為一批國產鑄鋼管堆放在江蘇連雲港散貨碼頭外貿出口區等待裝船出口。(新華社)

停留在情緒層面的「反資」

正當全球皆在反思西方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帶來的弊端與反撲時,台灣青年在經過20多年經濟停滯帶來低薪、高房價的牢籠充滿不滿,對於反資本主義、挺勞工等言論多能感到共鳴。

不過,這種「反資」的抵抗頂多停留在情緒層面,這導致民眾難以對自身的遭遇抽絲剝繭,也難以去思考在反對資本主義後應該怎麼辦,而對社會主義雖然接受度開始提高,但只要一遇到中共,又被反中情緒淹沒,難以針對經濟發展開啓理性討論,反而只會將自身在經濟生活遭遇的挫敗都歸咎於中國大陸的崛起。

長期下來,這樣一種只有情緒,沒有理論與實際政策的施行只是在耗弱社會能量。事實上,台灣如能放下抗中意識形態,梳理過往至今的政策變化,進一步探索經濟發展政策,或許會比其他西方經濟體更易掌握通往未來世界的鎖匙。

雖然現在的台灣多對中共建黨百年感到冷漠,但實際上台灣民眾依然活在百年前的歷史遺緒當中。不論是國共內戰的遺產、還是兩岸關係的新階段,其影響都涉及方方面面,中共建黨百年給了台灣民眾一個機會看到彼此的變化,這息息相關的百年歷程,並不能謂「與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