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人的自殺:重讀叔本華|于千
作者|于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有三億人患有抑鬱症。因抑鬱症而自殺,不知由何時開始,已經不是陌生的事。近日,大家都為一名藝術人的自殺感到惋惜。「她一直與抑鬱症搏鬥。」這是我們知道的事實。如丹麥哲學家索倫.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說:「甚麼是詩人?一個不快樂的人:他把深層的痛苦埋在心裡;但他的唇舌是如此形塑,以致從中經過的嘆息和哀號,都成了動人的樂章。」
詩人好像真的是比較不快樂。但實質上,從事藝術的人的心靈跟其實人有甚麼不同?在一個詩人選擇自殺後,我們一般都對之予以同情和理解,彷彿自我了結生命是可以諒解的。種種的思緒,不禁令人想起德國哲學家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對藝術和自殺的一些想法。
死亡;自殺
叔本華向來以所謂悲觀主義聞名,不少沒讀過他的人也大概知道這點。所謂悲觀主義,是一種以負面的角度去理解價值的方案。而所謂負面,又有幾個面向。首先,叔本華說,人類是一步一步地邁向死亡的存在物,從這個存在特質去看,人類的存在目標和目的也就指向著死亡。「假如存在的目標是死亡,那為甚麼不能現在就死?」一位詩人或許正在如此提問。
還不能馬上就死。正因為人是「步向死亡」的存有者,人的存在處境便是動態的 ── 就於現在的每一刻。因此,「現在」便有了獨特的價值。就如他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第一册中解釋:真正的存在就只在現在。現在一直往過去的方向消逝,因此生命就是持續地往死亡流變,一種持續的死亡。叔本華不但把生命的著眼點放到「現在」,他同時把「過去」視為已經送給了死亡的東西,一切過去了的都是「完全完成了的﹑死了的,因此不再是任何事。」
簡言之,雖然生命本身是一個負面的﹑從死亡中不斷扣除的概念,但「現在」卻因此而產生了特別的價值。即使這個價值不一定具正面的意義,但它最少使用生命比純粹的死亡多了一層,足以從單純的不存在不一樣,也給了存有者不自殺的理由。
「自殺是不道德的」一些旁觀他人自殺的人在說了。對於叔本華而言,自殺沒所謂道德不道德 ── 他在〈論自殺〉(“On Suicide”)中曾明言,他找不到反對自殺的道德依據(於這點上他跟為他敬重的康德不同)。當叔本華談到自殺,他所考慮的其實是當中的形而上面向。而他之所以偏要談論自殺,其中的原因跟他的悲觀主義的另一個面向有關,就是:生命是無可避免地痛苦的。生命是無可避免地痛苦的,人因此必須回答「為甚麼不自殺?」。
生命不單是痛苦,還分程度。生命的苦跟人作為具智慧的存有者有關,愈是有智慧,生命就愈痛苦。於這點上,詩人 ── 或藝術創作者 ── 所處的位置亦變得弔詭。於一邊廂,他們是有智慧的創作者,是忍受痛苦的人;但於另一邊廂,根據叔本華,藝術帶人昇華到另一個世界,有短暫逃避痛苦的作用。
詩人之苦;藝術之樂
叔本華的形而上學,它把一切存有者的內心活動視為「意志」(willing),而這些意志是真實地通達至「物自身」(thing-in-itself)的。先把複雜的形而上體系放在一邊,簡單的說,意志是存在者理解世界的關鍵。不幸的是,一切意志的活動都源自匱乏,而人的存在卻又是充滿著欲望和匱乏的。因此,人可說是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痛苦。
叔本華又說,當人嘗試減輕生命中的痛苦,他所能做到的,往往只是把痛苦從一個面向轉移到另一個面向。繼而,又補充:「所謂的滿足,或通常被稱為快樂,確實地,永遠只能夠是負面﹑永不正面的。」因為它只能夠是對某欲望作產生的痛苦的消除。
那麼,詩人的存在處境跟其他人有何不同?就如之前所說,愈是有智慧,生命就愈痛苦,其中的原因是「一切超越平凡度量的智慧增長,是把人置於瘋狂中的非常態。」而叔本華在論及藝術時,會把真正的藝術品(genuine art)視為天才所創作出之物。按照這個邏輯,詩人所要承受的痛苦是巨大的,也常常徘徊於瘋狂的邊緣之中。但亦正因為如此,天才具有超越平凡,創造偉大事物的能力。
叔本華其後又將藝術形式分作不同的等級,當中以音樂為最純粹﹑最接近物自身世界的,而緊接的是詩歌。等級劃分的細節,以及其背後的哲學,暫且不詳述。重要的是,藝術家最有展示世界本象的能力,因而能帶藝術的觀者超脫現世,暫時解脫現世的所要面對的痛苦 ── 諷刺地,就如齊克果說,藝術家的命運「就如那些被暴君法拉里斯囚禁在青銅雄牛腹中的受害者,被沉著的火焰慢慢地折磨;他們的號叫傳不到暴君的耳朵裡,敲不響他心中的驚慄。當哀號傳至他的耳門,哀聲就如甜美的樂聲。」
所以說,雖然叔本華認為自殺不是一種解脫,也不認同自殺的行為,詩人似乎還是比一般人所承受的更多。即使他們自殺了,我們也必須記得,他們具有一顆偉大的心靈,他們是為我們而死的。
參考文獻:
“Depress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ww.who.int/en/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Kierkegaard, Søren. Either /Or. Translated by Howard Vincent Hong and Edna Hatlestad Ho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Schopenhauer, Arthur.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Short Philosophical Essays. Translated by Adrian Del Caro and Christopher Janawa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