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制裁有限 何必當初對俄強硬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本世紀歐洲一場重大戰爭,也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極大震動,全球資金紛紛避險,引致各大股市市場大跌。不過,資金卻並未有重複過去經濟危機時的避險走勢,人民幣反而漸漸成為市場資金避險的選擇。
烏克蘭戰火點撚,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歐元被拋售。美元向來是被視為最安全的避險貨幣,是故過去但凡有經濟危機都會出現資金回流美國的情況,推高美元匯率。不過在俄羅斯於亞洲地區24日早晨正式揮軍烏克蘭後,美元的升幅卻相當有限,24日美匯指數收報97.016,比上日只微升0.67%。資金沒有一股腦流入美匯,亦沒有選擇流入日元等傳統的避險選擇。日元兌美元自開戰後便出現急挫,顯示美元比日元強勢。反而,人民幣在開戰後有顯著流入,而且人民幣兌美元更有所上升,反映其比美元更受歡迎,亦即象徵其更為安全。
人民幣崛起削弱美歐單邊制裁力量
由於人民幣的重要性日高,只要中國不參與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其實可以通過使用人民幣以減低美國制裁的效用。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時,俄羅斯就已宣布不再以美元結算石油,而俄國主權基金亦會「清倉」其所有美元資產,俄羅斯正借着人民幣的崛起減低美國制裁的傷害。
與此同時,俄羅斯近年正努力鼓勵與中國的貿易,減少西方制裁的影響。據俄方數據,2021年中俄的貿易總額為1,407億美元、同比增長35%,其中中國佔俄國出口及進口分別為14.6%及24.6%,無論出口和進口都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萬一歐美國家制裁俄羅斯能源及糧食等主要商品入口,中國作為長期的能源及糧食輸入國也可以減輕這方面的影響。從此可見歐美的單邊制裁影響力近年因為中國經濟體的崛起已大打折扣。
歐美不願付出代價
不單如此,更重要的是美歐本身也不太願意為制裁俄羅斯而付出太多經濟成本。例如,彭博就報道在俄羅斯於22日宣布承認烏東的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地區獨立時,美、英、歐盟雖然一邊叫喊着要對俄羅斯實施史無前例的制裁,但在24小時內它們便向俄羅斯買入了350萬桶石油產品,價值3.5億美元,還有2.5億美元的天然氣,以及以千萬美元計的礦產。另一方面,美國及歐盟都表示現階段難以將俄羅斯排除出SWIFT的國際支付體系之外。而美國總統拜登被記者問及為何不將俄羅斯排除出SWIFT系統之外時,更以現時的制裁更強力來推搪。
俄羅斯是發動戰爭的始作俑者,軍事行動應被譴責,但俄國三番四次強調烏克蘭必須保持中立去軍事化,美歐等北約成員國及烏克蘭一直無視紅線也是不爭事實。戰爭既已爆發,美歐各國未有能力改變現狀,只能搬出經濟制裁的老套路。先不要說這些招數以往已經出過,改變不了2008年俄羅斯進攻格魯吉亞及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而且今時歐美對俄實施經濟制裁的效果比以往更差。
西方不單不願為了烏克蘭在軍事上與俄羅斯交戰,就連經濟上的制裁也有很多顧慮。既然如此,那西方為何一直不願意真正關切俄羅斯的安全要求,停止北約繼續東擴,反而在背後不斷鼓吹對抗?而烏克蘭最終又「信錯」了西方國家,以為北約會盡力保護自己。如果西方及烏克蘭最初都務實一點,願以行動換取信心,或者就不會爆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