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胡志偉保釋奔喪的政治智慧

讓胡志偉保釋奔喪的政治智慧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正還押的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申請外出奔父喪,懲教署以保障安全為由拒批,僅建議安排視像方式參加喪禮。這個決定毫不意外地引起社會關注,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不論當局批准與否,這都不會是純然的行政決定。

懲教署表示根據《監獄規則》第17條,要考慮在囚人士的所犯罪行、保安風險、押解路線、地點安全等各項保安因素,並指出胡志偉父親喪禮的日期、時間及地點較早時被社交媒體廣泛報道,網上亦有人士號召喪禮當日到場支持。署方表示「經保安評估後,為保障懲教人員、在囚人士及公眾人士的安全」,決定不批准其保釋申請。

政治高於行政 保安不難配合

從性質而言,若批准胡志偉保釋奔喪,將難免被視為一個政治決定。但難道不批准保釋,本身就不是一個政治決定嗎?這不僅在於胡志偉作為民主黨前主席,其身份本身便具政治性質,更因為保安風險的管理本來也就在署方的控制範圍之內。若然政府同意讓胡志偉保釋奔喪,行政措施自然足以配合需要,確保其在保安充份的情況下、在有限的時間內赴靈堂送別先父。

上月初得悉父親病危的胡志偉,因涉嫌煽惑他人參與遊行及初選案而一直還押。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誠然不輕,但他也只是涉嫌而非被定罪,過往亦未曾涉及暴力衝擊。事實上,民主黨以往更曾長時間被視為温和泛民。讓這樣的一名政治人物保釋奔喪,本來就是一個大政治。這個大政治就是隨着《港區國安法》落實及選舉修例,香港的鬥爭時期已經要過去,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在這階段的唯一議題就是改革,如何凝聚社會力量,也就是政治智慧的考驗所在。激進港獨勢力已被打擊及排除在外,香港的政治寬容度就應容得下所有的温和聲音,不論光譜左右。

在這時候,大政治應該蓋過小政治,更遑論一些根本不難配合的行政因素。讓胡志偉保釋奔喪非能不能之決定,而是為不為也。

鄒幸彤想與專家討論 高院申保釋被拒 支聯會案料明年下半年開審

撰文:朱棨新
出版:更新:

已解散的支聯會的前副主席鄒幸彤,因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需還柙,她稱因會在其審訊中找來海外專家,為方便她與專家討論及提供指示,今(21日)到高等法院要求保釋。國安法指定法官陳慶偉聽取其陳詞後,因為鄒過往的言論,認為沒有足夠理由相信她不會再作出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並拒絕其申請。法官陳慶偉撤銷禁止傳媒報道申請保釋內容的限制,並透露預料審訊將於明年下半年展開。

被告鄒幸彤(38歲,大律師),與支聯會、前主席李卓人及前副主席何俊仁,同被控一項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指他們於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8日期間,在香港煽動他人組織、策劃、實施或者參與實施以非法手段旨在顛覆國家政權的行為,即推翻、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制度,或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機關。

支聯會已於2021年宣布解散,3名主要成員亦被控。(詳看下圖)

+3

鄒的律師指鄒的言論不屬危害國安

鄒幸彤的代表大律師陳詞時稱,支聯會運作30多年,期間沒有危害國家安全。同時中國亦日益強大,支聯會的行為,更可證香港落實一國兩制,改善中國形象。控方的證據涉及鄒參與支聯會和其言論等,亦不屬危害國安,她本身也不提倡港獨,反之她的立場温和。支聯會的工作綱領亦包括「建設民主中國」,但陳官即指出,是次聆訊只是處理保釋,並非審訊。

鄒想保釋與海外專家討論

大律師透露,鄒在審訊中將傳召外海外專家,講及中國憲法和法律制度,望可獲保釋,讓她和專家討論。此外,聯合國任意拘留問題工作小組,亦有就鄒的情況發表意見書。陳官即指,若大律師想發表政治評論,應在法庭外發表。

明年2月將作案件管理聆訊

大律師續指,鄒自2021年被還押,若被判罪成,面對至少5年的刑期,同時法律程序漫長,繼續把鄒還押,恐令她還柙時間較刑期還要長。陳官透露,本案或於明年2月15日召開案件的管理聆訊,審訊可能排期在明年下半年展開,審訊地點很大機會是西九龍法院。

律政司指給予指示非保釋理由

律政司一方反對讓鄒保釋,又指她還押期間,親友和律師的探訪近500次,她欲和專家討論和給予指示,不構成保釋理由。

陳官基於鄒過往言論拒批保釋

陳官指鄒過住的行為和言論,認為沒有足夠理由相信她不會再作出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故拒絕其保釋申請。身形較以往消瘦的鄒幸彤遭帶離法庭時,向旁聽人士稱:「聖誕快樂」。

案件編號:HCCC155/2022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