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凍結電價只能止一時之痛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因為燃料價格下跌,兩電周二(10日)宣布明年凍結電費。經濟不景可望平抑未來三兩年電費,但在利潤管制協議下,兩電不斷增加固定資產,電費長遠上升的格局難變。政府遲遲不改革利益架構,引入競爭,又任由兩電發展開支轉嫁用家,只靠補貼減輕民怨,施政稱不上積極有為。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燃料價格大跌,抵銷開支增幅和售電量下降的影響。港燈和中電基本電費分別維持在每度1.218元和1.264元。

兩電今宣布調整電費。(資料圖片 / 張浩維攝)

凍結電費一年難言喜訊。一來電費終究沒有下調,但住宅商戶收入減少之餘,明年公帑補貼只剩每月50元,市民還是要繼續支付2019年水平的電費,二來影響電費價格的結構因素不變,只要經濟在兩三年復甦,電費勢必重拾升軌。

市民或早已付貴電價

兩電近年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呼應世界生產潔淨能源的趨勢,亦滿足香港政府的減排標準。天然氣的發電成本的確較煤貴,但單單說能源組合變化導致電價上升,顯然過於粗疏。燃料來源、買賣合約、硬件成本同樣左右電價。當中,中電極有可能在過去十多年「買貴氣」。

以中電為例,中電在1996年起引入南海崖城氣田的天然氣,企業稱氣田快將枯竭,故在內地和香港政府的能源協議下,與中石油洽商,在2013年起經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從9,000公里外的土庫曼引入補充氣源。

政府早前與兩電簽訂新一分利潤管制計劃協議,將准許回報率由9.99%下調至8%(資料圖片)

然而,擁有崖城氣田的中海油早於2006年已稱儲氣量足,而氣田至今供氣量穩定。其次,中電堅稱西氣東輸價格甚具競爭力,但為期廿年的西氣東輸合約,在簽訂後一年遇上國際氣價下跌,中電不能廉價買氣,其後五年的電費升近一成。港燈恰巧更新天然氣合約,其後電費基本不變至2018年,外界推論港燈合約下的氣價較中電便宜。

一切源於利潤管制協議

中電誤判形勢,導致早期燃氣成本上升,但苦果隨時由消費者承擔,因為利潤管制協議確保兩電每年賺取回報。縱使現時的准許回報率已經由上一份的9.99%降至8%,但仍是相當豐厚。市面上看來沒有甚麼穩賺不賠的生意,即使政府為保障營運穩定、鼓勵電力公司持續投資而有特殊優待,保障比率仍大有下調空間。猶有甚者,政府在2018年批准兩電五年合共約800億元資本投資。在協議下,更大量的固定資產將可帶來更高的回報,更有條件增加電費,遑論減價。

為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政府及兩電由2018年陸續實行「上網電價」計劃。(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說到底,政府遲遲不肯開放電力市場,並與兩電續簽利潤管制協議,保障兩電利潤和壟斷地位,市民則任由兩電魚肉。政府冒不起供電不穩的風險,拒絕開放電網,只批准小規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上網電價。然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潛力不容少看,以韓國為例,現時可再生能源佔能源組合的比例已達15.1%,政府計劃在2034年把比例推高至40%。港府同樣可以發展太陽能、風能等綠能,向兩電施壓。此外,內地南方電網的供電可靠度上升,港府可以了解其能源組合和減排措施,如果兩者跟本地兩電情況相若,那港府就可與之洽商,輸電來港。

政府與兩電訂立利潤管制協議,結果作繭自搏,難以調控電價於合理水平。政府和兩電為平民怨,分別以公帑補貼和各式各樣的資助計劃減輕開支,但其實只能算為飲鴆止渴而已。唯有政府直面公用事業權力結構問題,港人才會相信政府回應市民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