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四中】民生是最大政治 特區政府學懂了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許多人初次聽到「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等詞彙時,難免覺得這些都是中共的政治文宣,有意無意地忽略內地過往數十年在民生領域取得的明顯進展。如今中共已在總體上完成物質層面的建設,並在早前閉幕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更進一步,推動國家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包括完善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制度。對於作為發達社會、但民生日困的香港而言,內地對改善民生的執念,難道不值得效法?

四中全會決議對社會民生議題着墨甚多,包括促進就業、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以及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等。驟眼看來,這些內容似乎與香港《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差不多,但值得留意的是,在文字描述以外,內地民生工作確實十分紮實。就以扶貧為例,根據統計,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已由2012年的9,899萬人,大幅減少至目前1,000餘萬人,中共的目標是在明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

中共得以在社會民生議題上取得成績,關鍵在於它沒有把自身責任「外判」,而是透過具針對性的、持續不斷的改革,完善各種民生事業。事實上,微軟創辦人蓋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國際政經要人亦稱許中國在有關方關的成就。

中共主動改善民生 港府「外判」責任

整體而言,內地民眾的生活質素正在不斷提高,這是源於執政者對自身應該發揮什麼作用有清晰認識與準確把握;反觀,港府卻一直怠政懶政,既不主動做好「二次分配」,也沒有魄力推動產業改革,以致香港繼續在深層次結構矛盾中空轉。香港的情況極其荒謬──我們的人均GDP在德國和日本之上,但絕大多數市民每天都為住屋、醫療、子女升學,以及退休等問題費煞思量。這並不是說內地人沒有相同的煩惱,但中共的改革意識和堅實治績,畢竟令他們對前景有所期盼。相比之下,香港人只有無奈和鬱悶。

中央對改革民生事業的執念,是港府官員應該學習的。圖為特首林鄭月娥(左)早前在上海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時的情況。(新華社)

長期以來,港府沿襲英治時代的「小政府大市場」思維,每每以「最自由經濟體」的稱號為榮。客觀而言,自由經濟確實有助釋放個體的積極性,有助帶動經濟發展,但如果異化成壟斷,社會便會受到既得利益勢力綁架,喪失更生能力。有見及此,《香港01》一直呼籲港府摒棄落伍的「小政府大市場」邏輯,以無比魄力撼動深層次結構矛盾,通過廣建公屋、回購港鐵並推動「兩蚊搭地鐵」等政策,重構利益局格,把市民從生活壓力中釋放出來。

四中全會決議除了提及「共同富裕」、「以人民為中心」等理念,還表明「改善民生貫穿黨治國理政全部工作之中」,這些理念恰好是港府欠奉的,也是亟須學習的。當然,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不必照搬內地一套,但本地管治精英應當學習中共對改革的執念,要對社會需要什麼改革具備足夠靈敏度,更重要是主動負起革新社會的重任。若非如此,香港只能繼續蹉跎,無法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