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MyCar空歡喜一場 研發者:商界投資不足
電動車時代加速推進,香港曾經是全球最早研發電動車技術的地方之一,惟在欠缺政府助力下,近年相關研究陷瓶頸及成果難產業化。今年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500億元支援創新及科技發展,但質疑卻比掌聲多。當中本土電動車科研又能否受惠,在商機無限的新汽車市場找到一席之地,是政府需要迫切回應的。
理大電機及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畢業於英國巴斯大學,後來加入Lucas Electronics參與研發電動車,「當時我讀電力電子(Power electronics),學科與能量變換有關,最適合做電動車、可再生能源。」鄭後來受聘於香港理工大學延續電動車研究,「這是我的興趣,也是理想。英國是汽車大國,讀書回來後,希望香港有自己研發的汽車。」早於2000年前,電動車仍在萌芽階段,各國政府亦未積極推動,但鄭家偉稱當時已經預視其發展空間,「它是未來的交通公具,無得『走雞』。」
幾經努力,鄭家偉與團隊在2009年推出MyCar,獲歐洲認證。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MyCar發布會上試坐。他在致辭時指,「MyCar的成功,標誌着本港工業在電動車輛的研發及生產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他更稱車輛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相關零部件供應以及充電設施的設立,將為香港帶來全新商機。
Mycar欠商界支持 最終在美國密西西比州「落地」
但現實是如何?完成產品原型後,鄭家偉再生產了約100輛MyCar,不過後來由於缺乏政府和財團資金支持,MyCar品牌和技術後來售予美國公司GTA,2012年在密西西比州「落地」,本港發展電動車產業的夢想最終落空。
在MyCar面世前,鄭家偉於2005年預言,香港有條件發展電動車,初期已計劃產業化,「電動車是消費品,容易讓市民接受,又可即時減少路面排放,加上製作電動車不需大廠房,工廈一兩層樓已做到。」不過是次鄭家偉接受本報訪問時,一改以往對本土生產電動車的樂觀,感嘆「做完原型後到發展是困難的」。
他分析,MyCar的失敗與投資者欠缺興趣有關,「香港過往生意模式着重地產及OEM(代工),一兩年便可以回本,而且風險比較低;相反,科技是長遠投資,而且不能保證百分之一百成功,好多香港商業公司、廠家比較保守,一談到科技發展便要再想想。當年全世界好少電動車,如果無市場調查、政府政策,業界未必看好,亦屬正常。」
鄭家偉經歷Mycar失敗後,團隊並沒有放棄,近年仍不斷研發新技術,例如超級電容板,協助電動車快速充電。
近年政府大倡發展創新及科技,鄭家偉及生產力促進局香港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潘志健博士均觀察到,近年商界愈來愈熱中投入科研項目,科研產品全部成功落地,但由於產品研發初期充滿不確定性,投資難即時回本,一個項目到真正落地賺錢差不多要十年,所以商界贊助仍不太多,「電動車研究動輒數百萬元,但商界可能只資助十萬、二十萬。」
商界態度漸改變 政府支援不可少
近十年來,電動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發展主流,多國政府紛紛提出電動車補貼政策及取消燃油車時間表,電池技術也逐漸改善,令汽車續航里數上升。例如中國國務院早前便發表《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制訂一系列指標,包括於2025年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銷量300萬輛等;去年中國政府又提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管理辦法》),倒逼車企生產更多新能源汽車,以及減少生產傳統燃油車。
不過推動科研發展,豈能單單靠商界「慷慨解囊」?
鄭家偉指出,應用研究局限在於回本期長、風險高,未必能於早期吸引商界投資,「他們會問:是否一定成功?我們做教授不能百分之一百答應,沒有東西一定成功,即使我們多麼相信,都不能說百分之一百;但廠家不是(這樣考慮),他們要百分之百才會投資。」
所以他認為政府支援十分重要,他指出多國機構、政府均大量投放至科研產業,認為香港政府「一定要多些科技基金比大學。」財政預算案宣佈,將大舉投資500億至創新及科技,雖然姿態正面,但尚未能妥善回應坊間對「500億是否用得其所」的質疑。
上文節錄自第10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4月3日)《重尋開發電動車優勢 創科Made in Hong Kong不是夢》。
其他有關「電動車」的相關文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敬請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