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科研面對3大瓶頸 理大教授冀資源能「落地」
創新科技近年成為世界各地開拓新經濟產業的必爭之地,香港政府多年前已把創科列為發展領域,但一直只屬紙上談兵,未能規劃明確願景,以至本地空有技術領先的科研,令創科產業發展停滯不前。由香港電動車發展軌迹,可見香港有條件、有土壤發展電動車應用研究,2009年理工大學推出MyCar,出產香港首部本土研發電動車,並獲歐洲認證,成為香港電動車研究最高成就。不過電動車科研發展同時也面臨三大局限,或會窒礙電動車技術發展。究竟這些局限是甚麼?政府又應如何投放資源,以促進科研發展?
困局一:資金短缺 科研人才被迫轉行
政府於1999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旨在刺激本地研發;另外環保署亦設基金支援綠色運輸研究。撥款按項目分發,理大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指申請程序繁複,「與政府部門的文件來回,快則三個月,慢則一、兩年。」
鄭家偉解釋,審批速度慢會窒礙科研速度,「所以我們的項目需要好前瞻,要看未來五年、十年的技術發展,如果只有一、兩年壽命,資金到手時,別人已經做了。」審批速度慢的更大影響是,團隊曾經因項目間銜接不順出現資金缺口,教授尚且有固定薪金收入,「但研究人員那幾個月怎麼辦?政府、大學沒有薪水發給他們,最終可能要遣散他們。」他坦言,團隊中有矢志研究的人員,最終因此無奈離開,「有些人甚至會轉行,找到別的工作就不會回來。」他期望政府可以設立基金,幫助科研團隊度過資金短缺期,令團隊及研發工作得以延續。
困局二:審批標準離地 項目難開展
審批慢之餘,項目批核亦不是一帆風順,往往是源於負責審批的委員與科研人員的想法有異,增加審批難度。「站在委員的角度,他們覺得是要全新、世界上沒有的技術才行……就好像數年前我們提出無線充電技術,但當時委員可能覺得技術未成熟,或有人做過,結果沒有批准……但在我們學術界的角度,英國、美國某間公司擁有的技術不代表香港有,能否買到、幾多錢完全無人知,他們沒有公布技術細節,所以我們學界提倡再做一次,希望有本土研發技術。」
至於拒絕原因,委員會沒有詳細交代,「每次項目申請基金時都要與委員會面,他們會問好多問題,經過幾次會面後感覺得到(不批)。」縱然無奈,但鄭家偉並不完全怪罪委員,「個個教授都覺得自己項目好,那……唯有繼續努力囉。」
困局三:香港土壤局限 人才技術難發揮
環境因素也是科研團隊的另一瓶頸,研究員面對待遇差、前景不明的狀態,不少人才離開,鄭家偉觀察到,「20年前香港給予研究員的獎學金是16,000元,今天樓價、物價升了那麼多,仍然是16,000元,背後肯定是政府資源(投放)不足了。」
研究員薪金微薄,畢業生未必會入行,「(在)大公司做工程師,起薪點接近二萬元,而且很安穩,三年後可以升資深工程師。但做研究員,三年後或者升Phd(攻讀博士學位),但之後如何?真的不知道……香港有種文化,很少聘用本地生做教授,連十分之一也不知有沒有……所以(讀書後)出來機會比較少。」
除了待遇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亞洲電動車之父」陳清泉稱「技術轉移能力做得比較差」,令科研產品難以「落地」,但強調香港並非沒有技術。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曾於《創科軟實力:香港新時代的競爭與文化思維》一文解釋轉移科技的困難。首先,由發明階段至產業化階段,大學往往會申請專利,但芸芸研究當中,大學或未能選出具商業價值的成果,將大大降低轉移科技的成效;即使選定科研產品,但往往在專利推銷或定價過程中遇到困難,窒礙科技轉移發展。MyCar「落地」失敗的經歷正正是一例。
鄭家偉:希望科研人員能受惠於政府政策對於財政預算案大量着墨創科,鄭家偉笑言沒有「十分留意」,不過作為前線科研人員,他希望新政策可以改善研究資源,「研究儀器、電子零件、申請研究員費用等,好多時也不夠。」另外給予研究生獎學金也很少,以理大電機工程學系為例,部門一年平均只有幾個領獎學金的研究生,平均每個教授分不到一個。他期望能增加大學資源後,「起碼每個教授應分到一個有獎學金的研究生。」他還希望可以加強大學研究資源,以及設立基金,幫助團隊度過項目之間的資金缺口。
上文節錄自第10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4月3日)《重尋開發電動車優勢 創科Made in Hong Kong不是夢》。
其他有關「電動車」的相關文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敬請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