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理科生執筆從文講香港 《我港理學》拆解生活議題|開卷樂
在香港讀理工科常被標籤為「嘥銀時(諧音Science)」,意指畢業出路狹窄,浪費金錢和時間。這種戲謔(甚至部份是自嘲)某程度反映香港人看淡本土科研發展。科研人才何去何從?一班相信未來由科學帶領的理學生未受困惑,通過網上平台及著作推動科普。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我港理學》—科大理科生執筆「從文」講香港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馮傑、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畢業生林欣虹,數年前參加科大推廣科學的比賽「Science is Everywhere」獲獎,並與同學們一起創立社交媒體平台Inscie,以淺白又有趣的方式講解不同生活現象。Inscie後來獲出版社支持,於第二屆初創作家資助計劃突圍而出,出版了《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
一般課堂或書本上的科學知識以學術理論為主,七名Inscie成員所撰寫的《我港理學》將重點放在「微科學」之上,以簡單科學原理拆解生活議題,見微知著,亦沒有學術門檻,這也就是科普的概念。《我港理學》全書以時間線為主軸,分為「昨日香港」、「今日香港」、「明日香港」三大部份,一反科普書的沉悶印象,嘗試以半旅遊的形式,將主題按香港十八區劃分,利用各處景點介紹科學,各主題概括整個團隊的專業範疇。
香港仔隧道的秘道
坐車通過香港仔隧道時,你也許會發現隧道的中段有一道鐵閘。這道閘門如同神秘隧道,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作者李啟俊在〈香港仔隧道—隱藏於地底的粒子實驗室〉一文中提及,在上世紀80年代,香港大學擬進行有關宇宙粒子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港島中部金馬倫山和聶高信山的山體內可以阻擋大部份宇宙射線,因而向當時正在興建香港仔隧道的隧道公司提出加建粒子實驗室,並獲對方接納。實驗項目完成後,香港便再沒有進行過同類型實驗,實驗室亦告荒廢。2006年,香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參與大亞灣實驗室主導的研究,重啟了這個荒廢的粒子實驗室。由於隧道車流量高,研究人員當時只能於凌晨在隧道封閉時,攜同器材進入實驗室,終於在2012年,團隊量度出中微子震盪模式的精確數值,結果更被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列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
李啟俊在書中嘗試再深入淺出地解說當中理科知識。在實驗室測量的是大氣層產生的「繆子」(又稱「渺子」),從而觀察宇宙射線特質。所謂的「繆子」只有2.2毫秒的半壽命,在這超短時間內行走約456米。實驗室正上方最少山體,方便繆子進入,兩側則是高山屏障,隔絕大部份宇宙射線。實驗室因此能夠準確探測上方垂直的「繆子」,當地球自轉時便如同一個垂直望天的掃描器。現時實驗室已停止運作,但說不定他朝有日會重用。大家下次坐車經過香港仔隧道時,不妨留意一下。
植物學角度去行山
很多香港人喜愛行山,但又有否留意身旁的山水中,也隱藏著科學?從「明日香港」回到「昨日香港」,〈城門水塘的白千層——戰後綠化外援!透視「甩皮」下的科學〉嘗試以植物學角度認識城門水塘的白千層。日佔時期,日軍大量砍伐全港樹木。二戰結束後,港英政府為了防範山泥傾瀉,訂下短期內復種大量樹木的目標。由於白千層適應力強,有很強的抓地和耐水特性,因此就被引進香港,當城門水塘水滿時,更構成「水浸白千層」的美景。而且白千層的多層樹皮,可以阻隔昆蟲蛀蝕外,更是最佳防護罩。「當山火侵襲……白千層的多層樹皮能夠減氧和降低熱能,構成抗火性,故身處火海也不易被燒到樹中心的生命組織,在山火過後仍有能力重新發芽生長。」白千層「甩皮甩骨」的背後,原來「真係好科學」。
我們乘車、行山時,也許看不到景物背後的科學故事,《我港理學》以別開生面的角度,帶讀者再次認識香港的好機會。Inscie團隊既然來自科大,對這所大學自然熟悉不過,下回再介紹書中關於大學建築特色與科學的關係。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開卷樂其他文章:當閱讀變得危險 二戰期間巴黎圖書館人員如何保衛文化?】
【開卷樂其他文章:作家以甚麼視角去看一個地方 又怎樣寫在文學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