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完結 民間撐收高球場 發展商冀公私合營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期於今日(26日)結束,當中涉及18個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選項,最具爭議的包括填海、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公私合營發展私人農地、發展粉嶺高球場等。多個月來,不同團體及個別人士,都分別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建議,並就各個選項作出表態,意見紛紜。
其中,專業團體傾向支持填海,以釋出大量土地資源;相反,多個民間團題則反對填海,認為本港缺乏土地規劃,應先發展新界棕地及閒置土地。而發展商則傾向優先處理新界農地,尤其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地產商的農地儲備。
專業團體傾向支持填海 可釋出大量土地資源
多個專業團體相繼就土地供應發表意見,當中建築界人士普遍支持填海。四大專業學會,包括香港建築師學會 、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及香港測量師學會認為,填海是18個選項中少數可提供大幅土地,加上根據本港以往填海經驗,社會須考慮填海。
另外由測量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士組成的香港城市發展關注組,亦支持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同時提出於啟德舊跑道明渠,及觀塘避風塘填海,料可於5至8年內完成,以提供短期土地供應。
惟立場非建制的專業團體,包括精算思政、民主進步會計師、前線科技人員、杏林覺醒則表態支持收回粉嶺高球場、發展棕地,認為不需填海亦可解決本港土地供應問題。
多個民間團體支持發展棕地、收回高球場
填海選項亦似乎未獲得民間支持,多個民間團體均斥政府對填海有既定立場,並反對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同時表態支持發展棕地、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等選項。
當中民間土地資源小組指新界有近723公頃的棕地、720公頃的新界土地儲備,認為若做好長遠規劃可解決土地短缺問題,但就強調應用傳統方法,透過《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農地發展。另外,基層團體如全港關注劏房平台、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等,亦多次批評小組建議發展郊野邊陲作興建公營房屋用途,等同將基層住屋和保育置於對立面。多個環保團體亦於諮詢期內與小組主席黃遠輝見面,當中更呈交逾四萬個市民聯署反對發展郊野公園。
公屋聯會亦就多個選項諮詢公屋住戶意見,當中顯示逾七成公屋居民支持填海、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等選項。而發展高球場的選項亦獲過半數居民支持。
地產發展商撐公私合營
至於一直被視為既得利益者的發展商,則表態支持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私人農地。公私合營一向被質疑將淪為官商勾結,代表多個發展商的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建議,由政府推出高透明度的機制,以公平公正方式處理公私合營,以釋公眾疑慮。他們亦表態支持填海、發展棕地等,惟對發展高球場未有立場。
土地小組收收9.3萬份意見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稱,截至今日下午4時,專責小組收到超過65,000份書面提交的意見,另外收到超過28,000份網上及實體問卷,具體數字有待確定。此外,電話調查的訪問工作亦已完成,成功以隨機抽樣形式訪問了合共約3,000名市民。有關意見的收集、統計及詳情會在日後的公眾參與報告中公布。專責小組及小組委託的顧問將盡快整理上述數以萬個形形式式意見,並進行量化及質化分析,以按原定計劃於今年年底,就整體土地供應策略及土地供應選項的優次向政府提交詳細建議報告。
小組已於周一(24日)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交初步觀察,當中提及五個較多人討論的選項,包括棕地、發展私人農地、高爾夫球場等,以便於下月施政報告中回應社會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