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做的事】3子全入史丹福 陳美齡:不要與孩子做朋友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家長為培育子女成才費盡心思,不惜變成怪獸或直升機,全天候守着子女,自以為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可是,如果向錯發力,那就只會得到錯的結果,所以家長要注意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曾當藝人的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陳美齡,不但自己成為名校高材生,連3名兒子也先後入讀史丹福,其教子方法讓她被封為教育專家。陳美齡將養育孩子的心得,加入長子金子和平的感想,寫成《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一書,與家長分享教子方式。
陳美齡指出,許多父母為了與子女溝通,一心想成為子女的朋友,但這樣做並不適當,因孩子須要「擁有父母」,以此為榜樣,才能有安心感擁有自信。如父母成為自己的朋友,孩子會覺得父母與自己一樣年幼,即等同失去父母,那將是一種不幸。

以下是《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的節錄內容:
陳美齡夫婦與3名兒子的全家福合照。(資料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最近,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與孩子成為朋友。他們認為,和孩子如同朋友一般相處,像同輩一般交流溝通,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

「這樣才能和孩子無話不談」、「對孩子來說,父母年輕會比較高興」、「我一直注意打扮,讓自己看上去和女兒形同姐妹」、「兒子就像是我的男朋友」,很多父母抱著類似想法,享受著「朋友」一樣的親子關係。

然而,在孩子眼中,這可能是一種不幸。

每個孩子都有「擁有父母」的權利。當然有些孩子,因為某些原因父母不在身邊,甚至父母已經去世。但是,若父母健在的話,就有義務實現孩子應有的權利。

聯合國制定的《兒童權利公約》中明確寫著,孩子理應有四大權利:「生存權」、「成長權」、「被保護權」、「參加權」。而最能確保這些權利的人,就是父母。

陳美齡不單自己在史丹福修讀教育博士,連3名兒子也成為該校學生。(視覺中國)

朋友關係和親子關係,責任的重大程度是不同的。父母要有覺悟,去承擔作為父母的責任。為了讓孩子安心成長,父母也要把這份覺悟明白地表現給孩子看。

「就算賭上性命,我都會保護你」、「爸爸媽媽會一路照顧你長大的」、「有什麼事都可以和我說哦!一定有解決辦法的。無論發生什麼,我都會全力幫你」、「可以依賴爸爸媽媽哦!絕對不要獨自煩惱」。

孩子如果擁有最在乎自己的「父母」,就能安心成長。朋友是不能提供這種安心感的。因此,親子之間不要變成朋友關係。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身邊最親近的大人,也是模仿的對象。「我很尊敬父母。」「我崇拜爸爸媽媽。」能這樣想的孩子是幸福的,他們擁有自信,不會迷失,能在家人的互相依靠中成長。

陳美齡認為不可與孩子成為朋友,是不想他們失去被父母保護的安全感。(資料圖片)

想要成為這樣的父母,就必須端正態度,盡最大的努力,成為能讓孩子尊敬、嚮往的大人。

親子關係,並不像朋友關係那麼輕鬆。如果父母和孩子變成朋友一般的關係,為了不被孩子討厭,父母就說不出嚴厲的話了。在玩鬧和遊戲之中,也許還會漸漸失去作為父母的尊嚴。這時候,孩子會搞不清楚您們到底是父母還是朋友。

當身邊的大人變成像自己一樣「年幼」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等於是失去了父母。這是一種不幸。

父母絕對不能逃避自己的責任。不可以剝奪孩子「擁有父母的權利」。

如果您發現自己和孩子的相處就像做朋友一樣,請重新審視一下親子關係吧。

書名:《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三聯書店)

作者:陳美齡

1955年出生於香港;1972年憑藉《虞美人花》在日本作為歌手出道。先求學於上智大學國際學專業,後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兒童心理學專業)畢業。1985年結婚,翌年生下大兒子。1989年,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課程。留學期間的1989年當年,二兒子出生。1994年獲得教育學博士稱號(Ph.D)。1996年三兒子出生。之後,除了參與各類演藝活動,也兼任隨筆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日本抗癌協會「微笑大使」、香港浸會大學特別教授等,活躍於各個領域。

2015年,繼大兒子、二兒子之後,三兒子也成功被史丹福大學錄取,一躍成為話題人物。隨著《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孩子送進了史丹福》的日文版及中文繁、簡體版出版,引起很大回響。未及一年,《40個教育提案──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中英文版面世,代表她已成為眾人眼中的教育家。

金子和平

陳美齡的長子,1986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在日本的國際學校完成初中課程後,升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寄宿制高中,畢業後進入史丹福大學,修讀國際關係和經濟。2009年畢業,留在美國發展,現時為加州一家科技企業的CEO,亦活躍於投資和顧問的工作。興趣為料理、園藝、旅行。

出版社:三聯書店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