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能做的事】孩子偏食點算? 陳美齡:找代替品好過夾硬迫
孩子需要均衡飲食去發育成長,可是,有些孩子總是偏食,例如因草青味而拒吃蔬菜,又因怕腥味或怕魚刺而不吃魚,形成偏食習慣,不少家長為此而頭痛不已。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陳美齡是教育專家,先後培育3名兒子健康成長,其後更全部入讀史丹福。她結合理論及經驗,將養育心得寫成《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一書,與家長分享育兒大小事。
對於孩子偏食問題,陳美齡坦言自己也會挑食,例如她不吃蔥和洋蔥類,何況是孩子呢?她認為家長不須過份緊張,不用強迫孩子吃下不喜歡的食物,如果他不吃青椒,可改吃茄子,以有相同營養的食物來代替,只要聰明地吃也能健康。此外,家長可與孩子多談食物的營養知識,令他們對不同食物產生興趣。
以下是《家長不要做的35件事》的節錄內容: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我家三個兒子都不挑食,什麼都吃。這是因為從他們小時候起,我就一直注意給他們吃各種食物。
而事實上,我和我丈夫倒是會挑食。我吃不了蔥和洋蔥類,生的東西和納豆也不愛吃;我丈夫則是所有乳製品都不喜歡。所以我們希望「把孩子們養得什麼都能吃」,在照顧兒子們的日常飲食中,努力讓他們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告訴他們只要是食物,都是美味的。
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孩子從小就會記住。為此,我從輔食到孩子斷乳後吃的食物,都十分注意。甜的、鹹的、辣的、苦的、酸的,都給他們稍微嚐一點點,並且盡可能使用多種食材製作料理。
等孩子稍稍長大一些,我就在吃飯的時候,用簡單易明的方式,解釋食材的名稱、功用、營養等。
對於孩子不愛吃的食材,有種方法是把它們切得細碎,不讓孩子看出來是什麼,再給他們吃。但是,這樣做並不能使孩子喜歡上原本討厭的食物。
我的朋友當中,有人不愛吃青椒。她對我說:「我小時候,媽媽為了讓我吃青椒,會把青椒切得很碎很小,混在炒飯裡。但是我長大以後,依然不愛吃青椒。」
既然是這樣,倒不如直截了當地給孩子解釋更好:「這是青椒。可能有點苦,有點菜腥味,但應該能吃吧?它對身體很有益哦。怎麼樣?挺好吃的吧?」
孩子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味覺有五個種類」、「每種食材都有不同的營養」、「不同食物口感也不相同」這些知識的話,接觸新的食物時就不會抵觸了。即便如此,有些孩子還是會覺得「不愛吃的就是吃不了」。
有的家長就陷入了這樣的煩惱:「嘗試了許多辦法,孩子依舊不肯吃。」還有的父母說:「不知不覺就對孩子嘮叨,反而令他們更討厭吃了。」我覺得,沒有必要對孩子挑食過於囉嗦。
父母希望孩子不挑食,是出於「想要孩子多吃有營養的東西,保持身體健康」。但是,世上一定還有其他富含相同營養的食物。比如「討厭紅蘿蔔」的孩子,與其勉強迫他吃,倒不如讓他吃一些營養成分等同於紅蘿蔔的食物,這樣就行了。
「南瓜可以吃嗎?」「纖維較多的番薯可以嗎?」像這樣給孩子推薦替代的食物,再好好解釋其中的營養給他們聽吧。總之,不是硬給孩子吃他們不愛吃的食物,而是讓他們吃擁有同樣營養成分的東西。
如果孩子討厭綠葉類的蔬菜,就換成西蘭花、蘆筍;如果不喜歡青椒,就給他吃青瓜或茄子……轉換成這樣的思路,一定能找到替代品。
為了讓孩子攝取這些食物,告訴他們其中的道理也十分重要。可以的話,不是膚淺的知識,而是好好查閱資料,教給他們確切的內容。請父母們好好學習飲食的重要性,然後給孩子們解釋,直到他們理解為止。
在中國,有「五色五味」的說法。在日本,則是建議每天吃「三十種以上的食材」。想要強健身體,獲得每天的能量來源,飲食是育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柱,對穩定情緒、睡眠都能帶來影響。
我一直堅持和兒子們聊關於食物的話題。可能正因為如此,他們三個人都非常喜歡做菜,也喜歡吃,如今有時更會為我做些花心思的料理。
大兒子就像大廚一樣,說:「我來做燻鴨哦。」「甜點是檸檬批和自製冰淇淋。」二兒子把他自己做的香蕉乾送給我,說:「媽媽,最近我做了水果乾哦。這是香蕉片乾,請您嚐嚐看。」三兒子在去年我生日那天,親自烤了巧克力草莓蛋糕送我。雖然這麼說有點嫉妒的意思,但他們做的菜真的非常好吃。
關於吃的知識,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寶藏。教會他們健康的飲食方法,等孩子成為大人獨立之後,也很有幫助。
聰明地吃東西,可讓自己變健康,因此在育兒過程中,「食育」是不可欠缺的。
作者:陳美齡
1955年出生於香港;1972年憑藉《虞美人花》在日本作為歌手出道。先求學於上智大學國際學專業,後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兒童心理學專業)畢業。1985年結婚,翌年生下大兒子。1989年,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課程。留學期間的1989年當年,二兒子出生。1994年獲得教育學博士稱號(Ph.D)。1996年三兒子出生。之後,除了參與各類演藝活動,也兼任隨筆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日本抗癌協會「微笑大使」、香港浸會大學特別教授等,活躍於各個領域。
2015年,繼大兒子、二兒子之後,三兒子也成功被史丹福大學錄取,一躍成為話題人物。隨著《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孩子送進了史丹福》的日文版及中文繁、簡體版出版,引起很大回響。未及一年,《40個教育提案──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中英文版面世,代表她已成為眾人眼中的教育家。
金子和平
陳美齡的長子,1986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在日本的國際學校完成初中課程後,升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寄宿制高中,畢業後進入史丹福大學,修讀國際關係和經濟。2009年畢業,留在美國發展,現時為加州一家科技企業的CEO,亦活躍於投資和顧問的工作。興趣為料理、園藝、旅行。
出版社:三聯書店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