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顧汝德生前接受01專訪 拆解香港如何淪為失治之城

【深度】顧汝德生前接受01專訪 拆解香港如何淪為失治之城
撰文:吳東偉
出版:更新:

據天主教香港教區《公教報》報道,有「魔僧」之稱的顧汝德(Leo F. Goodstadt)於4月24日在愛爾蘭都柏林離世,享年81歲。他是前港英時代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同時亦是享負盛名的學者,畢生曾撰寫多本以香港社會為題材的著作,而去年出版的《失治之城-掙扎求存的香港》,更精闢地點出歷任行政長官的治理弊政。時值反修例風波爆發之初,他曾接受《香港01》的電郵訪問,為我們拆解香港的深層矛盾和管治困局,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何長居外國的他對香港問題的認知,會遠比絕大多數本土精英要深刻得多?

顧汝德曾經表示,港人一直都在忍耐著執政者的無能管治,並要在這個「失治之城」中掙扎求存。(資料圖片)
顧汝德曾經表示,港人一直都在忍耐著執政者的無能管治,並要在這個「失治之城」中掙扎求存。(資料圖片)

顧汝德用「失治」來形容香港,無疑道出了很多港人所承受的悲哀。他曾表示,港人一直都在忍耐著執政者的無能管治,並要在這個「失治之城」中掙扎求存。而在他眼中,香港之所以淪喪到今日千瘡百孔的面貌,與特區政府在政策取態的走歪,絕對有莫大關聯。他強調政府的不作為,特别是迷信自由市場,誤以為「提供社會服務所需的成本潛藏毒性」,結果換來的便是很多應有的社會保障和再分配機制,都紛紛遭受抛弃。久而久之,削減公共成本成為回歸後的抬頭方針,最終為整個社會帶來各層面的不公義,並將香港推向成為一個「失治之城」。

逐步形成的社會不公義
皆因政府忽視應盡責任

特區政府回歸二十多年,顧汝德目睹歷任特首的弊政,批評他們在制定政策時,往往都過於悲觀,更長年秉持一個觀點,認為日後的財政危機只會越趨越大、香港的公共財政總是存在危機。當這套觀點橫行,政府又過於迷信自由市場,最終換來的,便是對各部門削減資源,威脅了民生福祉,大量公眾開支則以影響整體財政為由統統拒絕。這情況令「失治」問題遍布各個層面,特别是在教育、社福及住屋等領域上,民眾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更同時存在各種社會不公義情況。

顧汝德與我們談及青年政策時,曾經批評特區政府忽視青年聲音,才會激起他們對政府及社會所積累的不滿,所以他們絕對有充分的理由提出控訴,並將怒火演化成社會運動。他舉教育政策作例,表示回歸前,港英政府為大學收生學額設立15,000個名額,可是經歷了二十多年,並沒有因高中畢業生人數上升而因時制宜,反將未能升讀大學的畢業生推向自資課程。然而,此舉既要他們背負沉重債務,他們畢業後的就業出路卻依然不理想,薪酬水平更與無同等學歷的人相差無幾。

同時,他又指出富裕家庭的學子能較易升上大學,而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升讀大學的人數卻增幅很少。這個現象正好印證出,原來當下年輕人能否踏上康莊大道,是很大程度與家庭收入有關的。這也難以叫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現狀,並一步一步往上爬,從而為將來帶來更好的生活。所以說,政府推出各種所謂的青年政策,不單沒有收窄貧富懸殊等深層次結構問題,連是否真正了解青年訴求,有否撥出更多資源來滿足當下年青人,這在顧汝德眼中,其實也是存疑的。

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何久居外國的顧汝德對香港問題的認知,遠比絕大多數本土精英要深刻得多?

盲目推崇「官商共治」
竟迷信商業模式是萬能藥

顧汝德曾強調,歷任特首選擇忽視這些屬於港人的權利,原因在於特區政府甘願盲目仿效私營企業的運作方式去管理社會,並誤以為這套做法才是良方。而這套邏輯思維,正正反映出政府拒絕承擔更多公共服務的責任,令原應以服務市民為本的工作,轉以逐利為本的商業模式來提供。

在《失治之城》一書中,顧汝德便詳細指出「官商共治」是社會不公義的根源,不單加劇了貧富不均現象,更批評導致社福界蒙受傷害。例如商人出身的前特首董建華,顧汝德批評他迷信商業模式,盲目認為它是解決行政效率低下的靈丹妙藥,故從他開始,歷屆特首都嘗試將商業模式引入公共領域,以此分攤公共服務的責任,並積極為商界謀求利益,加深「官商共治」的既得利益格局。

問題是,商業模式與生俱來便以逐利為先,其取向與政府提供的服務和福利有著一定程度的衝突,這導致很多公共服務都滿足不到市民所需。以長者福利政策為例,他指出政府堅信能夠以商業模式來解決長者住院護理嚴重不足的問題,但私營院舍的質素頗為參差,不少長者對於受資助機構的質素更有信心,結果弄得輪候入住資助院舍的長者大排長龍。

顧汝德認為,特區政府長期忽視青年聲音,才會激起他們對政府及社會所積累的不滿。(資料圖片)

政府官員無能不作為
需考慮如何重拾市民信心

面對種種「失治」問題,顧汝德認為港人一直在忍耐着當權者的無能,並預示港人不可能無限期地包容。確實,香港近年出現種種政治動盪,我們也不難理解,當社會無法解決長期以來的民生困局,例如福利保障不足,市民便自然會考慮把實現社會公義的希望,投射到政治改革上,甚更乎會窮盡精力,嘗試不同可能性去換取人民當權的可能。

而這反映的,不單是目前市民不滿福利保障的欠奉,更顯示出大眾對社會改革的渴望。故他在書中提到,特區政府有責任盡快落實《基本法》中所承諾的政制改革,又認為「如果無法實施,社會需要更快地得到一個完全坦率和令人信服的解釋,為什麼不能。」不過,他也坦言,自己不是政治學家,面對香港當下的政治僵局,他也無法給予任何實際的方案。

經歷過反修例風波,昔日承諾要與市民同行的特首林鄭月娥,無疑有需要展現更大誠意、推出更多社會改革,才能重拾市民信心,藉此修補社會撕裂,否則,她只會與市民漸行漸遠。正如顧汝德所言,可以解決香港問題的好領袖,必須「兼聽齊明」、「任人為才」。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

【勞動節 · 深度】條例少修少補 僱主無理解僱 僱員如何自保?

【深度】當「政治追求」遇上「政治中立」 公務員應該向誰效忠?

【油價暴跌.深度】國際油價見負 點解香港入油仲咁貴?

【深度】政府盲推200個流動應用程式 何時才懂「一App通行」?

新冠肺炎.深度|再不減租5000店舖或執笠 政府「呼籲」有用嗎?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