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政府盲推200個流動應用程式 何時才懂「一App通行」?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智能手機、平版電腦大行其道,不少流動應用程式應運而生,政府亦大灑公帑投放其中,十年間斥資數千萬元推出逾200個應用程式,惟有極少數廣為人知及使用,且逾百個經以下架。一直以來,政府的應用程式成效成疑,甚至出現應用程式功能重複、與網頁內容相同等情況,政府在推出應用程式時,顯然犯了成本效益低及重量不重質兩大死症。

近年政府積極推廣創新科技,不同部門對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樂此不疲。綜合創科局2017至2020年合共三個年度的立法會特別財委會財政答覆,政府迄今開發113個手機應用程式,然而開發成本不菲,已合共斥資逾3,000萬元,如去年底機電工程署推出「E&M Connect」,開發費用及一年保養費用為80萬元。只是應用程式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機電工程署推出「E&M Connect」,開發費用及一年保養費用為80萬元。(機電工程署圖片)

用戶數目少 開發成本高

現時39個政府部門均有應用程式,每部門擁有一個至接近十個,但應用程式用量表現如何?某部分程式深受歡迎,參考政府《資料一線通》數據,截至去年8月31日由天文台自行開發的「我的天文台」總下載量為790萬;康文署外判予城市售票網合約承辦商開發相關的購票程式有91萬下載量;而深受港人歡迎、由公務員事務局花98萬元推出「政府職位空缺」則有63萬下載量,表現不俗。只是付出與收獲未必成正比,如在2018年9月推出、2019年4月下架的「投資推廣署新聞及活動」,開發成本為388,000元,日常維護開支為24,000元,在短短七個月的壽命中獲得1,100次下載,只有150名活躍用戶。

另一個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推出的「綠化斜坡--優化社區」程式,即使沒有投放額外開支開發及維修,下架前最終下載只得210人次。事實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在2018年11月修訂的《流動應用程式實務指南》(《實務指南》),訂明各局及部門在開發程式前必須充分考慮成本效益、目的及了解目標用戶群組需要,並配合適當的宣傳和推廣,讓對象知悉程式。《實務指南》又訂明應檢討應用情況,要求部門就推出多時但累計下載次數仍少於一萬次的流動應用程式下架,以節省維護這些程式的開支。

某部分政府推出的程式深受歡迎,如在去年8月31日由天文台自行開發的「我的天文台」,總下載量為790萬。(天文台圖片)

據媒體早前統計,政府連同公營機構在內,2010年到2017年間合共推出逾200個應用程式,同期下架的應用程式最少有107個,已下架的程式最少已耗資2,300萬元,用作開發、宣傳及維護。而參考創科局回應立法會議員謝偉俊的提問,截至今年1月底,政府各局或部門可供公眾下載的流動應用程式共有82個,換言之下架率接近二成八。

種種數字均顯示程式表現未如理想,有部分更不符成本效益,創科局曾就下載量低解畫,指下載量會受目標用戶群組人數、公眾可從其他途徑獲取服務等因素影響。究竟這是合理的原因,還是諉過的藉口?若果如此,那麼當初應否花費公帑資源開發程式?或部門在開發前有否進行充分調查,為求物有所值?

創科局指,據資科辦要求,僅會在推出流動應用程式後才做定期檢討,包括程式是否切合用戶需要,並達致預期成果及成本效益。應用程式的開發並非難事,各部門利用內部資源或招標便可製作,但不作開發前期考量,只選擇中途檢討,只會令公帑付諸流水。

屋宇署的「強制驗樓/驗窗錦囊」只有文字資訊,按下相關短片連結便會跳至Youtube播放。(屋宇署網頁圖片)

內容重覆 為做而做?

《實務指南》指,如只用作發放資訊,部門應改善網頁設計,供公眾利用電腦及智能手機讀取資訊,而非開發程式,但這類應用程式比比皆是,如屋宇署的「強制驗樓/驗窗錦囊」只有文字資訊,按下相關短片連結便會跳至Youtube播放;衞生署為提供免費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等資訊而開發的「1069試戴樂」,資料與政府網站同出一轍,盲目推出應用程式並非是好事。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政府內部的「老式」思維,誤信開發程式便可推動政策及推廣活動,但當港人對程式的新鮮感日漸消化,便變得更重視實用及獨特性。

當不少功能相似、與網站內容重疊的應用程式湧現,可有可無的程式未能獲得大眾注意也是人之常情。只是程式愈多,便自然在開發及維修上花費更多,為何不合而為一?無可否認,政府的應用程式不斷進化及改善,如曾有相似的程式合併:2018年運輸署整合「交通快訊」、「香港行車易」和「香港乘車易」為現行的「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但亡牛補牢之舉仍惹來批評。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在2018年立法會就程式開發提出質詢時,極力批評資科辦沒為各部門的資訊科技事宜盡管理及統籌責任,是「最廢」的政府部門。方保僑說,情況就如2018年「關愛共享計劃」派4000元的安排:「為何無網頁申請表格?資科辦表示自己沒有參與其中,因為這是勞福局負責的項目,某程度上是各自為政。」那麼如何解決?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政府內部的「老式」思維,誤信開發程式便可推動政策及推廣活動。(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eID實現「一站通」?

100種功能固然可推出100個應用程式,但為何不整合為一?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葛珮帆曾建議政府應設一套機制,監管程式使用量,同時建議資科辦要主動給予各政府部門意見,推動科技技術,而非讓各部門「閉門造車」,如將現有程式按照《實務指南》整合,以「母程式」包含「子程式」的原則合併,並改善政府部門網頁手機版的設計。

政府的應用程式以提供資訊為主,但功能並不亞於此,更可用作繳費、下載政府帳單等,如上海市政府的「一網通辦」,提供過千項網上公共服務,不僅便民,更會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新加坡的一人一賬戶的政府網絡通行證「Singpass ID」,亦可完成處理公積金(CPF)、申請組屋、報稅、註冊、結婚、簽證等事宜。至於香港,政府計劃在今年年中推出「數碼個人身份(eID)」,屆時市民可利用eID使用26項政府服務,會否提供更多功能仍時未知之數。香港在電子政務方面早遠遠落後,一個程式一賬戶看似遙不可及,但如政府不盡快改善,只會令更多的應用程式變為吞錢大象,更阻礙本港的智慧化進程。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

【新冠肺炎.深度】停課不停學口號易喊實踐困難 須破除兩大迷思

【新冠肺炎.深度】為何香港沒有唐鳳——各國艷羨的台灣天才IT大臣

【新冠肺炎.深度】檢疫漏洞急需「智慧」打救

【肺炎口罩.深度】網購口罩頻中伏 揭香港電商發展「龜速」之路

【財政預算.深度】等一個「派錢神器」——「及時雨」延遲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