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改革|姚志勝:夏寶龍有兩訊息 施政報告應落實改革規劃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撰文,分析三中全會有關深化改革的決定對本港的指導作用時,同時解讀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三中全會閉幕後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時的談話,指夏寶龍發出兩個信息,分別是在面對變化與外部挑戰時,香港的自處關鍵正是要「識變、應變、求變」,從變局中開新路;及指明「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是香港當前的重點工作。
他建議,特區政府應將落實三中全會《決定》作為施政重點,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貫徹落實,更重要是就着《決定》對香港的總體規劃,銳意改革主動作為,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
姚志勝在《大公報》撰文,以「落實三中全會《決定》 香港要銳意改革主動作為」為題,分析三中全會有關深化改革的決定時,文章同時解讀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三中全會閉幕後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行時的說話,認為發出兩個信息。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對於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的香港來說,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
首先,面對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外部的嚴峻挑戰,香港應如何自處?關鍵是要識變、應變、求變,不能故步自封,要主動駕馭變局尋求更好發展。香港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每一次的騰飛都是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應變求變而來。面對全新的內外形勢,香港各界不應畏懼求變,繼續死抱以往的發展路徑,而是要從變局中開新路。
其次,是指明了香港落實三中全會《決定》的方向和抓手,各界不但要領會中央對香港發展的規劃和部署,更重要是貫徹落實《決定》,夏主任明確指出「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指明了香港當前的重點工作。
姚志勝指出,三中全會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劃重點、明方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於香港,不僅是一個政策上的宣示,更具有「指向標」、「定心丸」、「動員令」的重大作用,指引香港各界主動作為,推動改革,從制度、機制上破解各種深層次矛盾。而香港在國家的改革開放大潮中,不能缺席更不應缺席,因香港作為「一國兩制」實踐的成功示範,中央謀劃和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香港將成為推進國家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並且近水樓台先得月,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全面深化改革同樣會成為推動香港發展的強大引擎,香港更必須把握機遇、主動作為。
另外,《決定》明確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創新已是當今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香港在金融、創新、人才等很多方面具有優勢,絕對有能力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又為自身開拓更大的發展。但同時,香港要更好地發揮固有優勢,也需要不斷鞏固強化,破除制度上的制約,才可以更好地發揮香港優勢。
還有是《決定》涉香港的主要內容,主要在第27條闡述「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時專門提及,明確提到要「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的期望。香港作為國際化大城市,在金融、貿易、航運三方面一直都發揮了助力國家開放的重要作用。
但他指出,香港的金融、航運、貿易中心近年面對內外挑戰,要提升競爭力不單要推出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更需從制度上作出改革,包括資金市場上進一步拆牆鬆綁,吸納四方財,改變過往偏重監管輕視發展的思維;航運則不能再走傳統物流路線,需要升級換代,走高增值,並與香港專業服務相結合的路線;至於貿易中心,香港需要聚焦跨境電商等新興行業發展,這些都需要在制度、機制上作出改革。而《決定》特別提到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意味着香港不只要成為國際人才中心,更要成為全球人才的高地,政府除了主動「搶人才」,更要大力「留人才」,為人才提供各種配套,提供可以一展所長的空間,這涉及到產業、經濟以及入境等政策,需要對現有制度作出全面改革。
因此,不論是鞏固強化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以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都需要香港在制度上作出改革。因此,他建議,特區政府應該將落實三中全會《決定》作為施政重點,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貫徹落實,更重要是就着《決定》對香港的總體規劃,銳意改革主動作為,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