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谷經濟 拯救中小企 撤辣就是向14億同胞開放市場|蔡志忠

撰文:蔡志忠
出版:更新:

港府全力推谷經濟,推出一連串措施拯救中小企業。繼全面撤銷樓市辣招、取消供樓增加2釐壓力測試、以及放鬆多1成按揭貸款額之後,日前金管局再推九項支援中小企措施 ,11間銀行不要求按時還款按揭的客戶提前還款,亦會按「還息不還本」計劃支援有困難客戶。以上這些救市措施,正是筆者一直以來的建議,港府終於聽到工商界的聲音,這些措施能否立即對整體經濟帶來幫助,仍是未知之數,但肯定是十分正面的信息,本人感到十分欣慰。

本欄多次指出,支援樓市主要是要激活地產相關的產業鏈,更重要的是要拯救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由於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拿物業向銀行貸款,近年來年率急升,企業的供樓負擔變得越來越沉重,加上物業價格大跌,銀行基於金管局的指引要求和自身的風險評估,對客戶的要求愈來愈嚴謹,這樣變相令企業雪上加霜,造成更多「人踩人」的負面骨牌效應。

過去幾年,疫情嚴重打擊香港經濟,引致本港的經濟支柱,即金融股市、地產樓市交易量萎縮,零售、飲食、酒店、旅遊等行業也是百上加斤,今天中小企業負債累累,已到無力償還地步。港府這些救市政策,尤其是全面撤銷樓市辣招的措施,猶如及時雨一樣,向樓市撒下甘露,成交量大幅增加,不少行業立即受惠,對香港經濟是百利無一害。

成交量升價不升 經濟向好無炒風

撤辣剛剛一個月,新樓成交量突破4000宗,相當於去年全年的4成多,非常熾熱。不過大家無須太擔心,成交急增並沒有引起炒風再現,這一點從確認人成交個案極少就能看出。原因是價格短期內仍然沒有大幅上調的條件,這一輪地產商仍然需要銷耗大量的存貨,去年的2萬個庫存,加上今年落成的2.2萬個新增單位,還有明年的2.6萬個供應,未來3至4年總共有逾11萬個新盤有待消化。可以說未來的香港,無論公營和私營房屋,均有海量供應,從振興經濟的角度看,可謂「不怕買家多,就怕你不來。」

當然,過去一個月4000宗成交是罕見例子,源於累積多年的購買力爆發所致,這種情況不會長期維持。筆者認為3個月之後,如果能夠保持每個月有2000宗左右的新盤成交就非常好了。那麼怎樣繼續創造更多的交投,讓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地產商擔當起重大角色,繼將軍澳大型新盤低價推售後,近日港島南區港鐵上蓋的黃金樓盤,也採取貨如輪轉的方式,以低於市價的策略推盤,這種簿利多銷,甚至「蝕少當賺」的策略,讓筆者十分欣賞。

大型地產商的銷售策略和定價部署,直接左右香港未來的樓價走勢,看得出他們對後市仍然十分審慎。香港經濟正處於重大的轉折點,地緣政治因素加上疲弱的內部經濟狀況,使港府必須大刀闊斧推動各項政策來救市撐企業。如今無論股市還是樓市均出現好淡爭持局面,有人看好有人看差,有人沽貨也有人接貨,有一點我們必須對香港有信心,就是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一定能夠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長期不變,因為有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正如全面撤辣後,香港的樓市變成14億人口的市場,將來會有更多的優才專才進入,這些優秀人才將與我們共同創造美好城市,香港就是這樣一個多元包容的國際大都會。

【財經專欄】蔡志忠|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從事地產行業近38年,擁有豐富的工商舖投資經驗。集團旗下企業包括財務、飲食、百貨商店、超市、迷你倉、共享工作間等等,業務多元化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