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穩定市場信心 為免恐慌不宜放風 著名網評家獻上甚麼妙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研究開徵資本增值稅,立即引起市場恐慌,股市兩日跌近千點,樓市蝕讓頻頻。外資大行報告指出,倘真正實施資本增值稅,樓市將出現恐慌性拋售,而現實是財爺只是講一講,樓股便首當其衝,雖然樓市是不動產,看不見應聲下挫,但股市已先行一步,馬上出現大跌。
開徵資本增值稅的言論轟動了整個工商和投資界,大家感到非常憂慮,也開始怨聲載道,如果措施真的推出,樓價恐怕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港府知道其嚴重性,財爺陳茂波雖然人在歐洲,也馬上透過網絡作出澄清,稱只是研究其可行性,相信在目前或短期內都不會實施。雖然立即糾正了錯誤言論,適時解除公眾疑慮,但已下跌的股市相信難以回升。
香港長期實施簡單及低的稅制,也因此成功吸引無數投資者進來。如今環球經濟不佳,港府財政赤字嚴重,是源於傳統的金融和地產市場衰退。股市成交量減半,恆指比幾年前跌了一半,IPO上市集資金額暴跌,港府從股市方面的稅收自然也大幅縮水;而樓市交投同樣比當年減少一半,近幾年樓價又一直往下調,愈往下調買家愈不敢買,骨牌效應下引致港府土地招標無論價量均跌落谷底。因此,要改善財政赤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搞好經濟,激活樓股市埸。
坊間往往將激活樓市交投,演繹成樓價會上升,其實這個概念是錯誤的,就如近期港府開始對樓市減辣,買家印花稅減半從15%減到7.5%,又特別對外地人才推出「先免後徵」措施,市場上立即多了不少買家,成交量也有所提升,但樓價仍然沒有停止下調;此外,港府總覺得樓價應該再往下調,才能幫助首置者買樓,結果並非如此,歷史證明當樓價跌至谷底,如03年「沙士」時期,首置者不會入市買樓。
經驗告訴我們,經濟不景氣,樓價和股價雖然非常便宜,但市民收入大減,反而不敢投資樓股。如今港府各項稅收大減,形成財赤嚴重局面,如果不尋找問題根源加以解決,盲目放風要研究擴闊稅基,如資本增值稅,此等稅項在香港實施是與利得稅重複行使,屬於雙重徵稅,到時肯定因加得減,財爺只是講一講就出現恐慌,真難想像實施會有什麼後果。看來在目前樓股疲弱不振的情況下,實施資本增值稅肯定進一步將內外投資者趕走,香港的金蛋由自己打爛,恐怕經濟從此一蹶不振。
著名網絡評論家「雲在青天水在瓶」文章見解精闢,近年有點看淡樓市前景,未知是否想趁低吸納?但一提到如何改善財政赤字,他也不贊成開徵資本增值稅,僅錄取以下他的一段評論讓讀者欣賞:
做大營業額 稅收自然增加
要想經濟狀況好轉,不外乎開源節流。以公司經營為例,每一筆交易都有毛利,但要達到公司整體盈利,會有一個保本點,即營業收入達到一定嘅水平,其毛利會與公司的固定開支相當,達至收支平衡。營業收入在這個保本點以上,公司就有錢賺。所以,能否做大營業額,是公司盈利的關鍵。
對香港政府來講,想增加稅收,不外乎兩個方向,一是增加社會的經濟活力,令GDP增長以擴大徵稅的基數。二是擴大稅基,開徵新稅項。我認為前者可取,而後者不可為。
要做到擴大徵稅基數,就應該撤除一切有違自由經濟原則的蕃籬。現在中港經濟都處於經濟下行的風險之中,有條件也有必要拆牆鬆綁,為經濟注入活力。香港在無法左右利率走向的情況下,可用財政手段調節經濟。即股市應該減稅,樓市必須撤辣,甚至減印花稅率,刺激交投,做大蛋糕,只要「營業額」上去了,稅收自然就會增加。
政府使用財政手段調節經濟,並非首次,最近的一次現在還在用。即在量化寬鬆及減息周期,出辣招、限制外來資金買樓、加稅...,標榜為逆周期操作。現在情況已然反轉,到了反向逆周期操作時刻。病向淺中醫,出新招越早越好,免得病入膏肓,扁鵲也無力回天。
【財經專欄】蔡志忠|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從事地產行業近38年,擁有豐富的工商舖投資經驗。集團旗下企業包括財務、飲食、百貨商店、超市、迷你倉、共享工作間等等,業務多元化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