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看中共百年・十二︱不了解頭號敵人 損失的是民進黨
7月1日,中共舉行100周年黨慶。相比中國大陸各地「百花齊放」的盛景,台灣社會則「冷清」許多。坦率地說,以現有兩岸氛圍觀察,台灣對中共百年毫無感受,其實也是預料中事。
然而,對熟稔兩岸事務的人來說,中共百年不僅只有熱鬧歡騰的象徵意義,更重要的,中共百年及「下個百年」是與台灣未來走向休慼與「共」。為此,多維新聞專訪台灣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吳啟訥,就台灣社會反映的「無感」,進一步深究其背後的深層次問題。
日本與國民黨的原罪
吳啟訥首先表示,台灣對於中共乃至中國大陸的熱度,其實並不存在「冷熱」的分水嶺,尤其自1949年以來,台灣的「關心」從未發生改變。但是,正因為從未改變,也就造成台灣對於中共及中國大陸的了解,持續停留在過去的歷史。
吳啟訥進一步點出兩個關鍵要素,一是來自中國國民黨的影響;另外則是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首先,台灣被日本殖民的這段時間,常將中國大陸稱作「支那」,以殖民地的宗主心態給予妖魔化,導致後來台灣社會產生盲目的優越感,並因此有了排斥的心態。當然,不能排除過去有段時間仍不少精英分子寄希望於「祖國」,並期望祖國在台灣人心中擔任一個奮鬥的角色。但這群人即便在台灣思想史上有存在的價值意義,但在統計學意義來說,「人數太少,影響力自然有限」。
其次,則是國民黨的問題。吳啟訥指出,台灣排斥中國大陸或與中華民族的建構普遍薄弱有關。前文曾提及,日本殖民台灣的過程中,已在台灣民眾心中種下了優越現代化的理論,中國大陸卻在這理論框架中處於弱勢地位。在台灣「光復」以後,國民黨雖然有在中華民族的建構試圖補足台灣人中斷的50年,但僅止於表面與形式。
吳啟訥強調,國民黨在執政時並未果斷的清算殖民的遺蹟、殖民的思想與殖民的罪惡。比方說,日本殖民台灣所遺留的政治遺產類似代理人的角色,這群人在日本殖民時代便在政治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甚而壓迫台灣民眾。國民黨接管台灣之後,不但未清除日本的「政治遺產」,這群人更成了國民黨拉攏的對象並持續富貴,可以說「國民黨為了自己利益向皇民化的台灣人勢力妥協」。這也導致了台灣對中華民族建構的不完整,對於中國大陸也僅停留在日本所賦予的「想像」。
此外,台灣對中共的認識總是過於片面,也與國共內戰有關。吳啟訥表示,「國民黨對中共總有鄙視,覺得共產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是一種『匪』的行為,不可能成功。」即便後來國民黨撤退至台灣,蔣介石想積極深入研究中共,但仍遭遇黨內精英分子的阻礙進而感到無奈。又加上美蘇冷戰的思維影響,中共已被簡單化為獨裁暴政的符號,而這根本的認知也擴大影響到學術研究。
吳啟訥說,「早期國民黨用了很多共產黨叛徒,比如葉青、郭華倫來主持中共研究,由於這些人對中共理解較為深入,但礙於心中的意識形態不能接受中共的勝利,也不能接受自己投靠的國民黨失敗,造成認識上的有限,更別說『其他方法』能夠擴散至社會」。
「而這樣的思緒持續發展」,吳啟訥說,「解嚴前,因為在威權時代,背後都有有形的壓制,但在解嚴後,沒有多少人從反共的禁錮解除、釋放出來,所謂的自我洗腦還是非常強烈。」他舉例,最近觀察台灣某報社關於中共建黨百年的討論,「特別提及中共取得政權『三大法寶』,但這三大法寶是中共五六十年前的論述,現在已是中共建黨一百年,當中的論述變化卻沒有發現,這證明它(媒體)沒辦法去承擔職責,或是有思考能力。」加上「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導致兩岸政治氣氛非常肅殺,在這種情形下大家自然而然成了一個偷懶的人」,所以吳啟訥認為,台灣從以前到現在都相當關心中國大陸,單純在程度上的差異,或是明明可抗拒「自我洗腦」的延續,卻礙於怠惰。
休慼與「共」 台灣無法置身事外
但台灣理解的中共與中國大陸的態度方式,會否將台灣陷入兩岸關係比較不利的位置?吳啟訥指出,民進黨與中共的關係,即為民進黨將中共鎖定為頭號敵人。「但從理性的思維來說,充分了解頭號敵人相當重要,何況敵人與自身沒有語言障礙,而且又有地緣親近關係,所以了解並不困難。」但在民進黨的主導下,台灣排斥中國共產黨的最後,損失最大會是民進黨本身,「因為他不能夠了解自己的敵人。」
但對於普通台灣老百姓來說,吳啟訥指出「不見得不是好事」,無論是在物理形態的資訊封閉,還是自我心靈的封閉,這些人一旦看到了真實,將使過去的虛幻的感受快速轉為失望的感受,民眾對於「真正的福祉前途」的體認,比起當下温水煮青蛙的無感,反而會更強烈。尤其從過去的角度來說,歷史上已發生非常多次,「台灣一定會發生這種改變」。也因此,吳啟訥認為,「即便漠視、排斥中共及中國大陸對民進黨來說相當不利,但眼光放長,對普通的台灣老百姓來說,壞事反而變成好事。」
少數族群是共產革命的資源
中共建黨百年之際,少數民族的重要性未被埋沒,甚至還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凸顯,例如6月8日習近平視察了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強調「少數民族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而首度頒發的「七一勳章」,更有高達27.6%的獲頒者都是少數民族,涵蓋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塔吉克斯坦族、壯族、滿族與蒙古族。
吳啓訥表示,這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階段跟中國國民黨不同的地方。他指出,國民黨不管是革命階段還是定都南京後所做的事,都是要推動中華民族國族建構一體化,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民族同化跟行政一體化,認為中國所有少數族群跟漢人都是同一個祖先,在近代反抗帝國主義過程中有共同命運,「這個論述在我看起來也沒有大的問題,只是他比較忽略少數族群當時還存在的他自己的特殊利益、特殊需求,這個就變成一種政治資源」。
吳啓訥繼而指出,相對來講,中共就把少數民族利益視為革命資源。他剖析,對漢人而言,當時革命需求就是要獲得土地、財產方面的正義,但對少數民族而言還多面臨其他問題,就是漢人的歧視跟我族的特殊文化傳承,中共就把這個當作是一個革命的資源加以利用,「所以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裏,一直有少數族群的參與,並且針對少數民族的參與,中國共產黨的回報,就是走『民族識別』跟『民族區域自治』,被認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
吳啓訥強調,少數民族資源涉及中國領土完整,也涉及整個中國的前途,「中國整體特徵人口眾多地大物博,但基本上是少數族群地區地大物博,你不能想像少數族群地區如果脱離中國,那中國是否還會有發展的前景、戰略安全,顯然就沒有」。
若將國民黨在中國大陸22年執政期間作為對比,吳啓訥提到,國民黨其實在邊疆沒有辦法創建有效統治,即使後來退到台灣之後,也沒有去做真正的深刻反省,台灣目前的族群政策,四大族群是一個虛構議題,真正的議題應該是漢人跟台灣原住民的關係,這個議題裏面就有少數族群的文化傳統、傳承跟利益保護、發展問題,「這些問題在台灣,因為在投票政治下面,原住民票數非常有限,所以沒辦法真正體現出來,這一點也是台灣潛在的危機之一」。
中西人權輿論戰 中共自信逐漸增強
而對於日前聯合國上演加拿大代表40幾個國家發表聲明,譴責中共嚴重違反人權,要求進入新疆地區調查,乃至於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公使蔣端聯合60多國發表反擊,針對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發生數百具兒童遺骸一事,「呼籲對所有針對原住民的犯罪展開徹底和公正的調查」。
對比國際輿論戰在少數民族議題上進入了新階段,而七一勳章當中的維吾爾族與藏族獲頒者,都是因為反暴、守邊而受到重視,這又有何意味?
吳啓訥認為,這表示「中共的自信在逐漸增強」。他提到,「我從外界的觀察,他們過去對自己少數民族政策不是完全自信的」,因為在中國大陸的各個角落,包括漢人區域,「一些經濟和社會乃至於人權不夠完善的問題,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中共自己也承認這個人權是一個需要不斷進步的過程,「因為它(中共)受到傳統政治影響,很好面子,別人提到人權問題,都會覺得這些社會事件(比如説有人失業的集體抗議)拿出來他覺得是丟臉的事情」。
但吳啓訥指出,經過過去幾年輿論戰,中共發現同樣問題在西方更廣泛存在,即使是放到所謂的種族議題乃至於種族屠殺的議題上面,中國沒有做錯什麼,反而覺得「你要調查就來調查,因為我沒有做錯甚麼、而且我做得比你好」。吳啓訥表示,「我覺得這是他經歷過震撼教育之後所得到的醒悟」,這是往好的方向走。吳啓訥認為,無論如何,在任何層面中國繼續改革跟開放,是它可以向世界昭示它不管是制度還是施政成功的唯一路徑,「它的自信大可以再強一點」。
相反,在越來越開放後,西方的輿論可能會後繼乏力,因為他們會不斷面臨這種事實的、真實的回應,「而這個回應是西方在運用輿論戰過程中,沒辦法長久持續下去的」。
中共百年黨慶之際,台灣政黨與社會對此普遍無感與無語。但中共百年的論述與作為之中,台灣問題卻是躲也躲不掉的重中之重,如何理解中共百年的意義,對台灣來説更是涉及安身立命的大問題。本組議題將站在台灣的視角,去提問中共百年對於台灣的意義與影響,從政治、經濟、理論、思想面貌、歷史與訪談等多重角度,組成台灣應有的中共百年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