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建中國 · 六 | 重建國家武裝力量 捍衛國家核心利益

撰文:中國觀察室
出版:更新:

《多維新聞》十年前有關習近平喚醒中國的評論被內地多數主流媒體頭條轉載,《環球時報》發表社論質疑外媒政論文章為什麼在內地廣為流傳,無數人在微博轉發。今天不再有人懷疑《正在喚醒中國的習近平》文章的預見。
習近平首先被各方關注是他雷霆萬鈞的反腐運動,在《喚醒》文發表之前,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逮捕,原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已經收監,一批省部級幹部鋃鐺入獄。幾個月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各項重大改革,號召推動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多維新聞》認為毛澤東是人民相信的革命家、鄧小平是人民相信的改革總設計師,習近平是人民相信能夠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完成民族復興的政治家。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是習近平新時代的政治宣言,今天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會是中國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延續《多維新聞》的傳統,《香港01》為兩次重大意義的三中全會十年之間的政治歷程準備了八篇評論文章,為了解這次全會提供說明。以下為正文。

在中國政治文化中,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不僅需要「文治」,還需要「武功」。武裝力量是一個國家和政權安全的根本保障,如果國家的武裝力量薄弱,被腐敗侵蝕喪失戰鬥能力,財富反而會招來殺身之禍,中國在晚清時期的遭遇依然是記憶猶新的教訓。相反,漢武帝被認為是一代雄主,他除了重建國家意識形態和政治權力體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領導的軍事力量保護了國家邊界和民族地位。毛澤東之所以能成功領導中國革命,打倒腐敗的國民黨,建立新中國,讓中國站起來,除了「文治」,卓著的「武功」也不可或缺。武裝鬥爭作為中共成功革命的三大法寶之一,槍桿子裡出政權就是他對武裝力量作用的凝練概括。

【專頁】三中全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習近平帶領中國開啟下一征程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習近平上任之後的首要工作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其中就包括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過去十年的事實證明這是他對國際形勢變化的前瞻性部署。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4個月,習近平宣佈成立「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親自擔任組長。一年多之後,習近平先後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軍委常務會議,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速度之快、決心之大、改革之全面,很可能是解放軍成立至今接近一百年十多次改革中最出色的一次。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解放軍在過去十年的變化應該說是轟天動地的,世界上估計沒有一個國家會忽略中國軍隊今天的戰略實力,一些國際專家甚至認為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強的軍事力量。

習近平的軍事改革是為了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它也承載了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準備,更應該從新發展格局的雙循環來認識,因為中國的發展利益已經是全球意義的。美國長時期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北約對亞太地區的覬覦,歐洲軍事介入亞太事務的曖昧動作,日韓菲等國為美國利益強出頭的可能性,都證明如何在大變局時代捍衛中國的國家利益,是習近平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

2017年7月30日,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閲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閲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中新社)

作為革命傳統家庭培養的政治人物,習近平對中國不再受外敵欺侮特別重視,擁有具實力的解放軍就代表這個目標可以達到。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特別是中共建黨的領導集體對中國解放軍的期許。再過幾年就是解放軍建軍一百周年。習近平在過去十多年對軍隊的整頓,全面推動改革,各種評估說明,中國解放軍成功解決了曾經身處的結構性國防困局。它將以傲人的氣魄、堅實的力量慶祝「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的新時代到來。

現代軍事思想已經落後多年,因為國際軍事態勢在二戰之後相對固化,除了美蘇之間的冷戰,大多數國際衝突都可以說是以大欺小。如果日後發生真正意義的現代戰爭,多數人認為這將會是科技成分最高的戰爭,武器裝備之間的比拼將會是最讓人期待的。然而,如何發展武器裝備本身就是戰略思想的體現,更是工業生產與經濟實力、數位科技、軍事組織能力的比拼。習近平的軍事改革已經讓中國人大幅提升對解放軍實力的信心,沒有人會反對他是繼毛澤東之後第二位最偉大的軍事領袖。

要明白習近平的軍事思想,必須透徹認識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解放軍傳統,對中國傳統軍事思想有所繼承,還要認真研究過去十年習近平軍事改革的抱負。

新古田會議

習近平推動軍隊改革初期,他帶領中央軍委全體委員到福建古田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這是中共紅軍脱胎換骨轉變身份成為人民軍隊的革命聖地。通過古田會議,毛澤東樹立了自己在軍隊中的領導地位,討論了中共政治工作與軍事任務的緊密關係,自此以後,政治建軍成為解放軍凝鑄軍魂的關鍵手段。而在新古田會議上,習近平重新強調解放軍必須做到:把理想信念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把黨性原則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把戰鬥力標準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軍牢固立起來。這與當年毛澤東提出的紅軍改革有異曲同工之處。

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一些自由主義思想日漸腐蝕軍隊的靈魂根基。「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說法甚囂塵上。針對這些言論,習近平上台後在毛澤東、鄧小平等系列論述的基礎上,開展了軍事武裝的靈魂重塑工作。十九大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升為黨的基本方略,以往黨對軍隊的領導規定存在於解放軍的工作條例、中國憲法、中國國防法當中。將黨章總綱裡「中國共產黨堅持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領導」中的「領導」修改為「絕對領導」,首次把「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寫進黨章。形成包括堅持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於黨中央、中央軍委,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實行黨委制、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實行支部建在連上等在內的一整套制度體系。

2022年中共二十大提出健全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體制機制,之後,中央軍委相繼印發多份文件,推動全軍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習近平可以說為黨領導軍隊做了帶有全域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制度安排,再造了政治建軍這個軍隊的靈魂。

冷戰結束後,和平發展是時代的主題,這是中國當時對世界局勢的判斷,一度裁軍百萬的中國放鬆了軍事鬥爭步伐,集中國家的一切資源發展經濟,連軍隊也開始從商,對軍隊戰鬥力產生極為消極的影響。習近平對此推動全面改革,解決了解放軍從商所造成的忘戰怠戰風氣,提升了打仗的緊迫感,開始向「和平積弊」開刀,向「和平兵」、「太平官」觀念宣戰。2013年以來中共歷次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軍事鬥爭準備、備戰、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打贏局部戰爭的表述多如牛毛。一切向打仗靠攏,向戰鬥力靠攏。能打仗、打勝仗成為軍隊的最主要目標。

如何提升戰鬥力?

如何能打仗、打勝仗是習近平必須解決的問題。無論是美俄在烏克蘭的代理人戰爭,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持續不穩定,美日在東海、台海的幹擾,美軍在南海長年的軍事挑釁,都明確告訴中國人,世界的和平受到威脅,中國的發展必然受到影響。為提升戰鬥力,習近平要求開展戰鬥力標準大討論,探討包括武器裝備、編制體制結構、實戰化訓練、正規化管理、軍隊精神面貌多方面的轉型升級。可以說,在堅定維護和平穩定局面的前提下,解放軍為應對任何外部挑釁都做好了充分準備。

近年來,中國軍事裝備領域的消息振奮人心。在國際領域,特別是歐美日的報導或專家評估,對中國軍隊的成長都給予積極評價,說明中國軍事進步已經起到戰略震懾作用。無論是空軍的戰鬥機和各種飛行武器,海軍的航母、潛艇和各種水面艦艇,陸軍的全新作戰武器集群,還有遠程打擊武器,核戰鬥力,網絡戰鬥力,高超音速武器等,都有著長足進展。中國軍隊更是積極參與國外的軍事演訓活動,為聯合國維和部隊做出重大貢獻,中國的海洋軍事力量也已經成為西太平洋、印度洋、紅海一帶的穩定力量。不少學者專家認為,中美一旦在台海發生武裝衝突,美軍戰勝的機會不大。

解放軍南部戰區釋出海軍航母艦載戰機和預警機演訓照片。(微博@解放軍南部戰區)

中國和平崛起,經濟實力最明顯,軍事力量同樣成為綜合國力的堅實支撐。然而,中國明確宣示它的戰鬥力是防禦性的,絕不幹預別國內政,說到做到,而且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就憑這幾條原則,中國的軍事態勢與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就有了雲泥之別。中國能夠和俄羅斯建立戰略友好關係,但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積極提出各方認可解決紛爭的建議,俄烏兩國都接受其斡旋,證明中國的軍事立場得到大多數國家尊重。

由於美國的介入和挑釁,台海和南海是今天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也是中國從戰略態勢上最重視的兩個地域。根據美國在烏克蘭、阿富汗、中東其他地區的表現,有理由相信這個軍事霸權已經是強弩之末。然而,中國解放軍不可能掉以輕心,更不能不做整全準備。不管是在南海礁盤上進行填海造陸還是建造航空母艦,亦或是在台海的軍事演練,所有安排都證明解放軍認識到軍事鬥爭準備的關鍵作用。

最近中央軍委宣佈成立解放軍資訊支援部隊,習近平在授旗儀式之後指出,組建這支部隊是「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佈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的重大決策,是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堅定步伐。對於習近平,沒有強大的軍隊,中國的發展將不可持續,中國的強國夢就是紙上談兵。在他上任時,這樣的話估計不少人不以為然,但在今天,俄羅斯對北約東擴擠壓其戰略空間的反應只能是發動一場不義的戰爭,這樣的被動局面不是中國人願意再次看見的。只有在圍堵發生之前主動反制,中國才能夠不受制於超級大國的軍事恫嚇。習近平今天做到了。

不戰而屈人之兵

中國近代的軍事領袖大都從傳統思想中獲得寶貴提示,明知軍事手段從來不是解決國際糾紛的有效工具,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中尤其是真理。孫子兵法強調「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種思想在西方國際戰略理論當道的今天並沒有太大現實意義,但它很好說明中國傳統戰略認識並不鼓勵隨意使用軍事力量。用今天的語言,通過外交或政治途徑化解國際爭端更符合現代文明。然而,中國人必定明白,沒有足夠實力,外交或政治手段根本無從起作用。

習近平在推進國家軍事實力建設時,積極向國際社會推廣三大倡議,奈何多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傳統勢力只知道瘋狂圍堵中國,對和平和發展毫無興趣,甚至對中國實施軍事脅迫。習近平的高瞻遠矚在今天別具意義,因為中國人在過去幾百年第一次完全不懼怕這種傲慢,而且自信不只是建立在精神信念上,是現實戰鬥力為自信提供了堅實基礎。當然,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絕不願意通過戰爭來獲得發展,但也絕對不會接受別人用戰爭來制約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