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建中國 · 五 | 重建經濟發展理念 努力實現共同富裕

撰文:中國觀察室
出版:更新:

《多維新聞》十年前有關習近平喚醒中國的評論被內地多數主流媒體頭條轉載,《環球時報》發表社論質疑外媒政論文章為什麼在內地廣為流傳,無數人在微博轉發。今天不再有人懷疑《正在喚醒中國的習近平》文章的預見。

習近平首先被各方關注是他雷霆萬鈞的反腐運動,在《喚醒》文發表之前,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逮捕,原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已經收監,一批省部級幹部鋃鐺入獄。幾個月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各項重大改革,號召推動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多維新聞》認為毛澤東是人民相信的革命家、鄧小平是人民相信的改革總設計師,習近平是人民相信能夠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完成民族復興的政治家。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是習近平新時代的政治宣言,今天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會是中國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延續《多維新聞》的傳統,《香港01》為兩次重大意義的三中全會十年之間的政治歷程準備了八篇評論文章,為了解這次全會提供說明。以下為正文。

中國崛起是以經濟崛起為起點,西方國家普遍看見和接受這項事實,但他們對中國的成功經驗存疑,不願意承認中國為落後經濟體提供了另一種發展模式和路徑。對於西方發達經濟體而言,中國威脅源于它的發展成果持續轉換為戰略實力,被一個共產黨所掌握,西方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對手。作為中國崛起和「威脅」的代表人物,習近平統合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各種理論認識,走出了傳統經濟學理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了揚棄,強調中國傳統思想和歷史經驗給社會發展的現代引導,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目標轉換為發展動能,為中國發展的理論總結提供了方向,以超越純經濟的視角審視中國的發展議程。

【專頁】三中全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習近平帶領中國開啟下一征程

習近平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深化改革的重點是改革經濟體制,其中的核心議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也就是著名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論斷。他的發展戰略聚焦在四個方面:以人民為中心和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指向的全球發展認識,新發展理念,新質生產力,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作用過程的新型理論構建。根據這四個方面的戰略指引,他在四個領域——明確國家治理與市場、發展的關係,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理論突破,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全新認識,構建兩個大局的新型生產力發展體系——有效呈現了國家在發展理論和實踐的成就。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華社)

明確國家治理與市場、發展的關係

發展是什麼,它不就是經濟發展嗎?發展是指全域或整體的,經濟只是發展的一個部分或某個環節。如果能夠認識兩者之間的差異,將會更好理解中共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治理的方法論。

現代化是發展的專有名詞,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為發展設定了高遠目標,無論是革命時期的土地改革,建國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還是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都在為中國尋找共同富裕的出路。習近平在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巨大人口和共同富裕被置於首兩位,可見中共的堅持。共同富裕不只是一句政治宣言,消滅貧窮和共同富裕既是發展動能,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責任和中國發展成功與否的標準。如果中共無法讓中國十四億人民共同富裕,估計它的執政地位某一天也會受到挑戰。

習近平上任後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明確了中共執政的性質。經過幾十年的撥亂反正和持續優化,中國的市場經濟道路越走越遠,發展是中共與全國人民的共同語言,國家治理現代化成為具有全域和長遠意義的施政綱領。習近平講的發展聚焦在全面小康、消滅絕對貧窮和共同富裕,提出以社會主義為本質要求的中國式現代化,實行高品質發展戰略,為產業政策和社會分配提供清晰指引,確立國家治理與市場、發展的關係。

在習近平任內,中共積極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當鋼鐵、煤炭、水泥等產業逐步發生變化,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池、大飛機和造船業等依次崛起,大家逐漸明白供給側結構改革是要調節過剩產能,提升供給品質,以增量改革促進存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鼓勵勞動要素有效結合科技和創新,通過人才戰略,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全世界對中共的發展和治理能力刮目相看,甚至成為大多數南方國家的榜樣。

習近平強調以問題導向應對挑戰,鞏固以實事求是作為認識問題的標準。在堅持社會主義價值的前提下,中共兼容並蓄,背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借用西方發展理論,從中國傳統思想尋找符合當下需要的靈感和智慧,為中國式現代化鋪陳一條新型發展道路。問題導向是它的方法論,既恰當地為政府的角色提供指引和邊界,更是擺脫對市場的迷信。

習近平出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

中國社會在疫情後期的消極情緒以及疫情過後的消費低迷,動搖了不少人的道路和制度信心,誤以為堅持發展就會一帆風順,那是低估了不同階段轉型的挑戰。從改革開放到新時代,中共都是激發動能的領導者,鄧小平和習近平都在他們的時代掌穩了舵,沒有忽略有效領導對國家整體發展的作用,但一般人不習慣政治領導與生產力發展相提並論,西方經濟學習慣了將政府治理排除在發展之外更是一葉障目。美國的黨爭,歐洲二十多個國家各懷鬼胎對歐盟團結的傷害,都讓大家意識到政府和人民齊心合力謀發展的意義。

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理論突破

根據西方經濟學,經濟建設是不言自明的,相反,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語境中,經濟只是發展的一個切面,發展生產力才是人們應該關心的。在中共領導人的認識裡,經濟建設更多是指發展生產力,關乎社會整體福祉,而不簡單是從企業或資本視角探討市場佔有率和增加利潤。習近平這十多年的施政事實上是將傳統經濟思維轉移到生產力的視域裡,他提出新質生產力和共同富裕很可能是發展理論的轉捩點。

中共是如何意識到生產力與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兩條認識路徑?為什麼習近平會提出新質生產力?為什麼這是對傳統經濟學的關鍵一擊?我們要從習近平提出新發展理念開始,這是他對以經濟為對象的傳統發展理論展開批判揚棄,進入以發展生產力為核心的發展理論過程,新質生產力就是高階的發展思想。當習近平提出國家治理現代化,他已經意識到應該光明磊落講清楚經濟和生產力兩個不同範疇的關係和相互作用。正確理解新發展理念或許可以解開謎團。

2024年5月16日,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工廠內,一名員工在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線上工作。(China Daily via REUTERS)

新質生產力是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形成的,新發展理念決定了生產力發展的性質和方向、軌道。任何國家和地區在發展初期大都以外延粗放型發展為主,隨著發展規模的擴大,單位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就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向內涵集約型轉變。中國進入新時代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推進,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粗放型發展方式難以為繼,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新質生產力就是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與新質生產力大約同時推進的是共同富裕,凸顯習近平對資本的規範和引導。資本身處的環境和是誰承擔資本的治理責任決定了資本的屬性。在中國社會主義環境下,通過政府對資本的積極治理,資本的消極作用受到約束。習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就是對資本的回應,消滅絕對貧窮是資本治理的積極成果。

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事實上都關注生產力,而且重視全要素生產率,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從資本的回報來衡量或表示,具體就是指企業的利潤,這種認識不利於生產力發展,而且約束了對資本的想像空間。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不追求平均主義,中國發展的生產力與人民提升生活品質存在緊密聯繫,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讓商品價格保持穩定,支撐提升生活品質,甚至外溢到全世界。今天西方指責中國的產能過剩,因為新質生產力威脅到它們的競爭力。如果中國為自己的發展找到制度的理論總結,持續補齊短板,全要素生產率能夠持續優化,各生產要素之間建立均衡關係,那麼,對發展生產力與共同富裕都將是劃時代的。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持續轉型

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產關係是社會關係的核心,不斷優化生產關係,對其進行合適調整,既符合生產力發展原則,也是反映生產要素之間關係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發展生產力的作用。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初心就是改造中國落後的生產關係,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生產力。改革開放就是對生產關係的持續改革,為生產力發展提供動能。鄧小平所講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關係,要持續改革和轉型升級,習近平深化改革開放就是沿著同樣道路繼續推進工作,只不過他們是針對兩個時期和兩種生產力水平。

社會上大多研究經濟的人往往對習近平在經濟範疇的想像感到陌生,當年也是有不少人無法認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西方經濟學或金融業者普遍認為,一旦經濟增速減緩就應該採取刺激措施。相反,習近平應對經濟的手段更多是結構性改革,而且是中長期的調整為主,短期修正為輔,用政治經濟學的說法,就是持續對生產關係進行轉型升級。然而,習慣了西方短期刺激的人認為習近平在應對波動時藥不對症,甚至是見死不救。他們習慣了當年四萬億的大水漫灌,更重視市場短期表現和感受,將短期消費低迷曲解為結構拐點。對於堅持經濟結構轉型的中共而言,拐點是階段性目的,是中國轉型走向成功的表現,但也可能是市場感受最糟糕時刻。

美國長期「去工業化」,在過度「金融化」的路線上一去不回頭。

什麼是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更高層級的要素要求?社會主義是以人民為中心,無論是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或習近平的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是必然的。在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裡,絕不應發生勞動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的孤苦伶仃,任由剝削。勞動在不同的生產關係中有不一樣的存在,它在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中的主體角色是通過共產黨來實現的。習近平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現代化,國家治理是中共的領導角色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具體化的統稱。

國家治理存在多種形式。反腐敗,制約資本無序擴張,調整房地產行業格局是防禦性措施。中國製造2025,全面擴大對外開放,新發展理念,新質生產力,培育人才及科教興國等政策是通過結構調整改革生產關係的進攻性舉措。近期經常被提及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就是國家治理引領科技和勞動進一步發展的證據。

習近平對生產關係最積極的改革是調整勞動在生產關係的作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規劃和實踐。在二十大報告中,他將人才培育、科教興國擺放到最重要位置,這不是簡單強調教育改革,而是全面提升勞動力在生產關係中的引領作用,在生產要素排序中繼續上台階。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與科技引領的一次生產關係轉型,強調了勞動要素如何作用于生產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從根本上對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推動改變,繼續發展非資本統領的生產關係,讓新形成的生產力更好符合社會主義價值。

構建兩個大局的新型生產力發展體系

中國巧妙利用世界各國在全球化中追求發展效益的客觀環境,發展了自己的生產力,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習近平上台之後,明確中國將積極和深度融入全球發展,為構建全球發展新格局提供中國智慧。習近平和中共明白時代潮流不可逆,更何況全球化完全符合中國的民族復興需要,自然是積極支持者。

發展中國家一直受到西方發展模式的約束,不斷尋求更開放的發展環境,中國經驗為此打開一扇窗。疫情之後,全世界都注意到產業鏈分工的關鍵作用。就算發達國家針對中國的「威脅」而畏縮不前,鼓吹脫鉤斷鏈,搭建小院高牆,全球南方國家都積極與中國對接,逐步形成極有競爭力的發展陣營。東盟取代美國和歐盟,與中國相互成為對方最大貿易夥伴就是最佳證據。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去年提出「新華盛頓共識」,一些人認為這是學習中國的產物,特別是在產業政策方面。

中美貿易戰從2018年開始,針對中國的「威脅」而畏縮不前,鼓吹脫鉤斷鏈。圖為2018年4月4日,鏡頭下在美國加州長灘港J碼頭待處理的貨櫃。(Reuters)

習近平提出以三個全球倡議為核心的全新理論,發展倡議是其中的基礎。他深信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全世界應該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習近平將中國發展與國際格局變化的認識提升到更高水準,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聯繫起來。他的社會主義發展理念說明以雙循環為標誌的新發展格局與全球發展倡議的相互依靠,沒有開放的世界市場,人類巨大的生產力潛能還是無法挖掘。

為什麼習近平如此重視與世界各國的聯繫和合作?習近平認為全球的共同發展有利於生產力規模的最大化,更好適配生產關係的全球均衡,讓生產要素在全域範圍尋找最優配置。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一國的安全不是安全,全球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發展是解決大多數國際爭端的有效手段,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能通過發展化解其中的消極因素,發達國家以往仰仗的不公平經濟關係,將會因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而被取締。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有通過新發展理念極大地發展生產力,才能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需的有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