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地產代理淪「野蠻人」 爭客毆鬥為何屢禁不止?
在剛剛過去的周日(5月21號),一個荃灣新盤的展銷會發生地產代理打架事件,類似的地產代理爭客互毆問題,近年屢見不鮮。雖然地產商、地監局、代理行等,對這些行為都有嚴格的管制以至罰則,但在地產主宰一切的扭曲社會,一些平時「斯斯文文」的地產代理後,也被扭曲成好勇鬥狠的「野蠻人」。
行業僧多粥少 為求開單不擇手段
其實產代理打交的問題屢禁不止,其中一個問題是行內僧多粥少,目前本地有37,306名持牌地產經紀,去年的一二手住宅物業成交宗則有54,701宗,平均計,即是每名經紀每年只有一單生意多一點,而現實上,一些地產代理可能整年都「食白果」,要被淘汰,為求「發市」、為求保住飯碗,就要無所不用其極地搶生意。
既然競爭這麼大,為何仍有人入行?入行門檻較低是其中一個原因,從事地產代理,只需中五學歷和沒有犯罪記錄,再通過資格考試。另一個原因,估計是他們希望在代理界「突圍」。在私人企業工作,但薪酬不會有顯著增長,政府部門和紀律部隊的入職要求較高,不如入行做地產代理。地產代理行業實行佣金制,多勞多得,如果能夠持續帶生意的客人,「錢途」就能一片光明。
規管多罰則重 代理打交仍難禁絕
然而,媒體間或會報導一些地產代理致富的例子,但畢竟只屬少數。大部份的地產代理的入息起伏不定。代理今月成功「開單」,可能未來三個月至半年也「食白果」,要靠底薪過活。即使最後完成交易,地產代理需要和代理行拆帳佣金,多數代理行取走一半以上,有些更多。結果,代理實收佣金其實有限。
延伸閱讀:藉地產代理工作思考何為香港人 劇團導演:社會對他們的印象較負面
另一方面,《競爭條例》實施後,不再有1%買賣交易佣金的行規,代理之間就名正言順靠減收客人佣金爭生意。再者,在政府多次推出辣招後,業界擔心交易宗數會減少。因此,他們也想早日多做一單交易,積穀防飢,「三年唔發市,發市當三年」。是故,雖然有地產代理行高層指,只有不到5%的樓盤成交來自展銷會,但為求生意,「街霸」代理為了搶客,光天化日攔截途人、追車,甚至大打出手亦不時發生。就算這些行為會遭地監局紀律處分涉事者,亦可能連累整家代理行被發展商逐出銷售隊伍,但這些情況仍禁之不絕。
個別代理荒腔走板 更應深思背後矛盾
從業員罔顧操守和社會秩序,為爭生意動粗,固然值得批評。不過,動粗背後,正正反映在地產主宰一切的扭曲社會之中,地產利益變成不少人眼中的肥肉,除了財團、鄉紳以至各種既得利益者群起追逐,地產代理則是這條利益鏈的最底層,面對行家數目多、競爭者眾,平時生活可能循規蹈矩、西裝革履,某程度也說得上是「專業人士」的地產代理,在地產交易的利字當頭下,行為卻倒退成為野蠻人,分別只是動手者不是披著獸皮、揮著石斧長矛,只是穿上西裝、手執樓盤推介單張而已。
但社會在批評個別代理的荒腔走板行徑時,又有多少人深思造成這種扭曲背後、更加扭曲的深層次矛盾?當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繼續是將置業與安居混為一談,將大部分香港人的住屋問題,推卸給財團等既得利益者,以至地產代理解決,這種扭曲的格局,又怎能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