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議|推進健康社會 緩和醫療需求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他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打造「健康活力香港」口號,具體措施包括建設基層醫療系統、改善公營醫院服務、推動中醫藥業發展、推廣精神健康計劃、改良藥物註冊制度、加強控煙禁毒工作與推動體育活動發展等,裏頭既有屬於「供給側」改革的政策,也有屬於「需求側」改革的項目。我們在上篇倡議文章已經處理了醫療服務「供給側」的問題,並且就如何增加醫護供應與平衡公、私界別提出一些政策倡議,那麼今次焦點自然不妨就轉到「需求側」之上,討論一下有什麼辦法能夠緩和本港醫療服務需求的持續增加。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今屆政府承接前人努力,透過編製「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等舉措,務求繼續推動「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基層醫療體制,對於長遠減少市民前往醫院接受醫療服務肯定會有助益。不過,當局現行做法更接近呼籲市民「病向淺中醫」而已,像「一人一家庭醫生」的官方理念就依舊隱含着「發病方就醫」前提,地區康健中心提供服務也有不少項目已經屬於病後治療或復健的範疇。如果真要做到「健康活力香港」、減低醫療服務需求,管治者必須將目光延伸到一切醫療開始前的健康生活。

林鄭月娥、陳肇始主持「地區康健中心——基層醫療健康新里程」典禮。(余俊亮攝)

抑制需求不能只看醫療

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港府現時表現無疑尚有許多改善空間。畢竟想要減少醫療服務需求,從來不能只從醫療體系內部着手。雖然當局在鼓勵運動、控煙禁毒等方面針對影響健康的個人習慣下了點功夫,但就常人無法單憑一己之力改變的外部環境則未太用心,譬如狹窄居住環境、沉重工作壓力、高量油糖膳食與惡劣空氣質素等,這些通通都會損害身心健康和增加患病治療的機率,所以加快取締「劏房」、制訂最高工時、獎勵有營食肆和低碳企業等,其實都能藉着改善市民生活環境來減低其長遠醫療服務需求,需要各個局、署之間宜在加強跨部門的協作。

其次,既然我們談起減少醫療服務需求,那少不免就得回到在社會運動與新冠疫情侵擾下無疾而終的「醫藥分家」討論。事實上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現過的網上視像診症與遠程送藥配合服務,正好便證明了「醫藥分家」能夠切實減低醫療體系前線壓力。其他已知病人若不需要好像現在那樣,頻繁預約就醫進行複診,能夠自行前往認證藥房索取處方藥物,一定也會起出將前者需求分流到後者的功用。無奈當局與業界近年的態度,始終偏向中醫藥才推行「醫藥分家」,傳統西醫在這方面未見實際進度,或許今天正是時候將此議題重新提上議程。

在當時討論「醫藥分家」時,有社會聲音質疑反對的其中一大阻力來自私家醫生,因為「醫藥分家」或令私家醫生喪失配藥權,減少至少兩至三成的收入。(資料圖片/方家遠攝)

體系內部需要善用科技

另外,李家超早前出席「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致辭便說到,現代亞洲對於優質醫療服務需求殷切,因此各地必須加強醫療合作和技術創新來共同應付挑戰。惟這些技術創新顯然不當為私營醫療體系獨享,公共部門的醫療與健康護理更需積極引入先進科技,擔任將它們廣泛普及開去的角色。舉例來說,坊間有創科公司正發展人體深層三維掃瞄健康評估技術,政府若能投資相關公司在社區配備相關的裝置,讓更加市民能利用它們瞭解自身健康水平,要比任由它們只在私營領域之中流通產生得多好處,甚至能夠同時兼收扶植創科之效。

最後,無論作為日後制訂醫療政策基礎,抑或充當勸說市民注重健康理據,本港醫療數據開放情況都有進一步加強的需要。現時相關資料公開主要限於個別幾種特定疾病,並且詳細程度、更新頻率都不算高,往往只有一則個案總數,有時還要落後數月以至整年才作公佈。偏偏新冠疫情期間最能夠提醒社會注重個人防疫的,正是那些每日整理和公布的染疫個案資料。比起一時偶發的專題研究或推廣活動,定期發放透明、詳細而清晰的數據,往往更能讓社會持續留意當下的問題。只要能確保病人的私隱不受侵犯,當局應盡可能與公眾分施更多的資訊,對於提升市民健康、減低醫療需求必然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