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理念美好 新任專員要交成績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醫務衞生局宣布周一(7日)現任香港社會醫學院院長、老人科醫生彭飛舟出任基層醫療健康專員,並於當日履新。醫衞局發言人指出,彭飛舟具備豐富的公共醫療發展及管理經驗,將會帶領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推動基層醫療發展,落實「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相關措施,包括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推動防治和管理慢性疾病的工作等。

早在回歸以前的醫療改革已關注發展基層醫療,以分流病人,但成效一直有限。今屆政府著力於提升基層醫療,《施政報告》承諾於今年內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樞紐,統籌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並且與私營醫療界共同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及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等。

彭飛舟曾任醫管局人力資源主管。

基層醫療分流能力有限

基層醫療能夠分流病人,將病情比較輕的病人留於基層醫療的診所等,避免他們過度佔用大型公立醫院的資源。正如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所言,「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概念正確,關鍵在於如何實行。近年門診服務中有接近七成已由私家診所提供,當中餘下的三成不少是急症、專科門診,進一步分流的空間已經不多。

即使不少輕症病人已經光顧私家診所,但公立醫院仍然超負荷。按醫管局數據,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最快的兒科中位數也要9至24星期(按地區而定),輪候最久的眼科中位數更長達51至167星期;而白內障手術這種常見非緊急的手術的平均輪候時間則要11至21個月。這些服務不是基層醫療能夠分擔,公院持續「迫爆」反映了醫院服務供應與需要落差嚴重。

因此,在發展基層醫療之外,政府仍要著重提升醫院服務。上屆政府在2016年《施政報告》已推出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計劃十年內增加6千張病床及90個手術室,加上2018/19年《財政預算案》又提出準備第二個「十年計劃」,至2036年大致可追上需求。然而,醫管局數據反映2017/18年度至2021/22年度五年間實際只增加了1,814張病床,遠遠不及目標6,000張的一半。今年的施政報告指餘下的五年將繼續增加4,600張病床,這與醫管局的病床數目大致吻合,令人擔憂醫院建設的速度是否能追上需求。

▼地區康健中心▼

如何做到預防勝於治療

基層醫療的另一作用是發揮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幫助市民及早發現病情、及早治療,減輕醫療體系的整體負擔。政府的基層醫療新政策包括了「一人一家庭醫生」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都是針對預防和及早發現而設。前者希望通過為所有市民安排家庭醫生,以提高他們預防慢性病等的意識,減低他們日後需要求醫的可能性。後者則從明年起推出為期三年的計劃,通過地區康健中心轉介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醫療作進一步檢查。確診的市民將獲安排家庭醫生及專職醫護團隊的治療服務,而政府會資助約一半檢查和治療費用。這些政策值得肯定,能夠善用私營醫療的資源減輕公營醫療壓力,不過成效取決於具體安排。例如按統計處2015年的數據,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沒有固家的家庭醫生,要做到「一人一家庭醫生」似乎甚有難度,有待政府敲定計劃細節。

而且要及早預防,大前提是市民有這方面的意識,願意主動及早應診,然後家庭醫生等基層醫療才能作前期護理。衞生署2014/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15至84歲人士從自述或在身體檢查時量度發現患有高血壓的總患病率為27.7%,其中47.5%在調查前未被確診,反映很多市民欠缺預防及提早發覺慢性病的意識,往往要等到病發才求醫。因此,政府如何提高市民對慢性病的警覺,令他們主動應對可能存在的長期健康風險,也是基層醫療健康專員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