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二元優惠最快明年實行 收費制度要改善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本周二(12日)公布,放寬二元乘車優惠計劃至60至64歲港人,最快2022年首季實行。政府減輕港人交通負擔,並一併修補長者八達通不記名的漏洞,可謂遲來的德政。鑑於新增受惠者達60萬人,需更換個人卡的現有受惠長者官員高達90萬人,政府須妥善安排申請。長遠來說,政府要善用補貼資源,包括把劃一票價變為劃一折扣,另外要探討在其他支付工具實行優惠計劃,以及趁機加強規管紅色小巴、屋邨巴士和街渡這類輔助交通工具。

政府一度剎停放寬二元乘車優惠計劃,指計劃漏洞處處,而且長遠大大加重財政負擔。然而,絕大部分的漏洞均可修補,而交通費是市民沉重而必要的開支,政府補貼的受惠範圍廣泛,而且即時見效,值得推行。最終政府決定推行,是兌現施政承諾的首步。

勞福局公布將於2022年將2元乘車優惠推至60至64歲市民,惟需用個人八達通。(張浩維攝)

人數眾多 申請安排需謹慎

現時優惠措施的大問題在於:一、難以杜絕利用不記名卡欺詐;二、非本地人亦可受惠;三、長路線短搭浪費補貼兼阻礙其他乘客。此等漏洞早在計劃開展初期已被提出,惟政府一直懶理,容讓問題累積。政府至今才對部份漏洞提出補救措施,只能說是遲到好過沒到。

政府採納坊間和顧問報告建議,即以個人八達通卡取代不記名版本,並同時合併長者卡和八達通,是利民便民措施。雖然顧問報告判斷重覆使用二元優惠的個案不多,例如超過八成長者持卡人在研究月份內使用不到60次(平均每天不足兩次),但不記名持卡始終容易出現冒充,加註個人身分可以減少違規行為,同時中止資助旅客。當然,各交通工具營辦商仍要多加警惕,不定期派員抽查特惠使用者身份,罰款亦要能阻嚇逃票。

轉換八達通卡需時,而且分別影響約60萬60至64歲新受惠者,以及約90萬年滿65歲的現有受惠者,政府要妥善安排申請程序。現時交回個人八達通申請表的地方主要為港鐵客務中心,政府應安排更多長者途徑的地點收集表格,例如在圖書館或房屋署辦事處設收發站,或者派員工到長者院舍辦理手續。另外,現時有不少八達通特許商品,諸如手錶、掛飾等均是不記名,政府和八達通公司須交代日後如何處置產品及儲值款項。

計劃中,最多合資格人士選搭專營巴士。(資料圖片)

劃一折扣比劃一票價、分段收費便捷

相比之下,政府此時沒有着手減少「長途短搭」耗用公帑,維持劃一二元車費,而且近乎所有路線通用。顧問報告曾經了解箇中原因,不外乎是乘客沒有替方便的替代選擇,或以貴價路線班次較頻密和方便,並推算每年政府多付2,100萬至2,700萬元。報告建議設定金額或行程上限,以及提醒選乘有分段收費的路線。

此等建議有一定道理,但若然不改收費機制,乘客和車長也無誘因遵從。就此,新加坡巴士模式可以參考,即上車拍卡先收全費,下車拍卡才計算分段收費和優惠,但這涉及複雜的車費制度改革,需要從詳計議。較便捷的改動辦法是把劃一票價改成劃一折扣。即使是原價三折,乘客已可區分票價差別而慎選路線。顧問報告提及巴士小巴營辦商增設雙向分段收費,鼓勵乘客選搭設有分段收費的路線。政府可以先完成放寬優惠資格程序,再改革收費。

「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自2012年實施,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以每程2元乘搭港鐵、專營巴士、渡輪及專線小巴。(資料圖片)

應納人輔助交通工具及更多支付系統

放寬優惠資格落實後,紅色小巴、街渡和邨巴均爭取加入計劃,搶回流失的客量。政府趁機增加規管這類輔助交通工具,例如規定價格,定期繳交報告等,方向正確。就邨巴而言,政府應接納顧問報告建議,積極處理沒有替代公共交通服務的路線申請,不應因為部分路線只容許住戶乘搭而拒絕。

當然,過往邨巴營運商曾投訴安裝八達通機和租用數據系統收費昂貴,政府就此要了解詳情,確保費用合理公道,以免營運商負擔過重。顧問報告縱然提及其他新電子支付系統欠缺用戶身份證明,長者絕大部分使用八達通乘車,建立新數據庫亦不划算,故不建議兼容八達通支付工具,但觀乎現時已有交通營辦商增設其他方法支付車資,加上電子支付是社會趨勢,政府應多加考慮建立系統,容許乘客多元支付並獲優惠,亦促進支付平台之間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