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2元優惠或遭煞停 緊縮政策只會犧牲小市民
特首林鄭月娥年初推出十項民生措施,包括將兩元乘車優惠的合資格申請年由65歲降至60歲。周二(20日)有報道引述消息,指有行會成員認為措施衍生的年度支出達百億元,且沒有經濟效益,政策推行存在極大阻力,引來不少立法會議員批評。
社會福利沒有經濟效益?
兩元乘車優惠本為社福政策,原意給予長者優惠,鼓勵他們在社區活動,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若行會成員以經濟效益為由否定乘車優惠的消息屬實,行政會議在社福政策方面的思維實在值得商榷。社福政策目的原應為促進市民生活質素,它能否推動經濟效益,本非社福政策推行與否的主要考慮。
特首林鄭月娥於1月提出措施時,已衡量政府財政能否負擔開支。政府7月回覆議員就優惠計劃的提問時已指出,自2012年起至2019年,本港人數已由98萬上升至132萬,2019/2020年度政府需向公共交通營辦商發還的車船費用開支約13億元。依據現時人口老化趨勢,政府預計2025/26年度的經常開支將會增加至約30億元,也同時預計若將合資格年齡降至60歲,優惠計劃的預計經常開支將達70億元。
不論是本港的人口老化趨勢,抑或政府庫房的可承擔能力、改變長者優惠發放方式的程序需時等,香港政府本應有充分掌握。事實上,庫房儲備仍達8000億元,財政相當穩健,為此要背棄承諾,剝奪60至64歲市民的乘車優惠,不只是一次失信於民,也反映其對小市民的民生不夠重視,囿於財政緊縮思維。
福利政策遭濫用 應予改善非停步
一方面,即使政府長遠財政能力有限,在應使則使的大前提下,要做的是同步開源。另一方面,乘車優惠開支急增除了因為本港人口老化,其實也是福利政策的漏洞所致。政府要提高公帑的使用效率,便理應從堵塞政策漏洞著手,而非叫停社福政策的擴大步伐。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月前回覆議員時承認,不記名長者八達通的數字,與65歲或以上的人口數字有落差。這意味本港長者兩元乘車優惠的受惠者人數,可以本港長者人口總數更多,不少本來無法享有優惠的市民,或正在以兩元計劃乘車上班下班。政府應盡快堵塞漏洞,例如規定享有長者乘車優惠的八達通須為個人八達通,至少確保可享優惠的市民數目,不會超出本港長者人口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