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港府應借數據精準紓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下,本港7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65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兩成多,惟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卻不跌反升,走勢與珠寶首飾、電器、藥物及化妝品等消費品背馳。不過統計處的數字,除了反映政府的紓困措施不夠精準且未見成效,亦可視之為下一輪保就業計劃的參考。

據統計處周二(1日)公布的臨時統計數字,本港7月份的零售業銷貨額較去年同月下跌23.1%,而首七個月合計的臨時數字則大跌32.1%。在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上,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藥物及化妝品、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的跌幅均逾五成;而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書報、文具及禮品、汽車及汽車零件等細項的跌幅,則錄得一成多至四成多不等。

雖然本港因疫情而百業蕭條,惟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卻錄得26.5%的升幅,其中原因不難了解。過去半年本港經濟如履薄冰,失業率重回沙士時期,市民亦預期疫情不會在短期完結,故減少非必要的消費品和耐用品開支,積谷防飢,另加上限聚令、晚市堂食禁令和入境限制等防疫措施,使旅遊相關的零售業首當其衝。但既然政府早有數據,充份掌握各行各業的變化,為何其紓困措施仍不見有精準度可言?

新加坡可堪參考

一如上月中旬宣布第二輪保就業計劃時,政府明言規定兩大超市集團若要提出申請,須先附帶回饋市民的優惠。雖然這調整是因政府終於頓悟各行業的困境不同,但仍是拖泥帶水。一方面,市民在疫情期間多留家中用膳,超市生意暴增,即使企業不另聘人手應付需求,亦不見得有裁員壓力,令「保就業」的公帑未能用得其所;其次,即使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辯稱,政府根據補貼金額而選定兩大超市,亦解釋不了其他生意額上升的超市或便利店,為何沒有納入計劃裡。

反之,政府多年有恆常統計的習慣,不但是要了解過去社會的變化,更要以此作為施政的參考,預測未來發展,才能構想出更具效益的政策。在未來推出的新一輪保就業計劃中,港府或可參考新加坡政府的次輪就業支援計劃(JSS)。雖然兩者同是政府代表企業支付薪金,惟後者卻是按個別行業的衝擊,設立不同的支援比率,如建造、航空和旅遊業的薪金比例達五成,餐飲、運輸的資助比例為三成等。儘管這計劃執行上仍難言完美,行業分類亦或會出現歧義,但總算亦比「一刀切」而不問行業當前的盛衰來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