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症促使改變 都市生活形態新想像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一場新冠疫情,令大都會完全變了味兒,街道冷冷清清,公共交通上人影疏落,商場死寂,再沒有夜生活。在一些國家,由於都市感染率較高,人們更開始嚮往鄉郊生活,甚至質疑大都市會否沒落。
傳染病無疑是一場災難,不過,也可能會促使人類文明的進步。十九世紀,倫敦經過霍亂等傳染病肆虐後,建立起下水道網絡。香港1894年爆發鼠疫後,港府為減低居住密度,清拆太平山街大片土地,並興建卜公花園。到如今,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後,都市設計又有什麼新的演進?都市生活又有什麼重大的改變?
撰文︰方蘅

逆城市化興起 大都會或萎縮

今年3月,紐約市疫情爆發,全城封鎖,富人紛紛逃離,即使如今疫情趨緩,城市重新開放,許多人仍搬到長島等地避暑。7月5日,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報道,估計25萬紐約居民將永久遷往郊區,另有200萬人口可能永久搬離紐約州,並且已有超過1.6萬名紐約市區居民搬到了屬於康湼狄格州境內的紐約郊區。

而在德國,房地產市場交易網站ImmoScout24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農村房產賣家收到的詢問比去年同期多了50%;7月中旬,農村房產均價約為每平方米2,370歐元(約21,886港元),比去年上漲8%,待售屋供不應求,需求比供應量高出25%。4月每周訪問量達800多萬次的另一個房地產門戶網站seloger.com指出,在法國,巴黎地區的看房意願呈跌勢,而外省地區卻總體增加了5%,其中,布列塔尼(Bretagne)地區更大漲17%。

在封城措施下,人們厭倦了被關在屋子裏的生活,渴想鄉間的花園、露台和寬闊的空間。(新華社)

獨立智庫智人研究所(Institut Sapiens)創始人、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巴博(Olivier Babeau)認為:「新冠疫情可能會打破城市化邏輯。都市雜亂擁擠,地鐵和公交的空間根本難以做到保持社交隔離,令某些人難以忍受,尤其是那些本就嚮往田園生活的人。」

新冠疫情最初爆發於大城市,鄉郊相對來說較為安全,人們於是開始質疑城市人口會否過度密集,並且興起到鄉郊避疫的想法。然而,隨着疫情的發展,鄉村也受到波及。到8月,美國白宮冠狀病毒工作組協調員比爾克斯(Deborah Birx)稱,狀況已與3、4月不同,疫情也蔓延至農村了,故此一樣需要戴口罩。

有人覺得大城市人口密度大,比人口密度低的鄉郊容易爆發疫症。不過,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認為,疾病傳播跟人口密度雖有關係,但關係並不大,因為人口密度是指群聚意義上的密度,即使在鄉郊,如果群居聚集也一樣會導致疾病傳播。相反,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只要不聚集,就可避免傳染疾病。

他以韓國為例說,疫情最先大規模爆發的並不是人口最為集中的首爾,而是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意大利的爆疫也不是以羅馬為主,這些都說明,最關鍵的是防控,而不是城市的人口密度。另外,內地新冠肺炎之所以傳染開去,還在於春節期間返鄉人口流動頻繁,如果人人都留在自己的原居地,也不會令疫情擴散。至於後來疫情成為全球大流行,如大家所見,則是在於全球化下,各國、各地區間人流往返頻繁,難以阻截。

韓國疫情最先大規模爆發的並不是人口最為集中的首爾,而是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圖為韓國軍方人員在大邱市一處集中隔離大樓周邊消毒。(路透社)

【新冠肺炎】隔離札記:全球生活變革進行中?

【新冠肺炎】封閉造成的安全感崩潰 「生存問題」衝擊思考

【新冠肺炎】從無人餐飲到零售直播 疫後中國生活新想像

既然城市沒有原罪,不必然是造成疫情的禍首,照道理,疫情過後就會自然而然地恢復活力。有人就提出,人們恐怕難以擺脫城市。人類歷史一直循着城市化的路子走來,城市愈來愈大,聚集的人愈來愈多,可見,城市本身有它的魅力。

二戰以後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這段時期,紐約、倫敦等城市的人口曾一度減少,那主要是因為當時歐美很多城市仍處在工業化階段,大量的工作崗位位於城郊,而且,交通設施得以改善,汽車普及,令人覺得住在城郊也沒有問題。

但在八十年代以後的三十多年裏,人口再度向大城市靠攏,且向大城市的中心城區集中。城市的知識型經濟吸引高質素、高消費的人才聚集,諸如餐廳、咖啡館、娛樂場所等各種服務產業應運而生,提供的優質服務非鄉郊所能及。大城市的服務業佔比遠遠超過小城市和鄉郊,人均GDP愈高的地區服務業佔比愈高,因為人們的收入增加,消費就增加,而愈多人聚集,服務設施的成本就愈低。

有人就覺得,習慣了都市生活的人是離不開那裏的優質服務的,所以,不用擔心都市會因一次疫情而沒落。歷史上,都市屢次出現疫症都會恢復生機,而且都市還愈來愈大,密度愈來愈高,這次也不例外。

有些人嚮往鄉郊生活,遷離大都市,轉往中小城市或大城市周邊的郊區小城鎮生活,即所謂的「逆城市化」。(美聯社)

不過,即便是在新冠疫情前,另一種趨勢也不容忽視 ── 有一些人嚮往鄉郊生活,遷離大都市,轉往中小城市或大城市周邊的郊區小城鎮生活,即所謂的「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社會趨勢專家Joel Kotkin今年3月27日在《Tablet》雜誌上撰文指,即使在疫症前,美國大都市如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也在流失人口,自2010年起,全美人口增長有90%發生在鄉郊,就連千禧世代也從大都市遷出。又如改革開放後,中國內地持續有人遷居「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但近年卻出現「逃離北上廣」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生活成本較高,居住環境又不及鄉郊之故。

到底有多少人離不開城市,又有多少人要逃離城市?

上文節錄自第22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31日), 文章原題《疫症促使改變 都市生活形態新想像》。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深圳持續改革動作頻頻 經濟融合 香港唯一出路

深港走過不同的四十年 嚮往深圳「未來之城」

深圳在跌撞中「螺旋式」前進 香港還能憑「死好命」走多遠?

全民檢測 人人有責 拆解反對者兩大偽命題

試射「東風」密集軍演 特殊時期中國軍方對美展示強姿態

藏在四次經濟會議中的習式密碼 中國高層政治進入「聚焦經濟」周期

疫情下的勞動者們 為生計徬徨 陷健康風險

私院護士:繼續當前線士兵

孤島戰亂生存記:也門索科特拉島命運多舛

從愛奇藝到淘寶台灣 蔡英文上演形式主義封殺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