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時間回升至5年半 香港何以安居樂業?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根據房委會周二(11日)公布的最新公屋輪候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輪候冊共有25.97萬宗申請,較3月底25.71萬宗增加2,600宗;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則由3月底的5.4年,增至6月底的5.5年,是自2019年3月底後再次回升至5.5年。上述數字提醒我們一個眾所周知、但又時常備受忽視的事實:香港在解決住屋困局,以及更廣泛的民生困局上實在耽誤了太久,政府必須多管齊下解決問題。

持續超過半年的疫情,把香港受制於地價的深層次問題曝露出來:擔心被裁的中產要繼續供樓、手停口停的「打工仔」要繼續繳付高昂租金,他們都是疫情的直接受害者;但更可悲的是「劏房」住戶——相信沒有人會覺得空氣不流通、空間狹窄的居所是有助抗疫的。事情本來不必如此,如果市民早就打破「非買私樓不可」的迷思,而政府又能提供足夠公屋,那麼供樓人士、「打工仔」、「劏房」戶都可以入住公屋,因而疫情的負面效應不致於被放到那麼大。

疫情下的眾生相是住屋困局的一個註腳,但解決住屋問題的意義並非單單在於抗疫,更在於有助全社會重新出發。為什麼公屋重要?因為在「人人有屋住」的基礎上,租金或供樓壓力可以大幅下降,市民便可在無後顧之憂下,成家立室、創業、讀博士,放膽追尋個人理想,客觀上有助增加社會活力。

廣建公屋 釋放社會活力

港府不會不明白如此簡單的道理,只是它沒有魄力把道理化作具體行動,以致公屋輪候年數長年高企。政府和不少人經常形容這是「土地問題」,但其實香港並不缺地,單是新界便有逾千頃閒置土地。香港面對的是「房屋問題」,既在於政府沒有規管樓市樓價,亦在於土地不在政府手上。但它可以通過《收回土地條例》賦予的權力,把地產商、鄉事派控制的土地收來興建房屋,造福全社會。雖然當局確實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承諾收地,但至今未有拿出全盤方案,讓人質疑其承諾只是口惠而實不至。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推出六項房政措施,但一手樓空置稅未夠進取,資助房屋定價亦未真正與市價脫勾。資助房屋供應不足,私人市場過熱,公屋輪候時間升至5.5年是改革遲滯,均是不容忽視警號。當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落實「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時,香港還在等什麼?我們擁有土地、龐大財政儲備,以及收地所需的法定權力,欠的是急起直追的覺悟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