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硬招」已出 港府再沒藉口怠政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國家安全公署、警務處國家安全處相繼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亦於周一(6日)召開首次會議,意味國安領域的配置陸續到位。對於折騰了一年的香港而言,這或許是重建治安的契機。惟須注意,若要達致長治久安,單是法律手段是不足夠的,關鍵是要令市民感受到,這個家園仍然可以安身立命。這就考驗管治團隊是否有覺悟和手腕。
中央主動制訂「港區國安法」,姿態上硬橋硬馬,主因是港府23年來一直無法自主立法所致,本質上是特事特辦。如今立法告一段落,我們是時候回歸「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則,善用「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的自主權,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解決經濟民生問題了。但問題是,包括港府在內的社會各界,是否就此形成共識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迄今為止,不單看不到改革共識,遑論實踐共識。
全面改革 實踐公平正義
就以被視為重中之中的房屋問題為例,進展似乎相當緩慢。對手握「發球權」的政府來說,特首林鄭月娥早於去年10月《施政報告》便揚言要收地,只是到目前為止,外界仍未看到清晰的收地計劃;對在立法會擁有多數席位、在全國人大也有代表的香港建制派而言,他們似乎沒有督促港府加快在新界收地,反而提出在大嶼山西南的桂山島填海建屋、變相把基層百姓「發配邊疆」的餿主意;而對泛民主義而言,他們腦海裏依舊充斥意識形態偏見,空談理念,看不到在民生領域做出實績,才可以帶來公平正義。
香港蹉跎了太多時間,對此政府須要負上最大責任,因為它從不懂得善用行政主導的優勢,為香港的民生事業妥善籌謀,反而陷入不作為的認知迷障中。中央為香港制訂國安法,結果招致部份輿論質疑香港失去「一國兩制」,港府是否還打算在經濟民生上繼續碌碌無為,要中央「幫你做埋」?我們不希望這個情況發生,因為這必然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產生消極影響,令「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成為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