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價、電費反映能源政策之短視

水價、電費反映能源政策之短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電及港燈周二(10日)宣布加價,引起社會對政府電力成本控制之討論。其實不只電力,在水資源上香港政府亦見短視,「海水化淡」構想多年,水務署周三(11日)終宣布展開設計與建造工程。水、電資源乃生活之本,政府必須積極有為,以更長遠方式的規劃供應,掌握成本及價格之控制權。

在兩電由燃煤轉向煤氣發電的過程間,天然氣價格對兩家電力公司均有加價壓力,其中尤以中電為甚。(梁煥敏攝)
在兩電由燃煤轉向煤氣發電的過程間,天然氣價格對兩家電力公司均有加價壓力,其中尤以中電為甚。(梁煥敏攝)

中電及港燈兩家電力公司加幅分別達2.5%及5.2%。為達到明年香港的環保政策水平,中電將天然氣發電比例由29%提升至明年的50%,亦為此將每度電燃料費提升3仙,以平衡部分燃氣發電的額外成本。

燃料成本上漲 電費早晚加價

電費加價背後,反映香港控制發電成本之不足。在兩電由燃煤轉向煤氣發電的過程中,天然氣價格對兩家電力公司均構成加價壓力,其中尤以中電為甚。天然氣既可來自內地的「西氣東輸」,亦可以船運從外國購入液化天然氣。中電原意在大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惟2008年因政府認為「西氣東輸」已足夠而告吹。當時雖然省下建站開支,但其後中電亦錯過購買海外便宜液化天然氣的機會。

中電2013年和中石油簽訂協議入「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合約一簽20年。中電的天然氣採購價當時雖較港燈便宜,但翌年國際氣價大跌,港燈更換新買氣合約時,中電卻受制合約,變相買「貴氣」。自此兩者天然氣平均氣價成本差達三成多,若中電能以港燈價錢買氣,至今五年可節省120億元。

發電成本上升,礙於目前社會民怨沸騰,兩電與政府不敢妄動,今年升幅仍算有節制。去年推出電費紓緩計劃,每戶每月可獲50港元津貼。今年8月政府再推2,000港元電費津貼,再加上政府曾就社會經濟環境與兩電協商,今年市民感受到的電費加幅才勉強壓低。電費升幅受壓,對市民固然是好消息,但若政府只以津貼和補助為兩電加價遮醜,不就「有加無減」的電費機制推行徹底改革,甚至推動兩電控制成本,市民終要承受貴價電費。

隨東江水價格上升,海水化淡成本隨科技改進而降低,本來不可能的「海上化淡」重新排上議程,成為解決「東江水貴」的可行方案。(顏銘輝攝)

海水化淡 時光飛逝

電力之外,水同為生活必須。然而,香港的水資源一直被批評為倚賴外購,未能自主控制成本。水務署周三公布開始設計及建造海水化淡廠,並預計2023年投入服務,屆時市民未來或不必再捱貴水。但計劃姍姍來遲,早讓市民等得心急。

海水化淡在2008年已進入水務署視野,其在網頁表示「在2008年推出『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在『策略』下,香港應開發海水化淡,使水資源更多元化」,惟直至2013年發表研究報告,期間歷時5年。政府報告指出,「逆滲透海水化淡」屬成熟及首選的技術,而其提交到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文件亦指,海水化淡成本由約20年前的每立方米30元,下降至每立方米12元至13元水平。隨東江水價格上升,海水化淡成本隨科技改進而降低,本來不可能的海水化淡重新排上議程,務求使水供應多元化。

即使水務署早知道海水化淡屬未來選項,但政府做事慢一拍,在確定海水化淡發展可行後,仍然要市民再等待六年,至今年政府才開始設計及建造工程,驀然回首便是十一年光景。

能源、基建等項目須及早部署,有時為了長遠利益,在將來更好控制成本,也要承受短期陣痛。水價與電費既與民生息息相關,亦可謂一葉知秋之實例,叫人好奇政府是否具有規劃願景。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