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逼爆 是新移民的錯?
公立醫院不勝負荷,有人說是醫生保護主義種下的惡,有人說是醫管局管理不善的罪,有人說是單程證每日150人的錯。是耶非耶?
僅就第三點而言,答案是:沒有人知道。
首先須指出的是,公立醫院不勝負荷的原因不會只得一個,三個甚至多個原因可以同時成立。
多個原因或同時成立
在海外醫生方面,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都歡迎海外醫生(IMG)。一來,醫學教育不分地域,在海外取得學位是平常之事;二來,引入專才對社會有好處,病人亦可受惠。因此,制定免試機制不只有實際效益,其理念亦相當可取。
至於醫管局管理問題,繼護士劉凱文批評中高層行政人手膨脹後,立法會議員、醫生陳沛然亦指出,中層如副顧問醫生經常要開會及處理行政工作,分薄了前線應診的工作能力。縱然未有全面調查或檢討報告,但陳沛然作為副顧問醫生,其說法照理可靠。
而很多人關注的單程證問題,實情是政府從來沒有公布新移民求診數字。不論贊成「新移民逼爆醫院」抑或反對,都難以提出確鑿證據。
醫管局沒有新移民數據
就單證程持有人的求診數字,《香港01》向當局查詢。食物及衛生局表示,這要問醫管局;醫管局則指出,他們對急症室求診人數及住院人數的統計,只會區分「符合資格人士」(EP)及「非符合資格人士」(NEP),而不會記錄或備存他們的居港年期。新移民屬EP之列,但所佔數字是多少,他們無法提供。
當局沒有新移民求診統計,可以反映最少兩點。第一,這令「新移民爆逼醫院」之說無法證實或證偽,無助社會了解真相。
廿年以來,常有人怪責新移民「拖累」社會,例如單程證持有人領綜援、住公屋,「用盡香港納稅人的錢」。不論如何,這些說法是可以證實或證偽的。例如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統計處發布「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專題報告,指出32.2%新移民居住在公屋,比起整體人口的29.1%略高;政府數據亦顯示,2017年新移民佔領取綜援人士4.8%,比起2005年11.1%大幅減少。
這些新移民統計數據是公開的,社會大眾可輕易查得。例如社區組織協會多次引用綜援統計,澄清新移民並非部分人所形容的「不事生產」。可是,公立醫院的服務使用狀況沒有新移民數字,針對新移民的說法因而無從驗證。社會既無法求真,新移民亦無法擺脫污名,對各方面都沒有好處。
社會政策欠部署
這事反映的第二點,是當局的規劃部署。新移民是香港人口增長的最主要部分,以2017年年中至2018年年中為例,出生減死亡人數為7,600人,單程證淨遷入則為41,000人。新移民對於醫療服務、社會福利等各方面需求,政府都必須完整規劃,而規劃必以數據作為分析基礎。若然不只是醫管局,連食衛局也沒有新移民數據的話,那麼如何分析他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從理念看,新移民來港與家人團聚,乃他們的基本人權。然而,政府必須規劃配套,而非任由每日逾百名單程證來港,其他事情則撒手不管。近年出現的社會矛盾和衝突,以至對新移民的歧視,政府責無旁貸。就此而言,《香港01》向來主張政府應收回單程證審批權,並設立一套可應用於受養人簽證的客觀標準,例如家庭團聚的類別、經濟基礎甚至語言能力等。與此同時,政府亦可以考慮檢討單程證每日150個的上限。若能做到這點,政府將可準確預測新移民的社會需要,及早部署社會服務及福利。種種安排,並不能出於任何歧視,而是在尊重中港家庭團聚的實際需要,同時平衡香港社會的承受能力。
當下公立醫院不勝負荷,只是諸多社會問題之一,還有房屋供應、交通規劃、福利保障等亂象叢生。歸根究柢,香港人應該將矛頭指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