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城市可持續發展也須説好故事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
出版:更新:

團結香港基金專欄|區浩馳

聯合國每年都會組織「城市十月」(Urban October)活動,從十月初「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到十月底的「世界城市日」(World Cities Day),在全球範圍推廣城市可持續發展議題,提升公眾意識與行動力。從八十年代強調人人都應享有獲得適當居所的基本權利,到近年探討城市化過程中兼顧生態環境、氣候變化和弱勢群體權益等,「城市十月」通過設定具凝聚力的主題,在分歧中創造對話空間,成為全球各地説好城市可持續發展故事的平台。

香港在城市化及可持續發展方向上缺乏社會共識。差異在於一端着重推動經濟增長,另一端則期望資源向自然保育和弱勢社群傾斜,多數人的想法被兩端不斷拉扯,行動熱情逐漸流失,這很大程度影響了主流社會的資源流向。其實香港可持續發展並非沒有政策,而是欠缺了簡明具吸引力的敘事(narrative),將不同措施和項目及社會資源整合到同一故事脈絡中。近年在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持續領先的新加坡,其「花園城市」(Garden City)理念正是出色敘事的代表,對凝聚香港社會共識,開啟新階段的城市可持續發展,都具重要參考意義。

「花園城市」主題的演化實踐

新加坡自六十年代立國之初,便開始推廣「花園城市」的發展主題,在城市中持續進行大規模綠化,當時主要是想讓外國投資者和旅客留下好印象,同時也希望改善居民生活環境。隨着可持續發展理論在國際社會中冒起,以及城市發展需求的變化,新加坡先後兩次強化了「花園城市」的敘事發展:第一次是在1998年提出了「花園中的城市」(City in a Garden),強化城市綠化公共空間連接和設計,打造深入城市生活空間的綠化生態網絡;其後又在2020年提出「自然中的城市」(City in Nature),進一步提升自然公園覆蓋及生態連接性,並將原來的「花園城市」理念結合到以成為淨零排放城市爲目標的「新加坡綠色計劃2030」(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之中。

從「花園城市」到「自然中的城市」,主要的官方倡議和實踐者都是新加坡國家公園局(National Park Board, NParks)。不同於香港政府的組織架構與分工,新加坡所有市區公園和郊區自然公園及保護區皆由國家發展部轄下的國家公園局負責管理。在「花園城市」的不同發展階段,國家公園局都會打造能反映新階段理念的旗艦項目。在「花園城市」及「花園中的城市」階段,重點在於兼顧經濟效益和提升城市宜居環境,而代表項目就是在2012年開幕的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至於到了「自然中的城市」階段,代表項目則是雙溪布洛自然公園網絡(Sungei Buloh Nature Park Network),這是一個將原來約130公頃的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與附近紅樹林、泥灘、沼澤地、自然公園和生態走廊作整合,形成一個400公頃自然生態網絡的計劃。

經營濱海灣花園的成功關鍵

濱海灣花園由國家公園局專門成立的非牟利機構營運,是新加坡唯一非政府管理公園,在新冠疫情前全年訪客數目達到1,370萬人,超出城市人口兩倍,其作為熱門旅遊景點的地位甚至超越大家熟識的「魚尾獅」。濱海灣花園的魅力固然離不開其造型和科技都非常獨特的擎天樹(Supertree)景觀,但筆者在與公園營運團隊深入交流後,認為其營運方式和理念更是成功關鍵。

以企業手法經營非牟利自然教育主題公園,本身已極具故事性。除了園藝護理和設施保養,濱海灣花園着重景點營銷和商業發展。管理層規定營運團隊須頻密地提交和探討創意新構思,且要求園區每月都要推出新展覽或景點以保持吸引力,並為此提前規劃未來數年的發展計劃。園區財務安排上更見積極籌謀,雖然前期開發成本由政府承擔且每年能獲得一筆政府補貼,但開幕之後的所有新景點設施和展覽活動,都是在獲得企業捐助的前提下才會推進,如今園區内設施已從溫室花園,擴增至演唱會場地、學前教育學校、度假住宿設施、兒童嬉水設施、以及人工濕地等。隨着復常後入場人數和收入回升,最新公司年報顯示,園區在今年實現了計入政府補貼前的收支平衡,即所謂的「財政自足」。

濱海灣花園成功的敘事,更體現在其先進教育理念和文化觸角上。營運團隊認為設置知識展板,生硬單向地介紹植物和環保知識並不合適,因此用心策劃「自然+藝術」等創新展覽構思。以近期「印象莫奈」特展為例,營運團隊留意到著名畫家莫奈(Monet)的創作常以花園植物為題,在專程前往法國考察後,在園區展覽中還原了「一比一」莫奈故居和花園場景,又與數碼創作公司合作在展覽中應用增強實景裝置展示畫作。此外,以去年舉辦的「阿凡達世界:全新體驗」展覽為例,園區内雲霧林溫室場景加上光影裝置,近乎完美呈現電影世界中的「潘多拉星球」場景,向參觀者加強傳遞電影中的環保意識,可謂兩個文化IP的「天作之合」。

設定回應各方需求的共同主題

濱海灣花園也是新加坡「聯誼」各國領事的策展平台,園區經常展出來自不同國家的珍稀植物和文化場景,當局認為這類國際展覽促進外交之餘,也能讓沒充裕資金外遊的國民可在園内感受世界縮影。事實上,花穹和雲霧林等園區收費設施的入場費設有旅客和當地人之分,後者比前者便宜一半以上,也能以優惠價格加入成為會員。這樣的周全營運理念,不但讓濱海灣花園能保持新加坡對海外賓客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持續提升城市國際形象,也能增加當地人的認同感以及對園區長遠發展的參與和支持。

香港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正處於歷史交叉點。香港正在推進大規模城市化計劃和重振近年受挫的旅遊業;也在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在城市各處規劃新的自然保育和生態旅遊項目。香港需要達成的目標不少,但也受制於經濟下行時期的公共財政緊張。新加坡過去「花園城市」城市發展主題的内涵和演化,以及這個故事脈絡下的濱海灣花園經營方式和理念,都能為凝聚香港社會共識提供借鏡,為設定一個能夠回應各方需求的共同主題提供案例參考,也是值得在這個「城市十月」中各界一起討論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故事。

作者區浩馳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