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的士也「佔中」 突顯深層次利益矛盾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港府宣布擬推「專營的士」計劃,以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惹來的士業團體不滿,更發動「佔中」抗議。然而,港府所推出的方案,已對的士業界,特別是車行、車主多番讓步。在的士車主面前,政府尚且不斷退縮,在其他涉及更龐大利益、關係網更盤根錯節的深層次結構矛盾,尤其房屋土地問題,這種畏首畏尾的施政作風,又如何為港人打破困局?

上月17日,撤回的士專營權大聯盟動員約320多架的士參與集會,對「專營的士試驗計劃」表達不滿,要求撒回方案。(資料片段)

由的士車主、司機組織組成的「撤回的士專營權大聯盟」,在上周五(3月17日)發起500部的士到中區罷駛,其中100架的士更包圍政府總部及立法會,要求政府擱置「專營的士」計劃,更揚言若港府不從,就會將行動升級,發起全港的士罷駛。

不過,對於的士業就專營的士計劃的不滿與抗爭行動,公眾支持寥寥。除了因為的士到中區罷駛、包圍政府總部,令不少人聯想到2014年的「佔中」事件,當日高調參與反佔中的部分的士業組織,正是今天「佔中」反對專營的士計劃的中堅,被人質疑其昨非今是。

(資料圖片)

撇除「佔中」這個政治化的因素,公眾普遍不同情的士業,其實是社會對的士業服務水平每況愈下已極感不滿。根據交通諮詢委員會屬下交通投訴組的年報顯示,2016年接獲有關的士服務的投訴多達10,357宗,遠高於巴士投訴的5,959宗、專線小巴的4,734宗,較2006年的7,051宗的士業投訴,10年之間更顯著增加46.9%。若細看乘客所投訴的問題,關於拒載、濫收車資等,投訴數字在10年間更是錄得以倍計的增長。

不但港人對的士服務質素惡化有深刻感受,前些年更有國際旅遊網站評鑑,香港的士服務水平在全球僅排名15,表現不但遠遜倫敦、紐約、東京等大都會,較曼谷、孟買等亦有所不及。本港的士業服務水平差強人意的程度,幾已令香港在國際上尷尬,加上的士業界提出的所謂改善方案,例如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召喚的士等,對提升的士服務水平一直未見顯效,如今的士業界更抗拒政府的改革方案,公眾自然難以接受。

但話說回頭,雖然的士業界對於政府提出的專營的士計劃有強烈的反應,不過這個計劃的本身,其實一點也不激進,反而處處可見政府對的士業界,特別是車主再三退讓的痕迹。

現時所說的專營的士,本來稱為「優質的士」,原意是容許這些新經營者收取更高車資,不但司機可增加收入,亦可選用更舒適寬敞、車齡較低的車款,為乘客帶來更優質服務。但的士業界卻指此儼如分化的士業,將現有的士標籤為「非優質的士」,政府唯有急急改名成專營的士,以安撫業界。

除命名問題外,專營的士的政策設計,更令人覺得是為的士車主度身訂做。例如專營的士涉及的600部車,將分成三個專營權經營,若非財雄勢大的大車行或財團,根本難有財政實力經營這門生意,意味新發出的的士牌照,最終又會成為大車行的囊中之物。而且在車主組織的壓力下,專營的士不強制經營者以僱傭方式聘請司機,讓司機賺取穩定月薪,簡而言之,現時車主、大車行坐擁的士牌照,前線司機付出時間勞力賺取車資收入向車主交租,甚至因為要應付高昂車租不惜鋌而走險,拒載乘客、濫收車資的困局,恐怕難以有所改變。

相信不少人會問,政府何以對的士業諸般退讓?箇中底因,很可能是的士業背後涉及龐大利益。現時香港共有約1.8萬個的士牌,當中近1.5萬個是紅色市區的士,2,000多個綠色新界的士,還有75個是藍色大嶼山的士,若按照最新牌價走勢,這批的士牌的總市值超過1,100億港元,幾乎是半家港鐵公司(0066)的市值,而九巴母公司載通(0062)市值亦不過90多億元。若因的士業政策變更,引致的士牌價調整,牌價每跌1%,意味車主將蒸發逾11億元的財富,牌價跌10%,損失就會達110億元,這正好解釋的士車主為何大力抗拒政府改革的士業。

而的士司機為何又會站在車主一方?要知現時的行業架構,司機要麼胼手胝足供一個「單頭車」的士牌,成為車主的一員,要麼只能向的士車主租車經營,但無論是車租的調整、車輛的新舊等等,司機都只得仰車主的鼻息,在這種扭曲的經營環境下,結果就將車主、司機這兩個陣營,捆綁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現時香港的士司機的人數估計超過4萬人,較港鐵在香港僱用的1.7萬人更多,加上不少司機組織近年與一些政治團體漸行漸近,形成一股連政府也不能小覷的力量,政府對的士業界忌憚亦與日俱增,自然不敢輕言觸動的士業界,特別是背後的車主利益。

此正好解釋,為何香港的士服務早已為人詬病,但港府對於改革的士業,進展卻極緩慢。專營的士計劃惹來的士業團體抗議後,能否依期在明年完成立法、正式實施,抑或又再向的士業界讓步,甚至受不住壓力而夭折,事態發展實難逆料。一旦出現這些情況,的士業改善服務更加遙遙無期,受累的除了要繼續忍受的市民,陪輸的更將包括香港的國際形象。

的士服務質素成為香港難以解決的老大難題,只是香港眾多深層次結構矛盾的其中一個寫照:面對社會上眾多的利益分歧,政府往往不敢主動招惹既得利益。直至問題日積月累、激起民怨,政府才急就章地推出一些小修小補式的所謂新政,令公眾以為政府終於有所動作,但始終不敢觸動問題背後的既得利益,就如一個患癌的病人,卻只獲醫生處方頭痛藥,侵害身體的癌細胞卻仍持續擴散、惡化,令惡疾一發不可收拾。

除的士業外,另一類似顯例是香港房屋問題。或許有人覺得的士與房屋,是否扯得遠了一點?但兩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極之類近。

(資料圖片)

香港在扭曲的樓市發展格局之下,地產發展商對政治、經濟、社會的影響力,遠較的士車主和車行,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樓市的不健康發展,歷屆特區政府,以至下任特首大熱林鄭月娥,仍然不敢觸動「以置業為主導」──這個攸關地產商利益的房屋政策基礎。於是在面對樓價不斷飆升之時,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一些小修小補式的稅務「辣招」,但政府對徵收新界棕地不敢碰、回收高球場等私人會所不敢提,就連新界東北新市鎮,亦打破過往由政府先強制收地整合發展的模式,改為對發展商更有利的公私合作,允許大量囤地的發展商換地發展。不敢觸碰最根本的利益矛盾處,甚至刻意遷就既得利益,結果就是無法撼動樓市的畸形格局。

若以的士問題的架構看樓市困局,地產商就好像車主組織與大車行,政府也要忌其幾分,甚至百般遷就迎合;小業主或計劃趕上車的準買家,其實就如的士司機,雖然和地產商的利益本來南轅北轍,卻在扭曲的市場生態下被捆綁在一起,被迫陪玩這個遊戲;至於正在承受高昂租金之苦的「窮中產」,又或居於劏房的草根家庭,就像無奈地要年復年忍受的士服務不斷轉差的乘客。

相比起的士問題,房屋問題顯然更加尖銳,當社會不知不覺間對既得利益者日益傾斜,資源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輸的不但是當下受困捱苦的這一代,還有受到如此扭曲環境摧殘的下一代,最終輸掉的將是香港的未來。因此,無論是的士服務問題也好、房屋問題也好,以至如教育、醫療、勞工保障等議題也好,政府要真正解決問題,就不應迴避觸及問題背後的利益糾結、更不可能迴避如何拆解重重的利益糾纏進行再分配,如此,種種社會深層次結構矛盾,才有希望得到根本的化解。

一個真正有為、有承擔的政府,應當在觸碰既得利益、重新分配利益的同時,亦要力求緩減調整過程所引致的社會、經濟陣痛。畢竟不少的士車主只是勤勤懇懇的「單頭車」司機,不少樓房業主則是辛勞儲蓄買個安樂窩的小市民,但是造成既得利益不斷地膨脹,政府多年來的放任態度,也是難辭其咎。

而形成這種放任作風的底因,相當程度是因為香港的官僚體制已運行上百年,要改變因循積習、官員惰性,難以一蹴而就。但香港社會由利益矛盾引發的諸般深層次結構矛盾,已達到臨界點,近年香港社會運動頻發,特別是去年初發生的旺角騷亂,已是一大警號,若不作根本性的改變,繼續小修小補、隔靴搔癢,再爆出更嚴重的問題,只差遲早。香港須要改變,但結果是變得更好,還是變得更壞,端視政府能否拿出政治魄力與政治手腕,由的士業的改革開始,向種種利益矛盾動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