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案|何桂藍稱在FB帖文提破局 是想說服港人仍有抗爭的方法

撰文:朱棨新
出版:更新:

民主派初選案今(25日)於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續審,曾參與新東初選的何桂藍繼續作供,並就她在Facebook的帖文作解說。她稱當時用上「破局」字眼,因國安法即將實施時,社會感到恐慌,她想說服港人,仍有抗爭的可能;另她提及「武鬥」,是指民主派履行職責時,若遇上建制或保安的暴力阻撓時,不應屈服。她又指,香港人不接受各方面都受到控制,港人由始至於都在爭取民主化,這亦是中國和港府的憲制責任,但他們未聽民意,政權選擇破壞制度,最終亦要承受代價。

何稱想說服港人仍有抗爭的方法

何桂藍繼續講及她在選舉論壇上,曾使用「破局」一詞,她指其意指政權設立規矩,並要人跟從。抗爭者若按自己的規矩行事,便需打破政權設下的限制。她續指案發時國安法即將實施,社會感到恐慌。她嘗試說服香港人,中共想香港人接受:「有國安法就乜都做唔到。」但此非她見到的現實。何認為仍有抗爭的方法,例如透過立法會選舉,取得授權和票數便是其一。

何桂藍稱她在帖文上提及破局,是想說服香港人抗爭仍是有方法的。(盧翊銘攝)

無諗過撳個反對製都屬犯法

何又強調抗爭有很多形式,部份涉及風險,選舉是最多人可以參與,惟在兩辧讉責郭榮鏗後,她認為審查議案都可能違反國安法,她說:「無諗過撳個反對掣都係犯法。」又說她在港生活30年,此舉屬匪夷所思。

極權一詞有全面控制之義

此外,何桂藍在論壇中曾形容中共為「極權」,又稱要對抗中共等。何說形容中共極權,在學界是一個共識,又指「極權」一詞「聽落係一個批評」,但有其定義。她指極權的英文「totalitarianism」,當中有「total」,可理解為全面控制(total control),包括生活各方面,政權都可以控制。

香港人不接納各方面都受控制

何認為她描述中共是極權屬客觀,這非褒義或貶義的問題,而是香港人不想要此制度,她說:「返工要對住黨委,拍拖要同黨委交代。」香港人不接納各方面都受控制。

何續指她在Facebook的其中一個帖文指:「即使佢架車要撞埋嚟,佢一樣要遍體鱗傷,焦頭爛額。攬炒必然對我方有成本,但我哋要佢哋輸得更加甘。」何說香港人爭取民主化,這亦是中國和香港政府的憲制責任。帖文中「佢架車要撞埋嚟」一句,是指政權沒有履行該責任。何認為他們可以聽取民意,卻未有聆聽,謂:「佢唔需要講立國安法好無辜咁。」認為政權選擇破壞香港制度,自然亦需承受代價。

何桂藍稱她在帖民提武鬥,是想指民主派履行職責時,若遇暴力阻撓,不應屈服於暴力。(資料圖片)

帖文曾提武鬥

此外,何於2020年7月9日的一篇帖文中,亦附有一張相,相內有一名議員遭多名保安圍著。何解釋相中議員想向主席表達意見,主席「熄佢咪」,他嘗試走向主席,遭多名保安圍著。帖文指:「武鬥要發揮真正的效用」,需兩個條件,分別為「需要盡可能多的抗爭派進入議會」,和「需要議會內所有民主派互相協作,不陷入幾個人單打獨鬥的局面」。

認為民主派議員遇暴力不應屈服

何解釋,不一定需要「武鬥」,民主派想履行職責,遭建制派議員及保安阻撓及使用暴力趕出議事廳時,不應屈服於暴力。其他民主派議員見狀應要阻止,不應為守著溫和的形象,讓個別議員獨自面對暴力。

指立法會保安會戴戰術手套入議事廳

何強調是要制止對方使用暴力:「制止咗,咪唔需要繼續。」她又指在此情況下,保安不會提供協助,甚至「打埋你一份」。她強調此非笑話,指立法會保安會戴戰術手套進入議事廳。她強調不會主動傷人:「但佢地打我時,我當然要阻止佢哋。」法官李運騰問,其中一個處理方法是離開該處,何回應指會議仍在進行,強調履行責任亦很重要。

16名受審被告。(詳看下圖)

+12

16名表證成立的被告:吳政亨(44歲)、鄭達鴻(34歲)、楊雪盈(36歲)、彭卓棋(28歲)、何啟明(34歲)、劉偉聰(55歲)、黃碧雲(63歲)、施德來(40歲)、何桂藍(32歲)、陳志全(50歲)、鄒家成(25歲)、林卓廷(45歲)、梁國雄(66歲)、柯耀林(51歲)、李予信(29歲)、余慧明(35歲)。控罪指各被告於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7日期間,串謀他人旨在顛覆國家政權。

31名已認罪的被告。(詳看下圖)

+26

31名認罪被告: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袁嘉蔚、梁晃維、徐子見、岑子杰、毛孟靜、馮達浚、劉澤鋒、黃之鋒、譚文豪、李嘉達、譚得志、胡志偉、朱凱廸、張可森、黃子悅、尹兆堅、郭家麒、吳敏兒、譚凱邦、劉頴匡、楊岳橋、范國威、呂智恆、岑敖暉、王百羽、林景楠、伍健偉。

13名准保釋的被告,其中10人不認罪。(詳看下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