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之死】迎接OTT 尚欠三大基本因素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OTT儼如全球影視大勢所趨,皆因對業界而言,它既能繞過既有、傳統的傳播摸式,亦可經由互聯網傳播,毋須投資傳統傳播基建、申領牌照,減輕法律掣肘,大大降低成本及節目製作門檻,達到影視內容與電訊產業兩者脫鈎。
這種摒棄傳統傳播平台、擁抱互聯網的轉變,正好與一般人的生活習慣接軌,擺脫過往的觀賞限制。可香港在種種根深柢固的囿限中,要跨越創新的一步恐怕尚有距離。

Netflix以多部高質劇集及OTT方式成為全球影視巨頭,值得思維守舊的香港業者借鏡。(Getty Image)

內容為王的美國影視競賽

從美國的例子可見,OTT供應者賣的基本上只有影視產品,例如美國串流影視服務商Netflix和Hulu,從頭到尾只賣電影和電視劇。然後透過OTT讓觀眾隨時隨地點播收看影視節目,不再受播出平台、傳統電視台式線性節目表及銷售套餐等局限。

這正是OTT營造的生態,不論是新興的Netflix,還是像HBO Go這種傳統收費電視,這些純內容提供者的地位愈來愈吃香,近年更成為各大電訊商爭相合作的對象,冀能以捆綁高質影視服務的手段確立自身電訊服務的優勢。比方說,電訊巨頭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本身已擁有服務一億用戶的衛星電視Direct TV,惟去年10月再斥資850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原因正是看中它擁有HBO、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及其他豐富內容資產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電影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等高收視電視劇,務求以這個強大的內容生產工廠與行動網絡服務產生協同效應。

由Netflix原創的《紙牌屋》(House of Cards)全球大賣。

內容為王的美國影視競賽

從美國的例子可見,OTT供應者賣的基本上只有影視產品,例如美國串流影視服務商Netflix和Hulu,從頭到尾只賣電影和電視劇。然後透過OTT讓觀眾隨時隨地點播收看影視節目,不再受播出平台、傳統電視台式線性節目表及銷售套餐等局限。

這正是OTT營造的生態,不論是新興的Netflix,還是像HBO Go這種傳統收費電視,這些純內容提供者的地位愈來愈吃香,近年更成為各大電訊商爭相合作的對象,冀能以捆綁高質影視服務的手段確立自身電訊服務的優勢。比方說,電訊巨頭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本身已擁有服務一億用戶的衛星電視Direct TV,惟去年10月再斥資850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原因正是看中它擁有HBO、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及其他豐富內容資產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電影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等高收視電視劇,務求以這個強大的內容生產工廠與行動網絡服務產生協同效應。

 
OTT經由互聯網傳播,除了免除基建成本,令資金集中於節目製作質素外,更大的好處莫過於發展數據分析系統上。最著名的例子是Netflix分析其全球3,300萬用戶的觀看習慣,從數據得知大部分訂戶都有觀看大衛芬查(David Fincher)執導的電影,例如《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而影帝奇雲史柏斯(Kevin Spacey)及原版的英國《紙牌屋》(House of Cards)亦深得訂戶所愛。這些分析令Netflix的團隊得出結論,就是2013年將三者結合拍成自家版本的《紙牌屋》,結果獲全球一致好評,且不斷加開,本年5月尾將播出第五季。

另一例子是本年2月尾,網絡巨頭Google旗下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宣布開設YouTube TV。每月收費35美元,除了一般免費內容和YouTube Red的原創影視服務,用戶還可收看美國四大廣播網絡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福斯(Fox)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以及隸屬這些網絡大約35個有線電視頻道,如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迪士尼頻道(Disney Channel)、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等。這種強強聯手的好處正好彌補了該集團的缺點,YouTube雖然是全球最大型的用戶生成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平台,深深影響網絡年輕一代,但他們欠缺精製的大型節目,例如長篇劇集和體育直播。近年有線及衛星付費用戶漸減,尤其是年輕人客群,美國亦不能倖免。對傳統有線電視而言,與YouTube合作成為了他們接觸年輕觀眾群的絕佳突破口,四大電視網的節目能更適合地推送予用家,這是收費電視做不到的。

TVB劇集「食老本」的現象近年屢遭嘲諷,如皇牌處境劇《愛‧回家》便被延伸成《愛‧回家之八時入席》及旅遊節目。

慣性收視思維窒礙發展

但這種翻天巨變在香港始終未成氣候,這或與傳統免費電視廣告模式有關。本港電視受歡迎程度取決於收視率和電視欣賞指數兩項指標。前者以收看人數為基準,量度電視市場接觸率和佔有率,從而方便電視台吸引廣告客戶;後者則評估節目及劇集質素,顯示哪類型或題材更能獲觀眾垂青,影響電視台的製作方針。但這兩項指標均使得傳統免費電視難以收集觀眾習慣數據,一來免費電視毋須帳戶,觀眾背景面目模糊,二來是觀眾幾乎沒有選擇權,同一時段只能決定收看某節目與否,導致欠缺樣本對比。例如電視欣賞指數只透過電話隨機訪問2,000名對象。即使3月30日三間免費電視台宣布共同採用新系統計算電視節目收視數據,在傳統電視以外涵蓋收費電視、衛星電視、高清互聯網電視盒、藍光機、遊戲機及對智能手機、個人及平板電腦等數據,但參與調查只由以往800戶微升至1,000戶,代表性成疑,而且背後的邏輯仍以爭取廣告為目的。

落得這種保守思維倒也無可厚非。過去數十年來,廣告是免費電視主要收入來源,以收視率換取廣告費,尤其是亞視因多番人事變動及經營不善,轉趨弱勢繼而停播,而奇妙電視及香港電視遲遲無法開台,無綫一台獨大,成為廣告商在免費電視落廣告的不二之選。這種缺乏競爭的不良生態令無綫不思進取,不但未利用優勢發展互聯網視頻服務,還只耽於既有慣性收視模式,無真正了解觀眾喜好,以致節目不斷食老本、公式化,又怎樣留得住觀眾?

不過無綫食老本的日子正處於倒數階段。互聯網視頻及社交網站等興起令電視廣告費銳減,3月29日無綫公布2016年全年業績,廣告收入下降約15%。這固然跟香港零售銷售下滑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廣告成本較傳統電視廣告低,且藉由搜尋引擎、社交媒體,廣告商能更針對性地接觸其不同客戶。

根據羅兵咸永道(PWC)去年6月發布的《2016-2020年全球娛樂及傳媒展望》,2015年香港互聯網廣告總值達6.5億美元,較2011年的1.93億美元多出兩倍以上;同時電視廣告收入下跌,2015年減少9.2%至7.32億美元,報告就預言互聯網廣告收益必然會超越電視廣告。這個趨勢亦可從德國運動品牌adidas CEO Kasper Rorsted的一番話獲得線索,這位傳奇CEO表示adidas將專攻數碼平台廣告,不會再在電視賣廣告,以吸引更多年輕客群。以adidas旗下當家足球球星美斯(Lionel Messi)為例,其Facebook專頁坐擁全球超過8,800萬likes,是絕佳廣告平台,adidas是次廣告方針轉變並不教人意外。

Netflix所走的OTT路,正逐步打破各國慣性收視,形成一種吸收全國訂戶的商業營運模式。(李澤彤攝)

付費OTT習慣有待形成

互聯網浪潮中,傳統電視媒體必須轉型。但從無綫的myTV SUPER可見,他們欠缺互聯網思維,顯得墨守成規。去年推出的myTV SUPER焦點不外乎是它的電視盒子myTV SUPER Box,營銷手法依舊老套。

首先,Netflix、樂視、愛奇藝等只需要信用卡申請、登入網頁或下載相關應用程式即可使用,但無綫OTT卻仍未走出電視盒的迷思。其次,現時大型的OTT服務計劃,都是跨平台的,按支援不同裝置或子帳戶之數量而有不同收費,例如Netflix分別有支援一、二、四個裝置的計劃;而YouTube TV更可支援高達六個子帳戶,方便一家大細齊齊睇。而myTV SUPER雖可經由電視盒或應用程式收看,但不同的服務計劃只適用於指定平台,平台一經選擇後便不能轉變。

換言之,應用程式版會鎖定已登記之裝置,應用程式版帳戶亦不適用於解碼器。若用戶想同時以解碼器及流動裝置收看不同節目,需以每月15港元購買一個額外流動裝置服務。再加上myTV SUPER應用程式無法兼容其他電視盒,反觀Netflix和YouTube在遊戲機Playstation 4也能收看,相較之下myTV SUPER的服務明顯較為繁複不便利,也反映了它沒有真正認識到跨平台影視播放這種新的用戶體驗。

對於觀眾而言,香港暫時仍未形成付費收看OTT的習慣。特別對老一輩付費觀眾來說,他們習慣了傳統收費電視模式,香港現有的OTT選擇無法挑起他們的興趣。對於年輕觀眾,現時節目質素及數量均不足以吸引他們付費,畢竟美劇在香港未算普及,最受港人歡迎的韓劇和日劇仍以每周播放為主,不像Netflix劇集一次過上架一季。

而且,現階段香港能與當地跟播的劇集不多,每季僅一兩套,難以吸引劇迷長期使用,倒不如從大陸字幕組的盜版資源收看作罷,更莫說付費訂購。況且,就算無綫推出OTT,它亦未有清晰確立與免費電視台的區別,仍流於傳統電視台的網上版本。目前其自製節目佔了myTV SUPER片庫超過一半,但這些節目多數本來就於免費電視台播出,而沒有因應網絡一代的觀眾製作口味、題材等截然不同的新穎節目,自然難以令觀眾建立付費收看OTT的習慣。

港人一機在手已成為社會常態。(資料圖片)

網絡技術影響煲劇體驗

另一方面則牽涉網絡技術問題。現時香港手機極為普及,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截至2016年10月香港的流動通訊用戶超過1,700萬,滲透率達232%。不過,這些驚人數字卻遮掩不了香港自2013年起都沒有新頻譜釋出供應予流動通訊服務使用的事實,只有舊頻譜重新拍賣,以致港人現時手機數據量經常超支,過量後速度受限制,極之不便,也令月費計劃愈來愈貴。以現時手機流量及速度,港人想在乘車時以串流方式煲劇或收看體育直播,手機網絡傳輸數據量及速度很快就會透支。

政府預計2020年推出5G通訊服務,將會大大促進流動通訊及智能應用,惟港府5G發展工作進度緩慢,落後國際。在國際電信聯盟2015年無線電通訊會議(WRC-15)決定3.5吉赫(GHz)及700兆赫(MHz)頻帶作為提供流動通訊服務後,中日韓及歐洲多國早已騰空該頻帶作5G試驗,而港府到最近3月21日才制定工作計劃,提出5G頻譜建議及展開諮詢,效率之低不可謂不驚人。港府常稱OTT影視娛樂是值得發展的經濟產業,但若有心大力扶持這瑰寶,便應在流動通訊建設上顯示誠意——至少讓你我都能在合理的月費內享用無限4G數據煲劇,也不失為一大德政吧?

更多相關文章,請看香港電視產業專題。專題同時刊載於4月3日出版的《香港01》周報第54期,敬請讀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