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之死】港劇台劇去哪兒?  亞洲影視業再洗牌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香港影視娛樂輝煌一時,日本與台灣的劇集及綜藝節目在十數年前同樣備受香港觀眾追捧,然而大陸與韓國的影視產業卻承各地轉型期間急速冒起,可見電視台以至整個影視業均須要靈活、大膽方能適應時代洪流。
作為香港電視迷,對本地影視圈可有什麼期盼?

「康熙」合作12年拆夥,兩人依依不捨。(網上截圖)

台灣電視業之痛 由「康熙」拆夥說起

台灣中天電視台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在去年突然停播,主持人小S徐熙娣、蔡康永合作12年後拆夥,分別投奔湖南衛視及愛奇藝。「康熙」拆夥,正好揭示台灣電視業已走進困局,連最紅、最長壽的招牌節目也保不住。十年多前,港人熱愛台劇、台綜,《流星花園》、《我愛黑澀會》、《棒棒堂》等,好不熟悉。然而台灣未能抓緊網絡大時代契機,發展出大型視頻串流品牌,部分大台仍僅視YouTube為節目重溫網站之用。

不只如此,台灣多個大台早在2002年起便連連虧蝕,加上內地劇集及節目質素提升,內地進口台劇減少,令台灣影視業雪上加霜。今日,台灣藝人憑着語言優勢紛紛投奔內地影視市場,令昔日的綜藝王國人才流失非常嚴重。台灣人要看小S主持節目,麻煩向內地購買;有了這些熟悉臉孔,台灣人看內地節目的「水土不服」也比以往減少,一切也造就中台影視此消彼長。

小S投奔愛奇藝主持《姐姐好餓》,不吃「蔡」轉吃「小鮮肉」。(網上圖片)

在適應網絡時代的過程中,內地大量視頻網站應運而生,經過約十年混戰,目前內地只剩優酷土豆、愛奇藝、樂視網、騰訊視頻及搜狐視頻等站穩陣腳。其中百度旗下的愛奇藝於2010年4月22日起提供服務,看準中國「內容版權觀念薄弱」弱點,推高清版權電視及娛樂節目,成功突圍而出,近七年來成為中國流量最高的OTT平台,領導地位鞏固。數年間,愛奇藝試驗過不同營運模式,包括現行使用的免費增值模式(freemium),再以廣告盈利及訂閱制搭夠。截至去年6月,愛奇藝的訂戶人數超過2,000萬,freemium每日人流更達2.5億。

愛奇藝買下《太陽的後裔》作網上獨播,眼光不容置疑。(網上截圖)

愛奇藝如何搶市佔一哥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內地視頻業務增長速度驚人,與互聯網覆蓋有密切關係。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三大內地互聯網企業(合稱BAT)近年大筆投資,與內地的二、三線城市,甚至村鎮簽訂「智慧城市」、「無線城市」等戰略協議,為家家戶戶鋪設光纖寬頻、4G網絡,以及市內無線上網熱點等,大幅推高互聯網使用率。BAT三大巨頭清楚影視娛樂新趨勢要靠龐大的互聯網用戶支持,在鋪設網絡的投資不容小覷。

不過,節目內容終是吸引觀眾的核心元素。除了海量的外國電影及劇集,愛奇藝在2014年起還開始染指原創內容製作,開設子公司IQIYI Motion Pictures,自家製高質素電影進軍影院大銀幕,翌年另開設網上電影中心,專拍網上電影,年產量20部左右;除此之外,他們還在2013年設立網上遊戲平台,推出以電影或劇集主題的遊戲吸引玩家。網絡小說改編仙俠劇《花千骨》2015年由湖南衛視首播,愛奇藝乘着熱潮,隨即開拍現代版《花千骨2015》網劇,並獲正版授權開發同名遊戲,令影視製作跳出電視或電影框框,在多元屏幕跟觀眾互動。

湖南衛視以中國娛樂頻道定位,打造出大量受歡迎綜藝節目。(網上圖片)

看湖南衛視如何轉型

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如洪水猛獸,內地傳統電視台如何轉型應戰,或許也值得香港借鏡。湖南衛視成為央視以外內地知名度最高的電視台,其來自有。2004年該台開始把品牌定位為「快樂中國」,有中國娛樂頻道之稱,旗下的互聯網視頻平台「芒果TV」與浙江衛視的「中國藍」鬥得難分難解。芒果TV在2014年4月面世,提供湖南衛視所有電視節目的高清播放服務,還有電影、綜藝及音樂節目。部分節目是電視台及網上同步直播,前年開始,芒果TV甚至會推出獨家播放內容,一年單計投放於獨播資源已超過10億元人民幣。

湖南衛視十幾年來收視率連年上升,去年的全年廣告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成功要素有幾點,譬如湖南衛視多年來除了培養了大量知名度高的明星、主持人,人才資源雄厚,在電視劇的投資也是花上工夫,既與電視劇單位合作拍攝國產劇,另一方面是購買外國優質劇集,還有向外國電視台購買綜藝節目版權,作本土化拍攝,透過提高自製劇的比重,強化芒果TV品牌形象,與電視台雙軌發展。

芒果TV 2016至2017跨年演唱會邀來林憶蓮等巨星演唱,網民可在網上觀看超高清直播。

無綫衰什麼?

在內地,跨年演唱會對於各大衛視來說有如TVB的《萬千星輝賀台慶》,是年度搶收視的重頭戲。湖南去年開啟了「先網後台」的先河,在31號跨年當晚在芒果TV及其他視頻平台足本直播五小時演唱會,湖南衛視當晚則兩小時連播熱門劇集《放棄我抓緊我》,讓慣性觀眾繼續「追劇」,只在倒數前後作短暫電視直播,再於翌日元旦晚上再重播整場演唱會。湖南衛視顛覆傳統的方案,體現了「台網融合」的優勢,且在同一個晚上分頭吸納兩批觀眾。香港人也許很難想像,無綫會把台慶重頭戲讓給myTV先播吧?

湖南衛視適時「讓路」予芒果TV,顯示他們對OTT市場的重視,因應網絡生態變通。今年芒果TV另有大計,實行「超市法」一站式服務,打通視頻廣告與購物平台,用家在收看廣告時可進入「芒果掃貨」APP直接購物,對於廣告商來說無疑相當吸引。除了百度等網絡巨擘及省級電視台,連其他非電視產業的商家亦樂於投資OTT。上月「神奇小子」曹星如奪得21連勝,內地手機品牌華為在facebook作獨家直播,事後前無綫電視廣播業務總經理陳志雲在電台節目上踢爆,去年曹星如爭取19連勝時,主辦機構曾與無綫電視商討播放權,卻遭無綫反過來要求主辦機構向他們支付播出費用,最終合作告吹,兩者態度的反差,只好解釋兩地榮辱互見的現象。

華為在facebook直播曹星如取得21連勝,牽動港人心。(網上截圖)

沒有擁抱社交網絡

華為一擲千金的舉措,最終亦獲得了可觀的回報,當晚直播貼文高峰時期吸引15萬人同時收看,瀏覽量達180萬次,帶動華為專頁fans數目一日內激增3萬,成為曹星如之外的大贏家。曹星如創造奇蹟,牽動香港人的心,奈何提供免費直播的竟是內地品牌而非TVB?拳賽後大家都讚華為贏盡口碑,洗脫港人一般對中資品牌的反感,是透過本土化內容打入外地市場的好例子。事件反映香港電視台仍沒擁抱社交媒體,對OTT發展的觸覺遲緩。

以TVB的網上平台myTV為例,目前只提供現有五條電視頻道同步直播,只給予用戶平台上的自由度,但看的內容與開電視無異,鮮有額外直播節目,遑論是facebook直播。再看TVB facebook專頁,讚好人數達100萬,但貼文多數是節目花絮片、預告片、劇照,偶有直播居然是新劇開鏡拜神儀式,噱頭欠奉,未能充分發揮社交媒體優勢。到底開設網台是分薄電視收視,還是兩者能夠融合,發揮各自所長,拓闊客源?香港可以試從湖南衛視及華為身上汲取經驗。

有關報道同時刊載於4月3日出版的《香港01》周報第54期,敬請讀者留意。